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防控背景下,公共卫生应急治理已纳入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平战结合"已成为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重要原则。本研究结合大型城市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经验,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综合医院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问题与障碍,提出在区域内选择符合三级建设标准的综合医院建设成"平战结合"应急医院、建立标准化的平战转换程序以及加强"平战结合"应急医院关键要素建设等措施,以期为构建应急医疗体系"平战结合"机制,完善"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体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平战结合" 应急医院 协同治理
  • 简介:摘要黄斑水肿以气机功能失调为本,且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血瘀与水湿贯穿疾病发展始终。故以气血水同治为治则,针对血瘀、水湿滞留,以活血、利水、渗湿等为法;针对病变所在辨证施治,治以疏肝、健脾、补肾,可取得较好疗效。附医案二则加以佐证。

  • 标签: 黄斑水肿 气血水同治 血水同源 中医药疗法 中医眼科学 临证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大学共同治是教师和行政人员等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大学关键决策,从而提高大学整体效益的制度和行动安排。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参与共同治对于院校自主创新、医学教育改革、多学科交叉合作、医学教育的协同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探讨了教师参与治理责任意识、院校合作文化、科层体制对医学院校教师参与行为的多重影响机制,提出了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文化,细化教师参与治理机制,提升教师参与共同治的意识和能力等推动医学院校教师参与医学教育治理的现实路径。

  • 标签: 高等医学院校 共同治理 教师参与 困境 路径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二氢卟吩e6(chlorin e6,Ce6)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抗生素替硝唑(tinidazole,TNZ)对牙周炎大鼠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正畸钢丝结扎法对18只SD大鼠建立牙周炎模型,建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以下6组(每组3只):阳性对照组、Ce6 组、TNZ 组、混合物Ce6/TNZ 组、Ce6加光照(Ce6+L)组、Ce6/TNZ加光照(Ce6/TNZ+L)组;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考察Ce6(质量浓度为0~20 mg/L)、TNZ(质量浓度为0~16.6 mg/L)及其混合物Ce6/TNZ对成纤维细胞L929的毒性;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Ce6、TNZ和Ce6/TNZ及结合635 nm激光照射(功率0.5 W/cm2,时间5 min)对牙周炎大鼠牙菌斑生物膜中活性氧生成的触发效应,评价Ce6的光动力性能;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和活菌/死菌染色法考察各种治疗的体外抗菌性能,并计算Ce6介导的PDT联合TNZ的合用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采用凋亡试剂盒流式检测各种治疗对鼠巨噬细胞RAW264.7凋亡的诱导效应。各组大鼠局部给药后行激光照射(功率0.5 W/cm2,时间5 min),治疗结束后用显微CT评价PDT联合TNZ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抑制效应。结果Ce6、TNZ、Ce6/TNZ在预设浓度范围内L929细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激光照射后,Ce6与Ce6/TNZ的牙菌斑生物膜中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绿色荧光,触发了菌斑内活性氧大量生成;但在不同浓度下,Ce6/TNZ的牙菌斑存活率分别为(85.4±5.5)%、(76.0±8.9)%、(61.7±0.6)%、(56.3±2.6)%、(43.5±0.6)%,均显著低于Ce6和TNZ组(P<0.01),且各药物浓度点对应的CI<1.0,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Ce6+L与Ce6/TNZ+L具有显著强于Ce6与Ce6/TNZ的细胞凋亡诱导活性(P<0.01)。牙周炎大鼠体内,Ce6/TNZ联合激光照射能有效抑制牙槽骨的吸收,牙槽骨体积、骨体积分数分别为(1.49±0.07)mm3和(47.08±0.71)%,颊、腭侧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距离分别减小至(2.13±0.07)和(1.94±0.10)mm。结论基于Ce6的PDT联合抗生素TNZ对牙周炎大鼠有协同疗作用,能有效杀伤牙菌斑,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抑制牙槽骨吸收。

  • 标签: 牙周炎 光动力疗法 替硝唑 大鼠,Sprague-Dewley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访谈医学院校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决策和管理经历,利用扎根理论分析其参与教学改革共同治的行为和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医学院校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共同治的行为有真实性参与和象征性参与2种层次,以象征性参与居多,存在参与程度低、机会不足和主观动力不强的问题,其行动受到情境、个体和过程3个因素的影响。激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共同治需要加强教师参与的情境因素和过程因素建设,并根据教师的个体因素采取差异化激励策略,重点激励有教学理想和教学能力的医学院校教师。

  • 标签: 扎根理论 教学改革 共同治理 教师参与 医学院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病灶侵犯严重的Masaoka-Koga Ⅲ期胸腺瘤的不同治疗模式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8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Ⅲ期)胸腺瘤病例,治疗及随访资料完整可分析者133例。采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率计算,log-rank法行组间生存对比,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0(3~221)个月。全组中位总生存(OS)期为51(3~221)个月,中位无病生存(DFS)期为45(2~221)个月。根治性手术组比姑息性手术组生存率更优,前者5、10年OS率分别为88.2%、74.4%,后者分别为51.8%、32.4%(P<0.001),前者5、10年DFS率分别为72.2%、45.5%,后者分别为32.3%、16.1%(P=0.001)。手术联合放疗组相比单纯手术OS更优,前者5、10年OS率分别为82.8%、64.2%,后者分别为55.8%、50.2%(P=0.033),两组的DFS未见统计学差异(P=0.176)。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HR=0.264,P=0.001)、手术根治性切除(HR=0.134,P<0.001)、手术联合放疗(HR=2.778,P=0.009)与较好的OS独立相关,年龄<50岁(HR=0.550,P=0.046)、手术根治性切除(HR=0.555,P=0.042)、单个器官组织受侵(HR=0.111,P=0.003)与较好的DFS独立相关。结论局部晚期胸腺瘤根治性切除者OS和DFS明显优于姑息性切除者,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手术联合放疗有着更好的OS,但仍需设计严谨合理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评估各种治疗模式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 标签: 胸腺肿瘤 手术疗法 放射疗法 治疗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食管异物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确诊为食管异物的246例患儿。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及手术组,收集整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镜组222例,手术组24例,手术率约为9.75%;两组患儿在性别、异物滞留位置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组患儿年龄(2.92±2.67)岁,小于内镜组(4.12±3.3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手术组食管异物滞留时间中位数29.10 h,长于内镜组中位数11.8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组锐性异物占比(50.00%)高于内镜组(16.22%),且手术组腐蚀性异物占比(45.83%)高于内镜组(8.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组重度并发症占比(83.33%)高于内镜组(0.90%)(P<0.001)。结论手术组食管异物患儿发病年龄更小、异物滞留时间长;锐性异物及纽扣电池更易造成严重并发症,增加手术风险。

  • 标签: 食管异物 并发症 儿童 消化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食管异物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确诊为食管异物的246例患儿。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及手术组,收集整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镜组222例,手术组24例,手术率约为9.75%;两组患儿在性别、异物滞留位置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组患儿年龄(2.92±2.67)岁,小于内镜组(4.12±3.3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手术组食管异物滞留时间中位数29.10 h,长于内镜组中位数11.8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组锐性异物占比(50.00%)高于内镜组(16.22%),且手术组腐蚀性异物占比(45.83%)高于内镜组(8.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组重度并发症占比(83.33%)高于内镜组(0.90%)(P<0.001)。结论手术组食管异物患儿发病年龄更小、异物滞留时间长;锐性异物及纽扣电池更易造成严重并发症,增加手术风险。

  • 标签: 食管异物 并发症 儿童 消化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耐药型川崎病)再次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的差异,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耐药型川崎病共患者49例。分别予丙种球蛋白加激素及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期随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情况。分别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耐药型川崎病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与丙球加激素治疗相较,16例给予英夫利西单抗组5 mg/kg治疗,热退,炎症指标好转,无再次耐药发生;33例予2次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24例好转,9例无反应,后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其中6例好转,3例加环孢素后热退,炎症指标好转。随访3~24个月,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发生冠状动脉病变36%(12/33),英夫利西单抗组为25%(4/1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3,P=0.426)。英夫利西单抗组和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冠状动脉中度扩张发生率分别为0和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冠状动脉病变4例恢复至正常,英夫利西单抗组冠状动脉病变3例恢复至正常,目前仍在治疗随访中。结论耐药型川崎病再次治疗可以优选英夫利西单抗。

  • 标签: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耐药型 英夫利西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Ⅲ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治疗方式对5年总生存(OS)率和5年无瘤生存(DFS)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普通外科二病区治疗的209例0~Ⅲ期TNBC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与患者5年OS率和5年DFS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TNBC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与患者5年OS率(χ2=52.615,P<0.001;χ2=17.329,P=0.001)和5年DFS率(χ2=55.112,P<0.001;χ2=18.816,P<0.001)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TNBC患者DFS(HR=3.637,95%CI为2.146~6.164,P<0.001)和OS(HR=3.545,95%CI为2.091~6.009,P<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TNBC(n=118),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97.6%、97.7%、91.4%、100%,5年DFS率分别是97.3%、94.3%、85.8%、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369,P=0.338;χ2=3.868,P=0.276)。行新辅助化疗患者(n=106)与行辅助化疗患者(n=80)5年OS率分别为74.5%、91.1%,5年DFS率分别为73.6%、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P=0.034;χ2=4.683,P=0.030)。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分期更晚(χ2=35.314,P<0.001)。相同临床分期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的5年OS率和5年D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辅助化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部分缓解(PR)和病情稳定(SD)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100%、75.8%、57.1%,5年DFS率分别为100%、74.5%、5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6,P=0.006;χ2=10.399,P=0.006);pCR患者和PR患者相比,5年OS率(χ2=4.238,P=0.040)和5年DFS率(χ2=4.525,P=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R患者和SD患者相比,5年OS率(χ2=8.163,P=0.004)和5年DFS率(χ2=8.509,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患者和SD患者相比,5年OS率(χ2=3.931,P=0.047)和5年DFS率(χ2=3.896,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分期是0~Ⅲ期TNB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行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以及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预后相当。相同临床分期的患者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预后没有明显差异,但新辅助化疗获得pCR或者PR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生存。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后 手术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宫外妊娠的治疗方式,对宫内宫外复合妊娠(HP)患者及其宫内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3例需在处理宫外妊娠时,仍然保留宫内妊娠的宫内宫外H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宫外妊娠的治疗方式,分别将其纳入期待观察组(n=4,采取期待观察治疗),开腹手术组(n=7,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及腹腔镜手术组(n=22,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成组t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开腹手术组及腹腔镜手术组HP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以及3组HP患者的宫内妊娠结局(活产儿分娩率),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结果①开腹手术组及腹腔镜手术组HP患者的术中所见及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2例宫外妊娠为宫角妊娠,其余27例为输卵管妊娠。②腹腔镜手术组HP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6.0 min (40.0~62.5 min),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80.0 min (60.0~105.0 min),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06、P=0.007)。这2组HP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盆、腹腔积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腹痛及阴道流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HP患者的活产儿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宫内宫外HP患者宫外妊娠的诊断,以及进行宫外妊娠治疗,同时保留宫内妊娠具有一定优势。该术式是否能改善HP患者的妊娠结局,则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子宫 复合妊娠 妊娠保持 腹腔镜 妊娠,输卵管 妊娠结局 孕妇
  • 简介:摘要综述近年痰瘀同治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文献,认为"痰" "瘀"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此法多用于治疗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可改善心肌缺血、抗心肌细胞凋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目前缺少大规模RCT,有效复方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机制研究缺少中医特色。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痰瘀同治法 中医药疗法 痰瘀互结 临床研究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综述
  • 作者: 罗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威远县中医医院,四川内江642450
  • 简介:阑尾炎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长期便秘、饮食不节制、阑尾梗阻以及天气变化等。患者在发病后,将会出现脐周围隐痛以及上腹部隐痛等不适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腹痛将会转移至右下腹部。同时,患者还可能会合并出现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初始患者主要表现为低热与乏力,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在患者发病后,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才可以防止其进展为阑尾穿孔或阑尾坏疽等问题,如果延误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并发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这将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 标签: 阑尾炎;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空中交通流量持续增加,交通拥挤问题已经愈演愈烈,成为制约空中交通发展、影响空中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持续增长的飞行量和空域有限的矛盾日益凸显,航班延误已成为“热点”问题,这迫切要求我们加快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体系建设,促进空域规划,提高空域资源的科学管理水平,保障航班准时准点、交通安全、高效顺畅。

  • 标签: 协同决策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梳理中医古籍文献并结合现代相关研究,探讨中医脾肾同治在肌少症治疗中的应用,认为肌少症的病位在筋脉肌肉,主要病变脏腑在脾,与肾密切相关,病机为脾肾虚衰、筋肉失养,治疗应以健脾补肾为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线粒体功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修复肌纤维等有关。

  • 标签: 肌肉衰减征 脾肾虚衰 健脾补肾法 线粒体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不同治疗节点心理压力,为临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分别选取初诊建档、促排卵、取卵及胚胎移植四个节点的患者,依据半结构式题纲进行质性访谈,以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初诊建档节点:复杂情感交织,污名化,经济压力;促排卵节点:孤独感,忧虑卵泡长势,自我发展受限;取卵节点:"零"卵无助感,低支持度;胚胎移植节点:臆想助孕失败,治疗与工作生活冲突,认知度高与误区并存。结论IVF-ET助孕患者不同治疗节点心理压力源不同,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治疗节点的感受,提供针对性心理支持,以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助孕结局。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心理压力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地塞米松植入剂及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术(ILMP)三种方法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难治性DME 98例(120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3组:A组34例(50眼)行玻璃体内阿柏西普注射,B组27例(30眼)行玻璃体内地塞米松植入剂注射,C组37例(40眼)行PPV联合ILMP。随访期为6个月。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和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治疗后1个月:A、B组视力均有明显提高(t=11.90、9.23,均P<0.001),C组视力无明显改变(t=1.68,P=0.095);3组CMT均有明显下降(t=4.84、5.79、9.83,均P<0.001)。治疗后6个月:A、C组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t=12.25、11.19,均P<0.001),B组无明显变化(t=1.07,P=0.287);3组CM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5.89、2.81、10.18,均P<0.05)。结论玻璃体内阿柏西普注射、地塞米松植入剂注射及PPV联合ILMP三种方法治疗难治性DME均能降低CMT;玻璃体内注射药物可在短期内提高视力但需反复治疗。

  • 标签: 水肿,黄斑,糖尿病性,难治性 注射,玻璃体内,阿柏西普 注射,玻璃体内,地塞米松植入剂 玻璃体切除术 剥除,内界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HE)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KH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手术前使用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激素治疗组(5例)、长春新碱治疗组(2例)、普萘洛尔治疗组(4例)、加压治疗组(2例)及西罗莫司治疗组(3例),另7例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以血小板水平作为评判治疗效果的标准,对比各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各治疗方案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部分显示有效,但所有研究对象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得到治愈,各治疗方法对手术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表现出了一定的影响。结论手术是彻底治愈婴幼儿KHE最为有效的方法,短期使用西罗莫司药物治疗后配合外科手术切除瘤体是一种效果优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卡-梅现象 卡波西血管内皮瘤 外科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