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报童案”为引,简单介绍深度链接的产生、含义和争议,从广播权与转播权的分析及可类比性出发,阐述了赋予ISP类似“设链权”必要性,并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德国民法典》中权益保护的“三个等级”和我国侵权法的规定,详细剖析赋予ISP法定权利的必要性,从法定权利“强保护”和反法一般条款“弱保护”角度完善保障ISP乃至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的机制。

  • 标签: 深度链接 广播权 转播权 反法 “强保护”
  • 简介:一、商法典的命运:灭亡抑或重生在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体制上存在着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两种不同的立法模式。在民商分立国家,立法上一直主张民法和商法是各自独立的两个法律部门,民法侧重于对私法关系的一般调整,商法则侧重于对商事关系的特别调整。商事关系相对独立于民事关系而存在,商事关系与民事

  • 标签: 私法关系 商事关系 民商分立 商法典 商行为 民商合一
  • 简介:人们通常将著作人格权和作者的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任何对著作人格权的限制往往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在互联网时代,著作人格权和著作财产权“二权分离”现象日益增多,在“二权分离”情况下,作者行使著作人格权时,须遵循诚信原则,服从服务于著作财产权的实现。同时,还需要考虑公益目的,遵守合同的约定,而不能恣意妄为。

  • 标签: 著作人格权 二权分离 著作财产权 诚信原则
  • 简介:民法与商法的关系,一直是法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制定民法典的背景下,研究这一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基本原则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律规范整合的纽带和桥梁。接触和认识商法的基本原则是从本科学习范健教授主编的商法教材开始的。~①随着对商法学习的不断深入,笔者思考范健教授提出的商法基本原则是否正确。为此,本文先探讨商法中有无基

  • 标签: 范健 商主体 商事登记 商行为 诚实信用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
  • 简介:<正>一、问题的界定美国是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发源地,该制度最早体现在1905年"美国诉密尔沃基冷藏运输公司"案(U.S.v.MilwaukeeRefrigeratorTransitCo.)中,美国法官Sanborn明确表示:公司在无充分反对理由的情况下,应当被视为法人,具有独立人格,但是法人的独立人格如被用来损害公共利益,以使其不法行为正当化,

  • 标签: 公司法人格否认 公司独立人格 股东责任 债权人利益 美国法官 公司法人人格
  • 简介: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客体范围和内容逐步扩大和深化,不断给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理论研究提出新的课题。在我国版权意识、软件正版化的推行过程中,作为中国正版软件流通的公认主渠道企业,我们连邦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起了自己应尽的责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近万种的正版软件、21家分支机构、50家直营店、500余家加盟店,

  • 标签: 知识产权保护 软件正版化 自我发展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旗帜 维护
  • 简介:<正>自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以来,有关合伙的法律人格问题就一直是民商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1997年颁布的《合伙企业法》则使争论进一步深化。在修订《合伙企业法》的过程中,合伙企业的法律人格的定位再次引起人们关注,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制度设计方案。虽然大家对合伙企业是民商事主体这一观点已经达成共识,但对其具体的法律人格定位仍然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将合伙企业的法律人格定位于自然人和法人之外的"第三民商事主体";二是将合伙

  • 标签: 法律人格 商事主体 民法通则 民商法学 法人制度 有限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