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国家征收农地,如何补偿失地者,历来存在两种观点。其中之一可概括为“涨价归私(农)”论。人们逐渐为它找到了“非农开发权补偿”论作为最基本的理论支撑,即原所有者应获得完整的“非农地价格”——土地自然增值全部归失地者所有。其出发点是全面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但是,它根本无视农地转非是由土地位置和政府土地利用规划所决定的,以及农地转非土地增值的根源是社会经济进步。如果完全遵循此论,必然使失地者非正常致富,有失社会公正。

  • 标签: 农地价格 征收 土地利用规划 失地农民 社会公正 土地位置
  • 简介:在如今的日本,作为生存食粮来源的农地(即耕地),一方面呈减少趋势,而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在增加,大量的粮食依赖于从海外进口.这个状况是不正常的.

  • 标签: 日本 耕地 粮食 农业 政策
  • 简介: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农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财产,以农地作抵押进行融资,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是破解农村资金短缺难题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抵押融资 农地 评估 农村发展 资金短缺 生产资料
  • 简介:农地估价中,收益还原法因其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用性而倍受估价工作者的青睐,而还原利率是影响估价结果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对其确定意见分歧也较大,本文结合风险收益理论对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风险收益理论 估价 农地 还原利率
  • 简介:为了达到某种行政目的、违背农民意愿、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自主权的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土地“被流转”是近年来屡见不鲜的现象。土地“被流转”侵犯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自主权,必然对农民和农村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甚至危害。

  • 标签: 农民意愿 流转 经营自主权 农地 农村土地 土地承包
  • 简介:农民对农地制度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认知程度。绝大多数农户对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持赞成态度,而对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却意见较大,认为村干部土地决策权限过大,有时对农民的正当权益构成侵害。资料显示,一些地区农户得到的征地补偿款被村集体以各种形式截留了相当比例。

  • 标签: 农地制度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农民 土地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 征地补偿款
  • 简介:《物权法》颁布后对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国有土地上征收房屋的权限和程序不明的情况下,如何实施城市房屋拆迁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一项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本文通过房屋拆迁政策的现状、下一步房屋征收给政府带来的角色变化以及房屋征收中补偿的政策探讨几方面,来理清思路,以适应新的政策。

  • 标签: 城市房屋拆迁制度 征收制度 房屋拆迁政策 《物权法》 国有土地 政策探讨
  • 简介: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已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研讨课题。农地整理是依据规划对已利用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改良和重新配置的活动。也是一种人们对土地的经济、技术投入能力增强,对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化、精细化利用工作方式。当前,农地整理在全国蓬勃开展,已成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工作。

  • 标签: 农地整理 整理工作 土地利用率 经济持续发展 耕地占补平衡 粮食生产能力
  • 简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核心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增收困难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从农业中增收困难,而土地又是农民的命根子,因此如何切实提高农民的土地收益,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

  • 标签: 农民收入 土地收益 农村土地 中国 企业化经营 土地所有制
  • 简介:所谓农地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农业用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及其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规范的总和。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制度沿革和耕作习惯不同,农地制度也各不相同。本文仅从对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较有借鉴意义这一角度,对国外农地制度的一些特征和...

  • 标签: 农地制度 农地小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 农地使用权 农业劳动力 农地经营权
  • 简介:目前辽宁省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出现了代耕代种模式、基层组织引导模式、合作社促进模式、农事企业牵动模式和农地抵押贷款模式五种模式。本文对这五种流转模式做了简要的介绍,并从产权代理、资金来源、组织形式、双方博弈地位和市场运行等方面对这五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代耕代种模式是比较基础的、低层次的委托代理模式,而合作社促进模式及抵押贷款模式则是市场化程度高、高层次、高效的流转模式更能体现流转的公平、公正原则;同时,越是高层次的流转模式,越需要明晰的产权作为流转的前提。

  • 标签: 流转模式 农地 辽宁省 对比分析
  • 简介:3月29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52号文”),提出了“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业内人士就此提出,该文件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政策的开闸。

  • 标签: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 农地 农村建设用地 城镇建设用地 农村集体土地 社会主义
  • 简介: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对巩固土地开发整理成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避免土地产权纠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从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的基本内容、方式和程序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问题。

  • 标签: 农地开发整理 权属管理
  • 简介:文章运用理论探讨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阶段(1950—1957,1958—1977,1978—2001,2002—2014)分析了宁夏农地制度变迁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看1950-2014年农地制度变迁作用于劳动力、资本、土地要素时均对农业产出有显著影响:分阶段来看,农地制度变迁作用于劳动力要素时对农业产出的作用呈现下降趋势,农地制度变迁作用于土地要素时对农业产出的显著影响集中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2001年)时期,在农地流转的合法化时期(2002—2014),农地制度作用于资本要素时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显著。以此提出新时期下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保证农业资本要素投入等建议。

  • 标签: 农地制度 制度变迁 经济绩效 农业产出
  • 简介:以往从制度方面研究农地流转的史料文献,大多忽视了对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分析。本文主要就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些与农地流转密切相关的非正式制度如意识形态中的公有制观念、家庭观念和家族意识、平均主义、集权主义、农本意识及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应该在尊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这些非正式制度消化创新,找到它们与农地制度的契合点,使二者有机相融,协调进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地流转。

  • 标签: 非正式制度 农地流转 农用地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
  • 简介:日本农地法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以《农地法》为基础的五部基本法律,它们对日本农地制度的所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内容涉及耕作者法律地位、农业规模经营制度、农业振兴地域制度、农地流转制度、土地改良制度等。日本农地法律制度体系具有系统性、明确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日本农地法律制度体系对我国农地法律制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农地法律制度 日本 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