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三年前,丈夫为谋生远走异国他乡,我女儿相依为命。

  • 标签: 人生 生命 意志
  • 简介:本文从语用的角度比较了副词“根本”与“始终”在使用上的异同。“根本”主要出现在对某一特定话语的预设进行否定的小句前面,具有加强语气,增强否定强度的功能;“始终”主要出现在对某一特定话语的预期进行滞定的小句前面,具有否定对某一事实的预期,凸显句意焦点的作用。

  • 标签: "根本" "始终" 副词 语用 使用异同 汉语
  • 简介:现在通行的字典、词典上,都用“更加”来注释“越发”,给人的感觉是这两个副词在意义用法上差不多,其实它们有不少很重要的区别。本文围绕着六种句式具体分析讨论了它们在意义用法上的异同。一般辨析同义副词,意义方面注意得多,用法方面注意得少,更不注意联系句式来谈。本文试图通过对“更加”“越发”的辨析,为辨析同义副词提供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要联系所在的句式来进行考察、辨析。

  • 标签: 句式 语法意义 辨析 用法 同义副词 汉语
  • 简介:<正>1979年冬,山西的同行来北京,说起要办语言学刊物,以推动山西的语言学研究。我当即表示支持,并愿为出力。这主要是出于一个山西人的本能反应。后来,在讨论山西方言研究问题的会上,李荣先生概括了这个意思。他说,研究山西方言,推动山西语言学的发展,要靠所有的山西人共同努力。他特别强调,他说的山西人,包括在山西工作的山西人,也包括在山西工作的外地人和在外地工作的山西人。《语文研究》能够办起来,并且坚持办了十年,厚厚薄薄地出到第37期,当然主要是靠在山西的山西人和在山西的外地人的努力,其中包括省里各方面领导的支持。非山西人,即不在山西工作的其他各省、市的同行,也给予很大的支持,其中包括老一辈语言学家的鞭策鼓励。我作为一个在外地工作而与《语文研究》有点瓜葛的山西人,深深感谢严格意义上的非山西人即外地人的关心支持。说到我对《语文研究》的支持,确实有一点。编辑部寄给我稿子,或征询意见,或

  • 标签: 语文研究 山西人 山西方言 语言学家 语言学研究 研究问题
  • 简介:<正>1.“难免”是“形容词性语素+动词性语素”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是“不容易避免”,“避免不了”的意思。这一点,恐怕大家意见一致,不会有什么分歧。可是,“难免”是什么词?这个问题,大家的意见就很不一致。比如,《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下称《例释》)说是副词,但有时是实词(没有说是哪一类实词);《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下称《小词典》)说是副词,但有时是动词;《现代汉语八百词》(下称《八百词》)《词类辨难》说是形容词。

  • 标签: 名词性成分 形容词性 小词典 例释 虚词用法 接受批评
  • 简介:<正>柳宗元《捕蛇者说》有“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句,其“转”字,各选本均解作“辗转”,视为“徙”的状语,非是。《说文》:“转,运也。”“运,迻徙也。”“透,迁徙也。”可见“转”有“迁徙”之义。《诗·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笺》云:“转,移也。”《正义》曰:“所职有常,不应迁易。汝何为移我所居之地,使我无所止居乎?”《左传·昭公十九年》:“劳罢死转。”杜注:“迁徒也。”皆可证。因此,“转徙”应看作同义并列复合词。结构跟“号呼”一致,故用“而”相连接。

  • 标签: 转徙 并列复合词 “转”字 迁徒 选本 杜注
  • 简介: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根本利哉的《驯马》是一篇十分精彩的小说,也可以说是一篇深刻的现代寓言。小说写闻名遐迩的驯马师自以为别出心裁,用摩托车作陪练方式训练一匹三岁的新马,使它具有了超摩托车车速的赛跑才能,而在赛场上却因找不到陪练的摩托车,没有了比赛的感觉,终于拒跑,让驯马师助手后悔不已。故事十分警醒而又耐人寻味,哲理意蕴震撼人心,启人深思,使我们看到驯马之外的许多道理。

  • 标签: 陪练 赛场 比赛 训练 赛跑 技法
  • 简介:<正>读了《汉语学习》一九八〇年第六期,刊登朱德煕先生的《“或”与“”》一文,深受启发,联想起“”在汉译朝中的一些问题。“”是汉语的一个虚词。汉语虚词与朝鲜语的有关词类相比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介词在句中的位置就与朝鲜语语序不同。就拿一个“”来说,朝鲜族初学汉语时,对作为连词的“”,就很容易理解,使用时也不容易出错,因为它意思上完全相当于朝鲜语中的,并且在句中的位置也与朝鲜语相同。至于作为介词的“”,情况就不同了。把介词“”译成朝鲜语也可以是,所以,有人就只记住“”等于,不注意它在句中的位置。结果,有的人即使有相当好的汉语阅读能力,说话时也往往无意中用错介词“”。例如,把“我和他说话”说成“我他说话”等。

  • 标签: 翻译实践 朝鲜语 介词 句中的位置 好的汉语 汉语虚词
  • 简介:这首小诗一切都情化了,因情的濡染,一切都幻化了。这“幻”非虚,非空,而是一种氛围,一个天地。——初看,它几乎什么都没有,但从某种意义说,又似乎什么都有。“黄昏的炊烟飘向思念的高处”,“黄昏的夕阳面对

  • 标签: 干柴 人生经验 火星 小诗 鸟语 树林
  • 简介:本文讨论了易位与追补、易位与倒装的区别联系。文章认为易位句是口语中的倒装句,易位句一般语法著作中谈到的倒装句都是语法上的倒装,前者是由于说话急切,后者是由于修辞上的要求而形成的;易位是从结构上对句子的分析,追补是对句子语意的补充修正,大部分易位句都具有追补意,而具有追补意的句子不一定是易位句。

  • 标签: 易位 倒装 追补
  • 简介:<正>现代汉语中的“好V”“好VN”都是多义的。一A式(“好”读hǎo)好看、好吃、好听、好闻这里的V都是动作动词,而且是双向动词。“好V”表示受事者在V这个方面具有使施事者——人们满意的性质,具有种种优越性。“好看”,即看起来使人满意,舒服,有美感、快感。A式经常构成下列两种格式,而且两种格式之间具有变换关系。即:

  • 标签: “好” 施事者 好吹牛 说梦话 懒觉 妇人
  • 简介:<正>当一个人独处于静思默想状态时,思维与语言进行着“内部运转”,那时“语言”无声也无序列地活动着。当然,人们还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想象图表画面进行类似的思考,或者通过数字、线条、几何图形来进行思考。但“用词思考”毕竟是在人的内心处理信息时最有效的形式,不过这时“词”的组合还只是意义抱合一连串不出声的言语片段,属于内动符号。一旦表现为外部语言——互动符号,就形成有声言语,向对方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尽管内动符号反映客观世界具有立体的结构,但作为交际运用的互动符号只能是线性的序列——语音按时间轴顺序排列。为了使人们从语音组合中领悟语义的组合,达到交际的目的,有声符号在互动中的线性排列必须是有规则的。这种外部语言的序列便是通常说的语法,它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人们在互动中约定的“重复性”规则。通常认为正常的句子必定是合符“语法”的。但实际上,现实的言语类型里到处可以看到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冲突,内动符号反映客观世界的立体联系与互动符号(即有声言语)线性序列之间的矛盾。自言自语就往往没有严格的序列,在交际场合也常常发现非语言的声音非正常的序列。例如“今天下午我们开会”,被表述成“今天下午——啊,啊——我们——啊——开会”。“啊”切断正常?

  • 标签: 线性语序 外部语言 内部语言 非语言 言语类型 线性序列
  • 简介:oe在发音时,口腔张开的大小舌头位置的高低都是一样的。只是前者上下唇收敛,仿彿成一个圆圈;而后者上下唇是扁的。正因为它们的区别不大,往往使普通话的初学者分不清。就拿北京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大都在小学学过注音字母,但他们把(?)念成e,把(?)念成ò(e的第四声)。现在学拼音字母时,教师告拆他们:o等于(?),e等于(?),于是他们也就把o念成e,把e念成ò了(据了解,这种情况很普通)。当教师

  • 标签: 学拼音 第四声 介母 母相 余能 《新华字典》
  • 简介:关于自指转指姚振武朱德熙先生1983年在《方言》杂志发表了《自指转指》一文(以下简称《指》),该文以先秦汉语为主要对象,讨论了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两种类型:自指转指。文中许多观点高瞻远瞩、博大精深,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读后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

  • 标签: 谓词性成分 形式标记 名词化标记 指称性 名词性成分 现代汉语
  • 简介:1.言语统计是中文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言语统计,目的在于根据量的描述给出质的评价,即依靠定量分析得出定性分析。统计结果一般是做出各种频度表,供各个不同专业的人员使用。近年来,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言语统计工作,既快又准,统计量不受限制,而且能提供多种参数,因而促进了统计语言学的大发展。

  • 标签: 统计语言学 中文信息处理 出质 词频统计 出现次数 静态数据
  • 简介:现存西夏出版的珍贵图籍很多,共有数千卷册,但关于西夏图书的编撰出版,史书缺乏记载。本文主要依据出土的西夏书籍及其序言、跋尾题款中的相关资料,考察了西夏对中原地区儒学典籍、史书、类书、兵书佛经的翻舞译,着重论述西夏语文著作、史书、法典、颊书、蒙书、文学著作、唇书、臀书及佛经的编撰;同时对包括西夏文、漠文、藏文在内的西夏刻本,尤其是存世最早的西夏泥活字、木活字本的出版,以及世俗、佛教著作写本的流传作了研究;还论述了西夏书籍的重要学术价值、文物便值版本便值。西夏在中古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出版中成就突出,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其活字本书籍的出版更具特色,是中华民族在出版领域封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 标签: 编纂 少数民族文字 相关资料 中原地区 文学著作 学术价值
  • 简介:歧义,指同一词语或句子表达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这是由于作者遣词造句的粗疏草率而致的。歧义句会妨碍信息渠道的畅通,可能带来种种不良后果。因此,认真辨析消除歧义句,有助于说话、写作的准确明晰,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现把辨析消除歧义句的几种主要方法举例简介如下。

  • 标签: 歧义句 辨析 句子表达 词语 准确 写作
  • 简介:公务员录用考卷之一申论是考生最难掌握的内容。为此,笔者经过认真研究,提出写作申论论证部分的提纲模式。

  • 标签: 申论 论证 提纲 模式 主题句 段义
  • 简介:复社在我国古代思想史学术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此表现在:(1)复社提出了“兴复古学”、“务为有用”的思想宗旨;(2)复社大力弘扬忠臣义士的节概,政治思想上体现了心系国家、关心民瘼的基本倾向;(3)复社的学术思想出现了划时代的一些变化:一是治学思想之变,由空谈心性的思辨之学转而为“务为有用”的实用之学;二是治学领域之变,由理学转而为以经、史为主体兼包天文、历算、象数、舆地、水利等博物之学;三是治学方法之变,由讲说、静观、体悟的向内之学转而为纂辑、考证、训诂、辨伪、勘察的向外之学。这几种变化意味着复社在明末清初学术史上完成了一次学术思潮的大转折,标志着明代学术之终结清代学术之开端。

  • 标签: 复社 古代 思想史 中国 学术思想 治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