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相关损伤(VILI)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小潮气量(LVT)机械通气组(LVT组)、常规潮气量(NVT)机械通气组(NVT组)和大潮气量(HVT)机械通气组(HVT组),每组12只。Sham组大鼠麻醉后行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不同潮气量(VT)各组大鼠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VT分别为6 mL/kg(LVT组)、10 mL/kg(NVT组)、20 mL/kg(HVT组),吸呼比均为1∶1,通气频率均为40次/min,通气时间均为3 h。机械通气结束后收集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取大鼠肺组织,计算肺湿/干质量(W/D)比值;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肺损伤评分。取大鼠脑组织,测定含水量,并通过检测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含量以反映血脑屏障通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机械通气3 h后,随着VT增加,VILI大鼠肺损伤程度逐渐加重;当VT达到20 mL/kg时,肺组织结构明显破坏,肺泡壁水肿,肺泡内充血,肺间质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且肺损伤评分、肺W/D比值及BALF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较Sham组显著升高〔肺损伤评分(分):10.6±1.1比1.4±1.0,肺W/D比值:6.6±0.8比3.7±0.6,TNF-α(ng/L):832.9±97.9比103.8±23.3,IL-1β(ng/L):68.9±14.1比15.7±2.6,IL-6(ng/L):70.8±16.4比20.3±5.4,均P<0.05〕。此外,大鼠在发生肺损伤的同时,还伴随着持续加重的脑损伤;当VT达到20 mL/kg时,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均较Sham组明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85.4±3.6)%比(68.7±2.7)%,脑组织EB含量(μg/g):887±78比97±14,均P<0.05〕,脑组织中封闭蛋白-5(claudin-5)、闭合蛋白(occludin)及闭锁小带蛋白-1(ZO-1)表达均较Sham组明显下调〔claudin-5蛋白(claudin-5/β-actin):0.67±0.12比1.45±0.19,occludin蛋白(occludin/β-actin):0.48±0.11比0.99±0.21,ZO-1蛋白(ZO-1/β-actin):0.13±0.03比0.63±0.12,均P<0.05〕。结论VILI可诱导大鼠脑水肿及血脑屏障通透增加,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机械通气 肺损伤 血脑屏障 通透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末梢血流灌注指数(continuous tip perfusion index,CTPI)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压力损伤(压伤)的预警作用,为压伤预防由主观评估改为客观测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至7月入住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ICU中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迈瑞监护仪N15监测患者骶尾部CTPI并记录同期Braden量表得分。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表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数据,包括患者床号、年龄、性别、糖尿病、心脏病、连续肾脏代替治疗、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CTPI与Braden量表的压伤预警能力。结果患者第1~5天CTPI的AUC为0.855、0.809、0.896、0.855、0.872,最佳临界值均为0.09;Braden量表第1~5天的AUC为0.747、0.617、0.692、0.717、0.791,最佳临界值为13、13、13、12、13。结论CTPI的压伤预警能力高于现临床应用的Braden量表,其最佳临界值为0.09。

  • 标签: 连续性末梢血流灌注指数 Braden量表 压力性损伤 预警
  • 简介:摘要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放疗后出现阴道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而以往临床上对急性放射阴道损伤的治疗及预防关注较少。本文对宫颈癌放疗后急性阴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治疗及其预防的研究结果及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减少阴道损伤、更好地完成放疗疗程、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性阴道炎 治疗 研究进展
  • 作者: 王燕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重庆 404500
  • 简介:创伤脊髓损伤是由于外伤导致的椎管内神经结构(脊髓和马尾神经)发生了急性外伤损伤,导致的暂时或永久神经功能受损。脊髓遭受严重受损患者运动、感觉、大小便功能障碍,致残率极高,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

  • 标签: 创伤性脊髓损伤;心理分析;护理措施
  • 作者: 张明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重庆 402660
  • 简介:颅脑损伤(TBI)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是原发性损伤,即脑部遭受外界伤害时所引起的组织损害,可以通过改善环境来避免;第二是继发性损伤,即原发性损伤之后产生的细胞及其相应的级联反射损害。TBI的临床与原发性损伤的程度、继发性损伤的发生时间以及程度有关,而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则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过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损伤
  • 简介:摘要放射损伤病因为“火热毒邪”直中于肺,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热毒蕴肺、痰凝血瘀为标。其中,肺阴亏虚和热毒内蕴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临床采用辨病、证、症相结合的“三辨模式”,可全面掌握病情。治疗上宜以养阴清肺法为主要治法,自拟养阴清肺方为基本方剂,药用麦冬、天冬、黄精、西洋参、生地黄、川贝粉、苦杏仁、鱼腥草、三七粉、甘草,灵活加减,防治并重,可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肺损伤 放射性 养阴清肺 癌症 中医药疗法 医案
  • 作者: 董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上海长征医院,上海200003
  • 简介: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压力损伤的主动预防和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本院ICU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46例ICU病患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对其进行主动预防和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诊疗依从评分、治疗认知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ICU患者压力损伤发生风险较高,采用主动预防护理可以提高ICU器械压力损伤患者诊疗依从,可以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 标签: ICU;危重患者;压力性损伤;主动预防护理
  • 作者: 马占英,李吉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河南 邓州474150
  • 简介:近年来,随着车祸、骨折及重大疾病等需要长期卧床疾病发生率升高,增加了压力损伤发生风险, 为进一步控制疾病恶化,采用有效的护理。中医去腐生肌法在治疗压力损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因此,本文对去腐生肌法在压力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临床中医去腐生肌法治疗压力损伤提供参考。期望为压力损伤运用中医去腐生肌法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中医;去腐生肌法;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指导间歇静脉-静脉血液滤过(IVVH)治疗心力衰竭(HF)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容量管理。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收治的216例行IVVH治疗的HF合并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指导组(107例)和超声指导组(109例)。根据肾功能恢复情况拟每日12 h或隔日12 h行日间IVVH,常规指导组选择常规方法制定IVVH处方,超声指导组在常规指导组基础上加用重症超声技术调整IVVH治疗参数。分别于每次治疗前及治疗开始3、6、9 h应用超声记录下腔静脉(IVC)呼吸变异度(RVI)、右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比值、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瓣环速度峰值比值(E/E')、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心排血量(CO)、双肺B线范围、双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根据综合结果实时调整净脱水速率。监测两组患者IVVH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7、10 d的尿量、血清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血B型脑钠肽(BNP)、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水平,记录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及临床预后指标。结果IVVH开始时超声指导组脱水速率较慢,6 h后开始逐渐增加,总体脱水速率明显慢于常规指导组。超声指导组应用重症超声扫查显示,RVI逐渐增大,右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比值逐渐减小,E/E'比值逐渐下降,双肺B线范围逐渐缩小,双肾叶间动脉RI明显下降。两组患者首次IVVH开始后3、7、10 d的肾功能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超声指导组β2-MG和Cys C在早期(3 d)的下降速度即快于常规指导组〔β2-MG(mg/L):3.69±1.31比3.99±1.45,Cys C(mg/L):2.91±0.95比3.14±0.96,均P<0.05〕,7 d时尿量、SCr和eGFR也较常规指导组明显改善〔24 h尿量(mL):1 128.23±153.92比1 015.01±114.18,SCr(μmol/L):145.86±32.25比155.64±28.42,eGFR(mL/min):50.26±11.24比46.51±10.61,均P<0.05〕。超声指导组SCr恢复时间、达多尿期时间、IVVH总治疗时间、无创机械通气时间、C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指导组,低血压发生率、需长期RRT率、28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28 d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指导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超声指导组28 d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指导组(Log-Rank检验:χ2=3.903,P=0.048)。结论重症超声指导IVVH治疗HF合并AKI策略具有独特优势。

  • 标签: 重症超声 间歇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急性肾损伤 容量管理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也是全身麻醉手术的关键支持技术。与任何医疗技术一样,机械通气也可导致呼吸机相关损伤(VILI)。本文着重概述VILI病理生理学机制、发生率、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期对VILI提供全面认识。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病理生理学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程序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甲状腺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PD-1抑制剂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9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甲状腺损伤的情况,将患者分为甲状腺正常组和甲状腺损伤组,分析甲状腺损伤的发生率、类型、发生时间及转归等,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甲状腺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PD-1抑制剂治疗后甲状腺损伤的发生率为29.8%(59/198)。甲状腺正常组与甲状腺损伤组间既往放疗史及靶向治疗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既往手术或化疗史、肿瘤转移史以及PD-1抑制剂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9例甲状腺损伤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9例(32.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6例(27.1%)、甲状腺毒症14例(23.7%)、亚临床甲状腺毒症6例(10.2%)、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炎4例(6.8%),其发生时间中位数分别为PD-1抑制剂治疗后3.00、3.00、1.50、1.50和0.80个月。20例初期以甲状腺毒症或亚临床甲状腺毒症为首发表现的患者中,有12例患者转归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放疗史(OR=3.737,95%CI 1.390~10.046)、靶向治疗史(OR=3.763,95%CI 1.553~9.117)、基线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OR=12.082,95%CI 1.199~121.775)及基线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OR=10.874,95%CI 1.010~117.047)是PD-1抑制剂导致甲状腺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D-1抑制剂治疗后发生甲状腺损伤的比例较高,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部分患者存在甲状腺毒症向甲状腺功能减退转变。既往放疗史、靶向治疗史及基线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是应用PD-1抑制剂后发生甲状腺损伤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毒症 甲状腺炎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脑炎(AE)患者的血脑屏障(BBB)完整与其临床特点、免疫治疗反应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收集自2015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47例A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以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Qalb)值7.00为界将患者分为BBB正常组(n=101,Qalb值≤7.00)与BBB损伤组(n=46,Qalb值>7.00),分别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AE临床评估量表(CASE)评分评估患者入院时和一线免疫治疗30 d时的疾病严重程度,并以一线免疫治疗30 d时的CASE评分或mRS评分低于入院时评分定义为免疫治疗反应良好。对比分析2组患者间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外周血生化检查结果、免疫治疗反应等的差异。结果BBB损伤组患者中意识水平下降比例(58.7% vs. 37.6%),脑脊液蛋白水平增高、IgG增高、24 h鞘内IgG合成率增高比例以及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BBB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BB损伤组患者治疗30 d时mRS评分明显高于BBB正常组,治疗前后CASE评分及mRS评分差值均明显低于BBB正常组(0.50±0.46 vs. 3.24±2.93、0.70±0.62 vs. 1.15±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BB损伤组患者中接受单一免疫治疗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良好率明显低于接受两联、三联免疫治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BB完整与A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免疫治疗反应密切相关,建议对BBB损伤的AE患者积极采用联合一线免疫治疗方式。

  • 标签: 血脑屏障 自身免疫性脑炎 免疫治疗反应性 临床特点
  • 作者: 康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大健康》2023年第5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在系统红斑狼疮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的时间区间在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将80例患有系统红斑狼疮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的样本,按照患者和他家属的意愿,将他们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模式和延续护理模式,研究期间需要对比的指标是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自护能力指标。结果:通过对出院前第1天和三个月后的管理的评分,以及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了解到这两项指标都整体表现,为研究组的患者占有更大的优势。结论:为系统红斑狼疮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提供临床护理干预操作时,选择延续护理模式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肾损伤;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医疗照射、职业暴露、应急照射均可引起放射皮肤损伤,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放射皮肤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面,但相关分子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辐射诱导的细胞早衰在放射皮肤损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放射皮肤损伤机制及细胞早衰促进放射皮肤损伤的发生发展,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早衰信号通路,及细胞早衰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辐射诱导的细胞早衰与放射皮肤损伤的关系。

  • 标签: 电离辐射 细胞早衰 放射性皮肤损伤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创伤损伤(TBI)已被认为是导致痴呆的危险因素。目前,全球每年约有6 900万人TBI患者,我国居民TBI发病率整体上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庞大的TBI患者群体可能导致未来痴呆患者人数的激增,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影响。而大量研究表明,并非所有TBI后罹患痴呆的风险均明显增加。痴呆可导致患者残疾,同时影响照料者的正常生活。因此,明确TBI与痴呆的关系、阐述TBI后痴呆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就TBI后痴呆的影响因素及致病机制进行综述,为TBI后痴呆相关研究及疾病治疗、预防提供参考。

  • 标签: 脑损伤,创伤性 痴呆 慢性创伤性脑病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健康世界》2020年第10期
  • 机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 简介: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头部受到外力的直接或者间接作用,引起脑部组织的损伤和功能异常,因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 标签: 颅脑损伤;诊断;治疗
  • 作者: 陈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贵黔国际总医院,贵州贵阳550000
  • 简介: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7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7)和研究组(n=37),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独立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研究组和常规组NIHSS、FIM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NIHSS、FIM评分分别为(9.42±1.73)、(103.40±18.41),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独立生活能力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1%,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给予延续护理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术后患者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作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高级生命支持手段,在稳定呼吸功能的同时,也作为损伤因素诱导或加重肺损伤,即机械通气相关损伤(VILI)。VILI可能存在一种更微妙的损伤形式,这种损伤形式被称为"生物伤"。目前VILI生物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补体激活、血气屏障等方面总结了VILI生物伤的发生机制,以期为临床制定VILI生物伤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 标签: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 生物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补体激活 血气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早期放疗患者放射皮肤损伤预防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方法研究基于整群抽样法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早期放疗患者中选出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放射皮肤损伤预防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反应、放射皮肤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反应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70,P=0.000,t=3.098,P=0.003);观察组放射皮肤损伤Ⅱ~Ⅳ度占比为38.64%,小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1、P=0.001)。结论恶性肿瘤早期放疗患者存在放射皮肤损伤风险,放射皮肤损伤预防管理方案在恶性肿瘤早期放疗患者中的应用,能降低放射性皮炎反应发生率,缓解皮肤损伤程度。

  • 标签: 恶性肿瘤 早期放疗 放射性皮肤损伤 预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