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清代秋审来源于明代的朝审制度,是对全国各地重案要案尤其是被判处死刑的案件的审理,使得中央朝廷对地方的司法审判进行了有效的监督,使各级衙门之间有一定相互牵制作用,对疏通从下至上的申诉渠道有一定积极意义。秋审制度的运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所判处的严重犯罪案件的司法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其逐级审转复核制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晚清政治形势的变化,也出现了敷衍应付、暗中勾通、官官相护的弊端。尽管会审制度生存的土壤已不复存在,但其所体现的司法监督的精神却不应抛弃,深入挖掘其精髓对于建设当代中国的司法监督体系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秋审 朝审 司法监督 司法纠错
  • 简介:司法改革不仅仅是改革司法,也是政治改革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这一路径来审视近年来司法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无论是宏观层面抑或技术层面的许多改革措施和主张,可还原其表象背后隐藏的底色。特别是审判中心主义的提出,必须坚持监督制衡的原则,这不但是确保司法公正这一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也是当下特定政治和法律语境的必然要求。

  • 标签: 司法改革 司法公正 审判中心主义 检察监督
  • 简介:9月17日下午五点,北京天安门以北30公里开外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刚下司法考试“末班车”的考生陆续走出校门。人群中,一位步履轻盈、长发及地的商挑女孩颇为扎眼,她就是蓄发八年为母鸣冤的“访二代”李宁。

  • 标签: 考试 司法 首都师范大学 天安门
  • 简介:饭后,我往躺椅上懒懒地一倒,抄起一本漫画,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正看得入迷时,身后传来“咔嚓”一声。还没等我回过神儿来,妈妈举着相机出现在我面前:“饭后不及时洗碗却看漫画。证据已存,下周零用钱没收喽。”说完,

  • 标签: 相机 监督法 零用钱 漫画
  • 简介:刑事司法领域的民意指社会公众以了解事实、参与评论等方式关注刑事案件进程,并形成较为普遍、具有集体情感性的观点、意见,其有正当性与非正当性之分,对刑事司法所产生的影响亦有正负之别;随着热点案件的频发及民众参与意识的提高,民意与司法的融合与冲突愈发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处理好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关系,并非要求审判一味迎合民意,关键在于坚持司法独立的前提下,依靠提升司法正义、改造非理性民意营造二者的良性互动,实现民意与刑事司法的融通。

  • 标签: 民意 刑事司法 实体正义 程序正义
  • 简介:“感情投资”型受贿犯罪的认定问题一直是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争议焦点,出于当前反腐败的现实需要,司法机关以消解受贿罪构成要件的方式将“感情投资”型受贿纳入受贿罪予以规制,这种做法是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解决“感情投资”型受贿犯罪的司法认定难题,应当从受贿罪“对价关系”的认定出发.结合一般社会观念,“投资方”和收受方均认识到该“投资”是针对一定职务行为所实施的抽象的、概括的且不必是一对一的对价。此外,其中的职务行为只要是职务权限内行为或者实际上影响本来职务的行为即可。这一认定方法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标签: “感情投资” 受贿罪 对价关系 职务行为
  • 简介:收集与我国产品刑事责任因果关系有关的刑事司法案例及国内外因果关系理论,经实证研究后发现在产品刑事责任领域,并非所有的因果关系的难点都会涉及。根据因果法则是否确定将产品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认定分为两类,因果法则确定时进一步根据支配力大小以及归责的有效性将因果关系分为造成型因果关系与引起型因果关系,反之则探究以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为基础的疫学因果关系能否作为认定产品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新类型。同时对产品责任领域有关的假定因果关系、择一因果关系以及证据不足时是否可以归责的问题做简要介绍。

  • 标签: 产品刑事责任 因果法则 疫学因果关系
  • 简介:“证据离事实究竞有多远?”这是几百年来证据学上提出的一个难题。英美“新证据法学”给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答案,它应用概率理论,对证据进行科学的数理分析。这在国内仍然是一种对证据进行量化的新方法,它通过概率公式运算得出具体的数值,以解决事实的盖然性问题。这样概率理论就为证据与事实之间筑起了一座坚固的桥梁。同时,这也为司法证明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模式。在概率逻辑兴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评析司法证明中的概率理论作用,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 标签: 新证据法学 概率论 盖然性问题 司法证明
  • 简介:以知识认知为中心的教育与考试模式决定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关系。实现从以“法律知识传授和考查为中心”向以“法律思维培养为中心”的转变,强调对法律工作而言法律思维的重要性,推进法律工作者最基本之素养——法律思维养成,才能正确把握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内在联系、真正实现二者互动和达到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同中有异的目标。

  • 标签: 法学教育 司法考试 法律思维
  • 简介:2016年12月26日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进一步明确,对有效打击犯罪、指导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解释也存在一定瑕疵:行为犯与结果犯并行模式缺乏上位法依据;混淆了污染环境罪与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有类推适用之嫌。立法或司法上应尽快予以澄清与释明,以便更好地发挥打击犯罪、保护环境的效用。

  • 标签: 污染环境罪 司法解释 法律适用 构成要件
  • 简介:2017年《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的出台,为进一步有效解决有案不立、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难题提供了合法依据。但在实践中存在着环保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三部门职权分工"无缝衔接"不足、环境犯罪证据证明力薄弱、检察院法律监督刚性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建立"三诉合一"诉讼机制和"三审合一"审判机制,加强三部门职权分工的衔接密度,完善两法中证据种类和证据规则的衔接,建立网上信息沟通和共享平台,缩小环境违法犯罪的地区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强化检察院"两法衔接"上的法律监督职能,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顺畅衔接扫清障碍。

  • 标签: 环境保护 行政执法 刑事司法 两法衔接
  • 简介:中国传统官箴文化,历经四千多年的演变及发展,成为中国司法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古代司法审判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从中国古代社会的司法实践来看,官箴文化对司法审判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司法官品行的塑造、对司法审判理念的奉行及对司法审判经验的总结这三个方面。我们关注官箴文化历史厚重感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其局限性。对于传统官箴文化,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融入到当代司法文化体系中,为我国司法改革事业服务。

  • 标签: 官箴文化 古代司法审判 司法文化体系
  • 简介:为了合理解决豪车被撞涉及天价赔偿事件,引入英美侵权法中的"可预见性规则"来设定此类问题中的赔偿上限。在豪车刮蹭事件当中,即使肇事方承担全部责任,赔偿仍超出了其可预见的范围。根据可预见性规则,设置一个赔偿上限,从而避免轻微事故导致倾家荡产。而赔偿上限的设定,可以借鉴可预见性规则在合同法中的"信息与预见成正比"的规律,根据肇事车主购买保险额度的高低来设定赔偿上限所占车险比例的一个浮动的百分比,以充分发挥车险在此类事故中的作用,确保公平正义。

  • 标签: 豪车刮蹭事故 可预见性规则 赔偿上限 车辆保险
  • 简介:今天书评君推送的“十问”,对话学者季卫东谈舆论与司法的关系,司法既要独立于其他机构,也要独立于舆论:但这种独立有其前提条件,包括完备的立法程序和司法体系等。那么,在历史上,舆论或说民意,跟司法是怎样相处的?

  • 标签: 司法体系 舆论 立法程序 民意
  • 简介:审判委员会司法责任问题一直是我国法官惩戒制度中的难点,“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司法改革要求的提出使得对审判委员会司法责任问题尤为重视。审判委员会作为我国法院系统中特殊的一种审判组织,其对特定案件享有裁判权。然而,审判委员会裁决案件具体方式和程序与三大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审判公开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价值层面引发了冲突,导致审判委员会具体责任追究方面的虚化。因此,在现有规定基础上,大力改革我国审判委员会听证议案的具体程序与规则,继而实现审判委员会追责的规范化、实质化,使审判委员会司法责任的运行沿着法治轨道前行。

  • 标签: 审判委员会 听证议案 追责
  • 简介:目前检察机关仍以诉讼监督为主,对行政执法存在监督缺位,不能及时、有效的制约权力滥用。本文通过分析行政检察监督权的应然权能以及合理定位,以行政强制措施为切入点研究行政检察监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突破检察监督权能的传统窠臼,并尝试构建和重组检察备案、检察建议、检察纠正及行政公诉制度,实现相互有机耦合的"制度群"效应,以应对新形势下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要求。

  • 标签: 行政检察监督 行政强制措施 检察监督 权能拓展 制度重组
  • 简介:行政检察监督机制是实现国家治理水平法治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平衡检察院工作职能的现实要求,然而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检察监督机制。构建行政检察监督机制需要从原则、范围以及具体的实施机制三方面入手,检察院在开展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时应当坚持法治原则、独立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有限性原则,并根据行政检察监督范围的不同,适用不同的监督方式和程序。

  • 标签: 行政检察 法律监督 机制建设
  • 简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主体均高度注重保护自身的商业秘密。为了保障良性竞争,刑法设置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等。争议技术或者经营信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是该类犯罪在整个庭审活动的核心。由于争议技术或者经营信息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与科学性等,因此相当一部分案件需要进行专业性鉴定。司法实践中,主要是对“非公众所知悉”和“同一性”进行鉴定。相对于证人证言等证据审查的谨慎性,法官对商业秘密鉴定意见呈现出一种高度信任性,导致对该类鉴定意见庭审质证的简单化、采信的直接化、说理的省略化等。作为商业秘密类鉴定中的核心二要素“非公众所知悉”与“同一性”的审核必须严格。应当用科学审慎的心理来对待每一商业秘密类鉴定意见,保证在司法审判活动中能够公正的做出判决。

  • 标签: 商业秘密 鉴定意见 同一性 不为公众所知悉 司法审查规则
  • 简介:环境权作为第三代人权,一经提出便与南非环境问题建立了紧密联系。随着南非司法制度的日臻完善,司法救济作为权利救济的核心,在南非环境权司法实践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海尔矿业公司案作为一个宪法法院经典判例,通过对环境程序性权利的救济,不仅有效地处理了历史遗留的土地所有权问题,解决了当下的环境权侵害问题,而且有效地推动了环境保护理念的传播。此判例对于国内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南非 海尔矿业公司 人权 环境权 司法救济
  • 简介:随着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方向的确立,司法实践中对科学证据的司法鉴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今后司法实践工作的需要,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应加强司法鉴定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的构架,以司法鉴定社会服务储备实践经验,辅以案例教学和模拟法庭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 标签: 司法鉴定 人才培养 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