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华南师范大学赵敏教授主编的《学校管理学》于2017年9月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规划教材。该书自2000年初次出版以来,先后十余次印刷并修订再版,受到了读者的好评。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是作者在2008年再版的基础上,调整了全书体例,进行了重要修改,增添了许多新篇章的教学研究的又一成果。

  • 标签: 学校管理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介 华南师范大学 课程体系建设 修订再版
  • 简介:随着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等教学目标的提出,电子书包和智慧教室等教学手段不断更新,项目式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方法也发生变革,学校教学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改革推动学校教学发展、以更好地实现育人目的已成为共识。然而,回顾学校发展史,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改革现实:不少改革,从设计到落实,方案很完美、保障措施很得力、制度设计很完善,推动决心也很大,但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且逐步销声匿迹,直至被下一次改革所取代。

  • 标签: 学校发展 改革 教学手段 教学发展 混合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
  • 简介:体育最早是从人们生产劳作、社会事物中的某些活动或动作演变而来的,因此,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会催生不同的体育项目。另外,每个民族都有着充满自身特色、独具民族风采的体育项目,这也造就了我国传统体育具有历史久远、内涵丰富、项目繁多等特点。

  • 标签: 民族传统 体育发展 体育科学化 实践研究 体育项目 社会环境
  • 简介:当代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希望所在,学生的德行修养十分重要,学校要全方位强化青少年崇德修身教育。一是学校要立德树人,育化知德合一的校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都重视“知德统一”,倡导在教育中把知识与道德结合起来。学校是开展思想道德和文明修身教育的重要场域,校风是学校的精神内核和价值体现,涵育知德合一的校风是青少年修德修身的前提。

  • 标签: 修身教育 青少年 学校 崇德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思想道德
  • 简介:选取219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学校变革型领导与教师组织承诺的特点及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学校变革型领导与教师组织承诺总体表现均处于中上水平,但各自维度表现水平都呈不均衡特点;(2)学校变革型领导与教师组织承诺均存在显著的学校区位差异和学校阶段差异,城市学校、小学阶段与农村学校、初中阶段相比优势极为明显;(3)学校变革型领导各维度及总体与教师组织承诺各维度及总体呈显著的正相关,学校变革型领导对教师组织承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4)学校变革型领导的愿景激励、智慧激发两个因素对教师组织承诺的贡献率较大,而魅力影响、个别关怀两个因素对其贡献率相对较小。研究证实学校变革型领导是提升教师组织承诺的学理支点和关键动力,未来研究应以两者的关系思维为纽带丰富相关理论研究,并据此从主观认知、客观条件、主体行为和文化重塑探寻教师组织承诺提升的行动路径。

  • 标签: 学校变革型领导 教师组织承诺 愿景激励 智慧激发
  • 简介: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犹如车之两轮,共同支撑起孩子全面发展的培养重任。家庭德育缺位与学校德育偏位,使得推动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同向同行,成为开展道德教育的不二选择;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都因有爱而充满活力,二者的同向同行均以爱为基础;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并举与互渗,是二者同向同行的最佳路径。

  • 标签: 家庭德育 学校德育 同向同行
  • 简介:学校长之于一所大学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所大学,校长的工作及管理能力关系着大学的运行状态、教育质量、学术声誉等。大学校长的顺利更替对于一所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美国的经验,大学校长的更替会对学校的组织结构、教师的工作效能、学校的文化以及资金筹募等方面产生影响。

  • 标签: 大学校长 校长更替 更替影响
  • 简介:学校和影子教育机构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使用博弈论"囚徒困境"重复博弈模型和4C模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模型)对学校与影子教育机构的博弈竞争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学校和影子教育机构存在对抗、互补、合作和吸纳四种关系模式。为进一步促进二者关系的融合,应提高学校和影子教育机构博弈的理性水平,牢固树立合作发展的意识,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 标签: 学校 影子教育机构 竞争 融合 4C模型
  • 简介: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高级目标,是学校育人途径的重要载体。根据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建构模型,学校课程文化系统建构的逻辑结构是以学校教师内含于心的课程观为核心,以外显于行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等行为与符号为表象的统一整体。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依据,是学校课程观的重要内容,决定学校课程的设置,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关键。要把握新时代学校课程观的主要变化,遵循导向策略、渐进策略、系统策略和传承策略构建学校课程文化体系。

  • 标签: 学校文化 课程文化 课程观 学校课程
  • 简介: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后,营利性学校在我国逐步兴起,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和趋势。如何对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良善治理,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当前,政府管理监督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治理,存在设置审批、质量保障、规范办学、风险防控等难题。借鉴境外国家及地区的做法和经验,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着力构建与完善营利性民办学校准入、监管、预警、惩戒、质量保障和法人自治等制度及机制。

  • 标签: 分类管理 营利性民办学校 治理体系
  • 简介:文章以某公立初中学校为案例,展现了该校信息技术教学整合的制度化过程和学校进行制度建立与扩散的策略。同时,文章分析了校领导、教师、家长、教育主管部门、技术元素等在这个过程中的行动逻辑与特征,以及各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在推进的策略上,年级的整体推进比实验班更容易实现制度化,并且在学校情境中,规制性与规范性要素比文化—认知性要素对制度建立和扩散更加有效。但是在整体推进模式下,学校与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等外部要素的冲突更加激烈。

  • 标签: 制度化 信息技术教学整合 规制性要素 规范性要素 文化-认知性要素
  • 简介: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底气和依据,就是中华民族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确定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学校发展的方向,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战略任务。

  • 标签: 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文化自信 融合发展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其中比较明显的便是对舒适生活空间的需求在逐渐增加,使得生活中出现了较多的室内设计表现手法,如欧式设计、美式设计、田园设计、地中海式设计等,人们希望通过对室内居住环境精心设计来缓解自身的压力。在各种类型的需求中,一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室内设计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及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给人们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 标签: 室内设计 传统文化 渗透路径
  • 简介:李吉林老师发现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弊端,转而向中国古典关学寻求解决门径。在古典美学中发现和发掘了情境(意境)论,经过长期的实践,消化、吸收、整合,终于建构了独立完整的情境教育论,实现了古典美学和现代教育学跨学科的现代性转化。其成功既来自正确的方法论的运用,又来自坚守文化自信的主体精神。李吉林情境教育对中小学很重要的启示就是,在中小学教育中需要扩大古典美学的应有量和扩充古典关学的承栽量。

  • 标签: 文化自信 传统美学 情境教育
  • 简介: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管是在教学模式上,教学的重心上,师资力量上还是在校方对该课程的规划上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自我效能的发挥。职业院校应该对现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促进该门课程的进步与发展,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规划教育。

  • 标签: 职业学校 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现状
  • 简介:荣誉以柔性管理的名义渗入学校场域,并在其符号化的过程中生产象征权力。荣誉称号的权力结构、社会结构与行政结构具有同构性,体现出鲜明的行政逻辑。这种依照行政逻辑制造的荣誉体系对学校进行符号规训,并对既定的教育秩序进行加固和再生产。

  • 标签: 学校荣誉称号 象征权力 教育秩序
  • 简介:双创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变革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迎合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双创项目与学生团队是双创教育的两个重要构成要素,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双创项目的类型、技术、范围、规模、复杂度、创新性等要符合学生团队特征,学生团队在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方面的互补性、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相容性要符合双创项目特征,实现双创项目和学生团队的有机结合与匹配。文章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企业"5R"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校企双导师与学生团队融合机制,将企业真实环境引入项目训练过程,将企业技术师资融入团队建设过程,创建双创教育良好生态环境,大力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

  • 标签: 创新创业 双创教育 双创项目 学生团队 融合
  • 简介:芬兰2006年在国内中小学推行了预防校园欺凌KiVa项目,其对象涵盖1-9年级(7岁-15岁)的所有学生。KiVa项目以预防校园欺凌为核心,以唤醒旁观者角色意识为重点,通过增加旁观者同理心与责任感共同抵制欺凌。KiVa项目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面向全体的课程开发,旨在预防校园欺凌,主要通过反欺凌课程和情景教学的电脑游戏完成;二是针对个别欺凌事件的应急机制,意在通过有效干预终止欺凌行为。KiVa项目自实施以来,有效降低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机率,被欺凌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 标签: 芬兰 校园欺凌 KiVa项目
  • 简介:冷漠旁观者问题对学校教育的冲击一方面表现在特殊的校园事件里,如欺负事件、校园暴力事件等,另一方面表现在曰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中存在的竞争问题、对知识的物化占有、教育主体孤立化和被动顺从等特点导致同伴之间的道德冷漠,致使教育主体成为处于不利处境的同伴的旁观者。为了应对学校中的旁观者问题,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具有道德精神和反思精神的教育主体等方式,来实现教育对冷漠旁观者的抵制。

  • 标签: 旁观者 学校教育 道德教育 道德冷漠
  • 简介:音乐的发展历程悠久,发展路径多样,尤其是民族音乐,由于不同地域文化发展背景的不同,其发展更为丰富。就我国而言,由于我国文化进程的久远和民族的多样性,民族音乐发展颇为丰富。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导致我国民族音乐在近代以来的发展十分曲折,对民族音乐的研究也经历了种种波折,甚至一度处于一种与外部隔绝的无奈境地。所幸的是,研究者们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凭借自己对传统文化、民族音乐的一腔热忱以及在长期实践中反复考察积累的丰富资料和所得感悟,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 标签: 民族音乐 音乐发展 传统文化 音乐学 访谈录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