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一做梦,是自由的,说梦,就不自由。做梦,是做真梦的,说梦,就难免说谎。一九三三年元旦,鲁迅在《听说梦》一文开头,写了这么一段话。这一年《东方杂志》推出"新年特大号",辟出"新年的梦想"专栏,问的是"梦想中的未来中国"和"个人生活",撰文回答者有一百多人。有一位投稿者看到杂志后告诉鲁迅,他自己写的答案被删改过,他所说的梦本来并

  • 标签: 说梦 《东方杂志》 回答者 克己复礼为仁 子贡 天下无道
  • 简介:司马迁的“孔子删《诗》”说是《诗经》学史上一大公案,从唐代孔颖达对孔子“删《诗》”与否提出质疑后,争论至今不绝。本文不直接分析孔子是否“删《诗》”,而是论述司马迁“孔子删《诗》”这一说法的形成过程,特别论述了孔子逐渐被“王”化的这一过程与司马迁之“孔子删《诗》”说形成的关系。

  • 标签: 《诗》 司马迁 “王” 孔子 《诗经》 孔颖达
  • 简介:我今年六月一日就北京大学校长职。北京大学是我的娘家(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二七年曾在北京大学教书)。到了娘家之后见了红楼,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想,北京大学到底是北京大学,学生与大部分教员思想都很有进步,大家都愿意使北京大学不断进步,成为新中国人民的大学。

  • 标签: 北京大学 学习运动 思想改造 知识分子 教员 检讨书
  • 简介:上海文艺整风时,我担任了美术界的主任委员。我虽不胜任,却很愿意担任,因为我是最需要思想改造,最应该自我检讨的一个文艺工作者。现在把我的思想作初步的自我检讨如下:

  • 标签: 检查 文艺工作者 文艺整风 思想改造 美术界 检讨
  • 简介: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书坛的巨匠。他的书法艺术是20世纪以来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树立了中国当代书法的丰碑。他在长期的书法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书法美学体系,将碑学与帖学融会贯通,对中国当代书法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于右任凭借对书法艺术的无止境追求和非凡的品质修养及才情智慧,创造了许多价值难以估量的书法艺术品,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宝,为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宝库树立了又一座丰碑。同时,正是

  • 标签: 中国书法艺术 于右任 美学思想 中国近现代 阐释 20世纪
  • 简介:江南一半座山柔光,整座城醉酒一页书的抱负,白马红袖钟声低空呼啸,南风奔走乡愁迎头撞向晚的渔舟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兼爱是墨子思体系的核心,墨子在兼爱思想的主导下,从下层民众的利益出发,重视民生实际。君王沉湎于音乐易造成破坏生产、危害国政的后果,阻碍兼爱思想的推行,因此墨子主张非乐论。

  • 标签: 墨子 兼爱 非乐
  • 简介:查尔斯·狄更斯一生致力于揭露19世纪英国工业化导致的种种生态危机,如物质环境的恶化,人性的扭曲等等。在积极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过程中,狄更斯形成了感悟自然、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态思想,这对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危机形势是极具启示意义的。

  • 标签: 查尔斯·狄更斯 生态危机 生态思想 生态批评
  • 简介:德育思想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他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以“明人伦”为目的,培养崇高人格的德育观。这些思想对当今学校德育教育仍有着重要启示。

  • 标签: 德育思想 孟子 道德教育 传统文化 文化心理 中华民族
  • 简介:摘要钟德祥是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一位有名的广西诗人,也是一位不为人知的重要词评家。他在王鹏运的影响下填词、评词,其词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倡雅正、好白石、主自然、重人品等四个方面。他论词能出入浙、常二派,兼收并蓄,富有包容性;其以“涩”药“滑”,又以“拙”补“涩”的鲜明意识,既体现了自觉补偏救弊的努力,也为词学的健康发展指示了方向。其丰富的词学思想既有王鹏运的影子,又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值得重视。

  • 标签: 钟德祥 王鹏运 《词学丛书》批注 “涩” “拙”
  • 简介:《野草》所反映的鲁迅内心深处的孤寂之感和绝望意识,不仅仅是作者生命个体独自一人的,同时也是整个时代广阔而深沉的精神现象——坚持追寻精神的独立和自由意志,坚定地反抗现实层或思想层的绝望。《野草》是鲁迅全部生命哲学的诗话抒写,是反映鲁迅意志和"野草精神"的独特诗学文本。鲁迅的人格与意志、黑暗与虚无、绝望与孤独的情绪都得到了象征性的隐喻书写。

  • 标签: 孤寂 绝望 野草精神 美学蕴藉
  • 简介:《红楼梦》自诞生以来,立即迷倒了众多读书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本思想,读后使人留恋忘返,退思悠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精神家园。本文重点在于对其情本思想的解读,从传统儒道信仰陷入困境的角度揭示了情本思想出现的原因,并分析了情本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 标签: 情本 《红楼梦》
  • 简介:清末民初,随着国门的打开,兴起了西学东渐的大潮,欧美各门艺术及学术思想逐渐传入中国。中国音乐也经历了西方音乐的冲击和洗礼,最早传入的宗教音乐、军乐、学堂乐歌等西方音乐都对国内音乐有过较大的影响。伴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一大批西方音乐美学理论也被留学欧美的中国人翻译并引介,逐渐为国内音乐界所熟知,引发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现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冲撞、摩擦和融汇,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也逐渐完成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并被音乐界逐渐接受。在这次传统音乐美学向近代音乐美学的转型中,萧友梅、黄自、黎青主、

  • 标签: 音乐美学思想 萧友梅 西方音乐 中国音乐 音乐美学理论 中国传统
  • 简介:本书收文13篇,涵盖了刘师培的生平思想与学术研究的诸多方面,如刘师培的思想历程、1903年前后的著述与活动、在《左传》学上的建树、刘师培文学文献的研究以及小学研究等,并撰有年谱一份,反映了刘师培的最新研究成果。

  • 标签: 学术研究 刘师培 彷徨 生平思想 思想历程 《左传》
  • 简介:焦竑是明代文坛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其文学主张既重视性灵,强调学贵自得,又倡言华实相副,标举治世之音,体现了文学潮流变革时期文人的一般特质。同时,他惩其时之流弊,对前后七子复古模拟之风提出批评,在明代中后期文学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作为一位身处时代变革期的著名学者、文人,其思想生成的文化土壤是什么样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 标签: 焦竑 文学创作 思想渊源
  • 简介:今年元旦,毛主席祝贺我们在“思想改造战线上的胜利”。北京人民日报社论也指出要在一九五二年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主要准备工作”,其中工作之一便是“准备干部”,所以“应当在知识分子中间展开思想改造运动,以便使现有的和将来的知识分子能够忠诚地服务于人民事业”。我们回想建国两年来各方面的伟大成就,展望未来辉煌的远景,不能不深深地感觉到旧知识分子思改造工作的迫切需要,否则我们不但对不起毛主席,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自己了。

  • 标签: 改造思想 知识分子思想 思想改造运动 战斗 人民日报 经济建设
  • 简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彰显,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本文从人文关怀的内涵、人文关怀的作用、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等三个方面做了具体阐述。

  • 标签: 企业 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论语》“里仁篇”里提出的“里仁为美”观点集中体现了儒家美学的人学底蕴,是先秦儒家美学中一个具有元问题性质的理论命题。该命题突显出了孔子的美学思想与其仁学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揭示出美之为关的仁本根源,同时也成为孔子对于人生、社会、艺术以及自然等等各个不同领域进行审美思考和评判的依据与标准。孟子“充实之为美”的界定与“里仁为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里仁为美”的思想彰显出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人生意味,二是偏重于从内容、内在性质方面论美,三是不把美的存在以及审美活动与其他存在和活动相互隔绝。此外,这一思想也具有显明的现代价值:其所标举的仁爱精神、处世原则和思想情怀,可以对当今欲望膨胀的物化人生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同时,汲取其中的仁本精神,发扬传统文化和艺术以善导美、美善并举的优秀传统,也有利于克服消费主义文化潮流影响下当代艺术审美活动内容空虚、情趣低俗的弊端。

  • 标签: 里仁为美 先秦儒家 美学思想 元问题
  • 简介:王褒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周书》载北朝文学“唯王褒、庾信奇才秀出,牢笼于一代。是时,世宗雅词云委,滕、赵二王雕章间发。咸筑宫虚馆,有如布衣之交。由是朝廷之人,间阎之士,莫不忘味于遗韵,眩精于末光。犹丘陵之仰嵩、岱,川流之宗溟、渤也。”①既赞誉王褒、庾信自身具有极高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由王庾二人所掀起的北周文人的创作热情。王士祯《古诗选·凡例》认为:“北周寥寥,禀得子渊、子山。二人之才,一时亮瑜。”②将二人并称为北周文坛精英。但是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于王褒的评价远远低于同时期入北的文学家庾信,本文在考证王褒的生平系年的基础上,结合其入北前后心理变化以及其文学创作,以期客观再现王褒生平及思想

  • 标签: 生平思想 王褒 考辨 南北朝时期 北朝文学 《周书》
  • 简介:刘堰是宋末元初著名文士,其杂录体笔记《隐居通议》中颇多骈文创作和评价的资料。具体反映出刘堰“以散文为四六”的创作思想。同时,刘堰深具史识,对宋代及以前骈文发展的历程有清晰的把握和精彩的勾勒。对骈文在唐宋两代的兴盛不衰亦有独到的见解。其对“南宋前贤”和“近世同修”两类作家的评骘也多有理论价值。

  • 标签: 骈文 思想 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