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同治三年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之后,从李鸿章的文官幕僚中走出来,开始了在苏州境内长达六年的主政时期。作为晚清循吏,其吏治既具有传统的“循吏精神”,又寄存着与西方文化冲突中所表现出的时代局限性。在传统与近代之间,蒯模从中国传统思想出发,勾画出苏州城的恢复建设蓝图,并身体力行以求完善,为苏州的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晚清 循吏 蒯德模 苏州
  • 简介:'比'作为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中国绘画具有很大的影响。'比'即人们以自然物所具有的某些特性来隐喻、象征人的品格。荆浩的山水画深受儒家比思想的影响,在结构布局、骨法气势方面,及其审美价值取向与审美形态上,形成其独特的比风格。

  • 标签: 荆浩 比德 道德图式 阳刚之气 君子人格
  • 简介:1920年7月17日,就读南开大学的周恩来因为率领爱国学生团到天津直隶省属为扣留学生们请愿,遭拘捕入狱刚刚恢复自由,随即着手赴法的准备。同年10月,周恩来携南开大学校董严修(字范孙)设立的“范孙奖学金”,自天津赴上海,搭乘法国邮轮“波尔多斯号”远赴法国。

  • 标签: 南开大学 留学生 周恩来 奖学金 波尔多 天津
  • 简介: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已经注意到大学毕业生失业率高,学非所用、职场就业力不足等问题,也出台了很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计划和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的措施。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改革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推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办学”。

  • 标签: 应用型 农村职业学校 机制 高校 办学模式 大学毕业生
  • 简介:虽然荷尔林与惠特曼之间并无直接的思想传承关系,但是,他们对诗人与哲人的理解,对诗歌与哲学价值的规定,对生命与理性的执著探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追溯其思想根源,可以发现,希腊理念或希腊文化传统,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荷尔林与惠特曼的诗歌与诗学,事实上,这种希腊传统是西方诗学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

  • 标签: 荷尔德林 惠特曼 诗学 希腊理念 生命理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评目的由单一走向多元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学生评教工作只是零星地在高校开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学生运动在全球迅速展开,顺应时代潮流,美国大学生也参与到了学生权利运动中来。具体到校园中,由于对教学质量、课程设置、考试方法等强烈不满,美国大学生要求高校给予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 标签: 学生评教 高校 美国 科学 教学质量 课程设置
  • 简介:《诗小序》的作者问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为“纷如聚讼”,“说经之家第一争诟之端”。清代一些学者,从清初的陈启源,中经钱大昕、翁方纲、张澍,到晚清的陈奂等,一改宋代学者轻率攻击《诗序》的做法,实事求是地对《诗小序》的作者进行了辨析,肯定《诗小序》出于子夏。其中张澍在其《诗小序翼》的序言《诗小序翼题辞》中,以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郑玄《毛诗笺》等的直接证据与自左丘明《左传》以来历代学者引用《诗小序》的间接证据相结合,论述了《诗小序》为子夏所作,显得全面而系统,令人信服。当代学者在“走出疑古时代”的背景下对《诗小序》作者问题的研究,肯定了“子夏序《诗》”的正确性。

  • 标签: 《诗小序》 子夏 张澍 《诗小序翼题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荷马风格鞭辟入里的分析,阿诺考察了16世纪到19世纪英国译者的不足,以期为将来的荷马译者提供借鉴。但是详加考察就会发现《论荷马史诗的翻译》看似言在此——谈论翻译技巧,实则意在彼——进行社会批评,与其说阿诺在批判纽曼的翻译风格,不如说在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批评观念。阿诺已经将它抽象成一种社会理想,既表现为荷马所代表的风格——崇高庄重;又化身为国家;同时还是英国国教所代表的统一、权威与秩序。只有将阿诺所推崇的"崇高"置于其社会批评的视域中,才能窥见它背后的深意。

  • 标签: 崇高 社会批评 秩序
  • 简介:2016年7月15日,由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萨入韩与中国的应对策略"研讨会在延边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主持。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韩国部署萨系统的背景、萨入韩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

  • 标签: 萨德 延边大学 朝鲜半岛 辽宁大学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作为儒家五经之一,《易经》对于我们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等具有极大意义。虽然阅读《易经》的人很多,为《易经》译注的学者也有很多,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理解《易经》一般都满足对卦爻辞、占筮或阴阳范畴等方面的正确把握上,而对其中的思维方式关注较少,延边大学春海教授新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力作《〈易经〉与取象思维》,

  • 标签: 取象思维 卦爻辞 占筮 延边大学 思维过程 周易研究
  • 简介:随着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教学质量日益成为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台湾出台了"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政策。目前,该政策已经实施了3期,对台湾大学教学质量的改进和学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该政策对应用型高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对我国高校分类发展、办学转型和质量保障都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台湾“教卓”计划 制度 应用型高校
  • 简介:学生评是高校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从学生评的视角审视哈佛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发现哈佛大学在体系建设中重视师生共同参与,依托专业化的教学质量保障机构践行"目标—过程—方式"路径。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我国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中,设立院校两级专业化的教学质量保障机构,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质量体系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 标签: 哈佛大学 学生评教 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 简介:包弼教授(PeterK.Bol),哈佛大学著名中国历史研究专家,哈佛大学副教务长,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包弼教授长期致力中国七至十七世纪文化精英的研究,著有《宋代历史研究入门》、《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历史上的理学》等著作。他1971年取得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中国语言和文学学士学位,1973年获该学院汉学硕士学位,198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历史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执教哈佛大学,1997-2002年任哈佛大学东亚系主任,2005年创建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HarvardCenterforGeographicAnalysis)并担任首届主任,学术兼职有国际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TheChinaHistorical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管理委员会主任和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TheChinaBiographicDatabase)项目主任等。作为哈佛大学的副教务长,包弼教授主要分管教学创新,目前他主要负责哈佛大型在线公开课项目(HarvardX)的建设与推广,正积极与世界各地的高校展开合作。

  • 标签: 副教务长 东亚系 中国历史研究 汉学研究 东亚语言 普林斯顿大学
  • 简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师教育已经发展到卓越教师的培养阶段。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应该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为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教育有思想、教学有方法、做人有魅力的卓越小学教师,作者尝试将教学内容和小学教师的特质融合,采取变为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同的内容以不同的课堂方式呈现。

  • 标签: 小学教师 人才培养 课堂教学 变教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