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司马迁的“孔子删《诗》”说是《诗经》学史上一大公案,从唐代孔颖达对孔子“删《诗》”与否提出质疑后,争论至今不绝。本文不直接分析孔子是否“删《诗》”,而是论述司马迁“孔子删《诗》”这一说法的形成过程,特别论述了孔子逐渐被“王”化的这一过程与司马迁之“孔子删《诗》”说形成的关系。

  • 标签: 《诗》 司马迁 “王” 孔子 《诗经》 孔颖达
  • 简介:查尔斯·狄更斯一生致力于揭露19世纪英国工业化导致的种种生态危机,如物质环境的恶化,人性的扭曲等等。在积极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过程中,狄更斯形成了感悟自然、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态思想,这对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危机形势是极具启示意义的。

  • 标签: 查尔斯·狄更斯 生态危机 生态思想 生态批评
  • 简介:清末民初,随着国门的打开,兴起了西学东渐的大潮,欧美各门艺术及学术思想逐渐传入中国。中国音乐也经历了西方音乐的冲击和洗礼,最早传入的宗教音乐、军乐、学堂乐歌等西方音乐都对国内音乐有过较大的影响。伴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一大批西方音乐美学理论也被留学欧美的中国人翻译并引介,逐渐为国内音乐界所熟知,引发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现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冲撞、摩擦和融汇,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也逐渐完成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并被音乐界逐渐接受。在这次传统音乐美学向近代音乐美学的转型中,萧友梅、黄自、黎青主、

  • 标签: 音乐美学思想 萧友梅 西方音乐 中国音乐 音乐美学理论 中国传统
  • 简介:《论语》“里仁篇”里提出的“里仁为美”观点集中体现了儒家美学的人学底蕴,是先秦儒家美学中一个具有元问题性质的理论命题。该命题突显出了孔子的美学思想与其仁学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揭示出美之为关的仁本根源,同时也成为孔子对于人生、社会、艺术以及自然等等各个不同领域进行审美思考和评判的依据与标准。孟子“充实之为美”的界定与“里仁为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里仁为美”的思想彰显出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人生意味,二是偏重于从内容、内在性质方面论美,三是不把美的存在以及审美活动与其他存在和活动相互隔绝。此外,这一思想也具有显明的现代价值:其所标举的仁爱精神、处世原则和思想情怀,可以对当今欲望膨胀的物化人生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同时,汲取其中的仁本精神,发扬传统文化和艺术以善导美、美善并举的优秀传统,也有利于克服消费主义文化潮流影响下当代艺术审美活动内容空虚、情趣低俗的弊端。

  • 标签: 里仁为美 先秦儒家 美学思想 元问题
  • 简介:王褒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周书》载北朝文学“唯王褒、庾信奇才秀出,牢笼于一代。是时,世宗雅词云委,滕、赵二王雕章间发。咸筑宫虚馆,有如布衣之交。由是朝廷之人,间阎之士,莫不忘味于遗韵,眩精于末光。犹丘陵之仰嵩、岱,川流之宗溟、渤也。”①既赞誉王褒、庾信自身具有极高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由王庾二人所掀起的北周文人的创作热情。王士祯《古诗选·凡例》认为:“北周寥寥,禀得子渊、子山。二人之才,一时亮瑜。”②将二人并称为北周文坛精英。但是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于王褒的评价远远低于同时期入北的文学家庾信,本文在考证王褒的生平系年的基础上,结合其入北前后心理变化以及其文学创作,以期客观再现王褒生平及思想

  • 标签: 生平思想 王褒 考辨 南北朝时期 北朝文学 《周书》
  • 简介:索尔·贝娄的小说《赫索格》中的主人翁摩西·赫索格是个善于思辨的美国犹太人。出于对犹太文化的坚守和对个人正义和社会正义的渴求,时政、伦理、宗教、哲学、军事和天文地理在其思想王国里自由驰骋,突显了作家贝娄希求文学能反作用于社会和倡导发挥文学的道德作用的主观倾向。在贝娄的笔下,摩西·赫索格成为"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思想的自由和正义的行为是他的终极追求。

  • 标签: 赫索格 思想 自由
  • 简介:马克思从来没有把文学艺术看做是孤立的现象,他在考察文学现象时与考察其他社会现象有着大体一致的思维方法或思想路径——从抽象到具体。这一方法在文学上主要表现在:首先,作家们应该以历史的观点去观察时代和社会,创造出足以体现时代趋势和社会本质的典型人物形象;其次,在具体写作中,要“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地把人物形象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当然,马克思主义文论并不是片面强调“抽象”和“具体”的某一个方面,而是希望这两者在具体作品中能达到有机融合和辩证统一。

  • 标签: 抽象具体 马克思主义文论 思想路径
  • 简介:研究一个画家作品背后的绘画理论,对于重新审视其作品,包括作品的创作手法及形式语言的运用等,都会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林风眠先生作为“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代表人物,其画作不但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养分,并且与中国传统的水墨和意境相结合。林风眠这种执著探求表现形式的背后,蕴涵着深厚的“道”家美学思想:以油画为主的绘画题材反映了人道主义精神,画面表现以一种平和发展的绵延方式进行,意中蕴理、理化于意。

  • 标签: 林风眠 哲学解析 艺术思想 博纳尔 生命 西方现代绘画
  • 简介:摘要:周敦颐通常被学界视为宋朝理学的创始人,他在《通书》中有关道德(“德”)的论述,将艺术(“艺”)和现实(“实”)加以明确区分,但他又认为表达(“文”)的作用在于成全古圣王的道。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周敦颐的艺术在何种程度上与道德一起对儒道重建产生作用,并探讨周氏的道德论述中是否包含着一种艺术哲学。本文认为,在周氏思想中。“诚”是一个很关键的概念。当道德修养需要通过艺术实践来完成时,那么“诚”或可理解为一个美学概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讨论周氏的理论对后世理学家的影响,以及他是否为这一走向美学的思想运动设定了前提。

  • 标签: 周敦頤 理学 艺术 道德 美学 诚信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他回应各种问题与现象的立场和姿态。无论是1970年代的文本科学建构,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文学批评的政治功能以及审美意识形态的思考,伊格尔顿都注重借鉴和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以解构的思维创立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批评,体现出对文化现实和当前政治处境的关注。

  • 标签: 审美意识形态 伊格尔顿 接受维度 批评理论 解构 西方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