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纳米科学中,材料的性质与其分子结构相关,可通过拓扑指数计算得到其物理化学性质.作为一种常见结构,纳米管结已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及相关工程中.因此,有必要计算它对应分子结构的化学指数,结果给出纳米管结Cas(C)-CaR(C)[m,n,p]的几类基于度的化学指数的精确计算公式.作为补充结论,研究了H-环烃纳米片[4n,2m]的第四原子键连通指数.所得理论结果在材料制造工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理论材料 分子图 拓扑指数 纳米管结
  • 简介: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7H7NO2·C10H8N2,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8.3253(18)A,b=9.980(2)A,c=10.099(2)A;α=116.340(2)°,β=90.435(3)°,γ=90.354(3)°,V=751.9(3)A^3,Z=2,Dc=1.296mg/m^3,最终偏差因子R1=0.0531,wR2=0.1366(I〉2σ(I)).该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 标签: 4 4'-联吡啶 晶体结构 氢键
  • 简介: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堪称一个经典,多年来,老师们针对如何上好这两公式推导方法课(即所谓的“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案例,笔者作为从教二十多年的其中一员,也倍感这两种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确实是教学的难点.每次上完这两节课后,总有许多遗憾,也常被一些问题困扰.譬如,人教社课标教材模块5,

  • 标签: 数列求和公式 前N项和公式 公式推导 对等 错位相减法 推导方法
  • 简介:数列不等式是高考的热点,这类题目技巧性较强,思维量大.本文就∑^n+i=1ai〈cc为常数)题型,给出一种解题策略,以期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 标签: 解题策略 题型 数列不等式 技巧性 高考 常数
  • 简介:设函数f(x)=ax~m+b/x~n+c(其中a、b、x、m、n为正实数),显然,函数f(x)无上界而有下界,故其极值自然只是极小值,同时,它与函数g(x)=ax~m+b/x~n的极值仅相差一个常数c。在下述情况下,函数g(x)的极小值可根据“几个正数的算术平均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极简便地求出,极值点的横坐标根据上述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得出关于x的

  • 标签: ax~m b/x~n 极值点 几何平均 不小于 正实数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本刊2003年第5期刊载了《运用发现法解题》(以下简称《解题》)一文,文章在谈到“归纳发现法”时,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 标签: 归纳发现法 初中 数学 解法 代数问题
  • 简介:学习《有理数的乘方》一节后,经常遇到(-1)4、-14、(-2)4、-24、(-2)3、-23等形如(-a)n与-an的乘方运算.初一同学由于概念不清,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实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写法不同(-a)n用了小括号;-an没有用小括号.

  • 标签: 初中 学习辅导 解题思路 数学 有理数 乘方
  • 简介:开发了一种温和、高效的以腙为配体的铜催化系统Cu2O/2-噻吩甲醛-N-甲基苯腙(4a)/Cs2COs/DMSO,并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将该系统用于催化胺与芳卤的交叉偶联反应,表现了良好的催化活性。交叉偶联反应的最大收率达到了80%。实验表明,该类配体是稳定的、价廉的且可从市场上得到的原料,易于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制备。

  • 标签: 芳卤 C-N交叉偶联
  • 简介:利用初等数论的方法研究与广义欧拉函数有关的方程φ(n)=2Ω(n)和φ(φ2(n))=2Ω(n)的可解性,并获得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

  • 标签: 广义欧拉函数 方程 正整数解
  • 简介: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及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6.4824(13),b=6.1325(12),c=19.980(4),α=90°,β=91.925(2)°,γ=90°,V=793.8(3)A3,M=245.05,Z=4,Dc=2.050Mg.m-3,F(000)=492,吸收系数μ=1.671mm-1,最终偏离因子R1=0.0263,wR2=0.0692.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存在一维链状的结构,由于复杂氢键的存在,它的堆积结构呈二维网状排列,而且在[010]方向看到了纳米空洞.

  • 标签: 3 5-吡唑二羧酸 氢键 晶体结构
  • 简介:本文考察“去N”和“到N去”的实际语用情况。第一部分里有统计“去N”和“到N去”使用频率的表格;第二部分考察单用的“去N”和“到N去”的互易;第三部分考察由“去N”和“到N去”构成的连谓结构。文末有个结语

  • 标签: 现代汉语 语用 去N 到N去
  • 简介:对于方程Φ(n)=S(n11),Φ2(n)=S(n11)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这两个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其中Φ(n)为Euler函数,Φ2(n)为广义Euler函数,S(n)为Smarandache函数。

  • 标签: EULER函数 广义Euler函数 SMARANDACHE函数 方程
  • 简介:n为正整数,则√n+√n+1+√n+2为无理数.这个命题的证明初看起来似乎简单,但实际上必须分成几步来完成.由于我们只采用反证法,平方和公式,有理数运算及一些公式变形,所用知识没有超出初中阶段,因此这一证明过程的通俗性值得重视.

  • 标签: 证明过程 无理数 公式变形 有理数运算 初中阶段 正整数
  • 简介:四岁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两只小乌龟。我给它们起了名字,一只叫苏,一只叫鲍。它们很小,身体像瓶盖那么大,眼睛小米粒儿还小。一有动静,胆小的它们就把头往壳里缩。我非常喜欢这两只小乌龟,一有时间就给它们换水、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