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梳理全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成长经历,分析广西师范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概况,指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危机与机遇并存。

  • 标签: 武术 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成长 机遇
  • 简介:学生的活动量与其身体健康情况息息相关。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4级学生进行了充分调查。研究发现,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4级学生在周末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非常少、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不高、学生周末的活动量分布极其不均、运动时间不充足、强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学生们应该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中,提高运动兴趣、结伴而行,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教育部门应作出相关的政策、学校应该进行积极的管理和监督。

  • 标签: 活动量 身体素质 周末体育锻炼
  • 简介: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开设运动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研究运动生理学实验课程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确定学校、教师和学生是影响运动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对运动生理学实验课程考核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出加强运动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议,为构建出逐渐成熟的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评价理论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运动生理学 实验课程教学 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对毅行运动在大学生中的开展特征进行研究,认为毅行运动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对健身的认知,还能促进身心健康和发展意志品质,是一项适合大学生开展的体育运动。但由于推广范围小、多数学生认知不足和运动可控性不足等问题,目前在大学生中开展还较为有限。因此,提出学生管理部门积极引导、体育教学逐渐渗透和场地设施后勤保障等对策,为促进大学生毅行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学生 毅行运动 现状 不足 对策
  • 简介:目的通过对井冈山大学非体育类专业男大学生体力活动的调查和力量素质的测试,准确了解体力活动对男大学生力量素质的影响;以此来更好的指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与结论不同体力活动量对男大学生力量素质具有不同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体力活动量的不断加深,并辅之于具体的体力活动计划,对男大学生发展力量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体力活动 大学男生 力量素质
  • 简介: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教育部在对前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于2014年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全新的测试方案将引体向上和坐位体前屈列为了高校男生的测试项目且实测中发现引体向上成绩整体不容乐观。基于此,本文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全面统计了2015~2017年男生体质测试的引体向上、体重指数等各项数据并进行归纳分析,力求找出影响学生在该项目得分的相关因素,为配合学校制定规章和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上肢力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大学生 引体向上 影响因素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923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为期十二周的阳光长跑干预实验。结果显示:阳光长跑干预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一定促进作用。男、女学生的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1000m/800m指标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1);每周3次及3次以上的学生阳光长跑干预效果比较理想,各指标均值有所提高;长期、有规律地长跑运动对学生耐力水平提升效果较为明显,且随着每周长跑次数的增加耐力水平提高越明显。

  • 标签: 阳光长跑 大学生 体质健康 干预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南京市13所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结构、项目、消费金额,结果发现,多数学生还是选择较为经济的体育项目活动,体育消费水平总体偏低。体育运动能缓压解乏,调节身心,应正确引导南京市大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逐步提高体育消费层面,合理充分利用高校的体育资源,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消费行为的形成。

  • 标签: 南京市 大学生 体育消费 现状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部分普通高校内的大学生体育社团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体育社团存在数量较多,构成条件完善;活动内容以比赛、训练和表演为主;社团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社团资金的获得和使用能够体现非营利性质;社团的存在加强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 标签: 普通高校 大学生 体育社团
  • 简介:以太原学院2017年全体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测试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太原学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及格率偏高,而优秀率偏低,测试等级大都集中在良好和及格上;女生的总成绩要优于男生;大学生的力量素质较差、速度反应素质和协调素质一般、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如提高大学生对健康需求的认知水平;增加室内体育场馆的建设;改善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加强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的训练等。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健康现状 学校体育
  • 简介:为了探讨通过高校体育拓展训练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可行性,采用逻辑分析与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拓展训练的特点、功能及其教学大纲的主要目的、基本要素进行了论证分析,认为高校体育拓展训练无论是教学目的还是教学模式与手段都适宜于整体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不仅为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还能通过抛砖引玉,引发后续研究者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验证或提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

  • 标签: 高校体育拓展训练 整体开发 心理资本
  • 简介:目的探讨体育锻炼、身体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身体自尊量表(BES)和大学生心理症状量表(MSS-CS),对石家庄地区24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达到大锻炼量水平的分别仅为18.42%和7.41%;体育锻炼量和身体自尊水平与大学生心理症状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体育锻炼和身体自尊正相关显著;体育锻炼可以通过身体自尊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身体自尊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症状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体育锻炼 结构方程模型 大学生 身体自尊
  • 简介: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对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问题对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课程设置的优化分析,以期对学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公共体育 俱乐部 课程设置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南京市13所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受市场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因子、商家影响因子、个人影响因子和宣传影响因子的影响,要正确引导南京市大学生合理进行体育消费,充分利用高校和公共体育资源。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改善政策和设施建议,旨在逐步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 标签: 因子分析法 大学生 体育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户外运动因其挑战性、趣味性、实用的知识技能等深受学生喜爱。户外运动训练的运动技能、技术操作方法、知识等与石油行业特色密切相关。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石油类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户外运动课授课场地局限于校内,可利用的自然环境场地单一,不能较好满足课堂练习需要,学生缺少丰富的野外自然环境场地实践;解决场地局限问题,可寻求政策支持、发展俱乐部模式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弥补不足;课程项目较少,可以增设更多户外运动项目,比如野外生存、海岛生存、露营、皮划艇、攀树等;大力发展学生户外运动社团。

  • 标签: 石油类高校 户外运动课 实践
  • 简介:利用表面肌电评估慢性颈痛大学生在颈肌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的肌电变化,对颈肌耐力训练缓解慢性颈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颈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颈屈肌群训练和颈伸肌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采集颈屈和颈伸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主观疲劳感受量表(RPE)、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疲劳频域指标肌电中位频率(MF)值,对受试者颈肩疼痛、肌肉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颈屈状态下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训练前RPE显著性下降(P〈0.05);颈屈状态下30s、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对照组RPE显著降低(P〈0.05);耐力组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双侧胸锁乳突肌MF、上斜方肌MF亦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肌耐力训练能有效减少大学生颈部肌肉疲劳程度。

  • 标签: 颈肌耐力训练 慢性颈痛 上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主观疲劳感受 中位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