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代经学兴起,小学亦随之迅速发展,并出现了《尔雅》、《方言》、《说文解字》(下文简称《说文》)、《释名》等重要字书。在传统目录学上,这些字书通常被视为经学的附庸,归入经部小学类。今人探讨这些著作,则多从文字、音韵、训诂等角度入手,较少关注语言之外的思想、文化价值。其实,字书就是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所下的定义,从中可以看出时人的思想观念和思辨水平。从文体研究角度看,早期字书可以作为研究文体语义和语源的材料,

  • 标签: 文体学研究 字书 早期 《说文解字》 汉代经学 传统目录学
  • 简介:本文分两个层次来论述伽达默尔的隐喻诠释.首先是结合伽达默尔哲学诠释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如"偏见"、"经验"、"受历史作用的意识"等对"对话"的诠释进行了阐述,其次是在比较康德"游戏说"的基础上,对"游戏"的诠释(一种生存论)作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 标签: 诠释学 伽达默尔哲学 康德 生存论 首先 偏见
  • 简介:网游小说是指按照网游套路组织内部叙事结构的小说。它的现有面貌是由网游空间市场逻辑两股力量从内外两个角度共同塑造出来的。通过模拟网游空间,网游小说的叙事空间呈现不断替换弃置的特征,人物形象亦因此过分单一化。市场逻辑瞄准网游玩家长期以来形成的心智结构,通过复刻网游的叙事套路,推动网游小说走向模式化批量生产。

  • 标签: 网游小说 网游 空间 市场
  • 简介:在《李尔王》中,国王既是正义的象征,又是法律的源泉,然而集土地王权一身的英国国王在退位之际,内心最渴望的却是爱。无论是法律,还是正义,都必须以强力为基础和保障,但爱则必须摆脱强力或暴力的特征。法律正义属于国家和社会范畴,而爱则存在于个体之间;法律必定以个体自我为起点和终点,爱却意味着自我否定和自我牺牲;法律和正义均以相互性为前提,爱则必须超越自我,必须打破相互性和因果性的逻辑,因此爱法律和正义之间始终存在着若隐若现的张力。

  • 标签: 《李尔王》 法律 正义
  • 简介:清教传统有着复杂关系的美国作家霍桑,其代表作《红字》向来为国内众多读者及评论者解读为对清教伦理及其所源出的基督伦理的控诉和鞭挞。笔者对《红字》进行重新解读,认为无论是从主题、人物刻画、叙事声音还是对清教社会的揭露都不能将该作品视为对基督伦理的抨击,相反,作品中多处折射的恰恰是圣经所体现的基督伦理核心:人的普遍罪性以及对这罪性的悲悯救赎。

  • 标签: 《红字》 基督教伦理 清教 救赎
  • 简介:我曾经到过埃及、希腊、印度等一些古国,特别是在埃及,亲眼看到金字塔那样数千年以降依然动人心魄的文明古迹,而创造这些文明的那群人却早巳消逝在历史中,难免会有感慨。回归中华故土,三星堆文化的灿烂也使人震惊,这是中原文明之外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是多元文明中的一员,中国文化自身也有多个源头,这已是今天的常识。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价值重构 子学 世界 中原文明 中国文化
  • 简介:一句话概说叙事(narratology)也称叙述,①是受结构主义影响而产生的研究叙事的理论,已走过将近40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经典""后经典"两个不同派别.经典叙事旨在建构叙事语法或诗学,对叙事作品之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等展开科学研究,并探讨在同一结构框架内作品之间在结构上的不同.后经典叙事将注意力转向了结构特征读者阐释相互作用的规律,转向了对具体叙事作品之意义的探讨,注重跨学科研究,关注作者、文本、读者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

  • 标签: 叙事学 结构主义 形式主义 叙事结构 小说 历史主义
  • 简介:异域形象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术热点之一。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形象还可以作为一种观照其他研究对象的方法视角,这类研究共享着同一个学术旨趣,即紧扣形象本身的意指实践何为并为何。就形象展开的理论反思和学术对话,是近年来又一重要收获。形象的观念方法近年没能得到切实推进,根本原因不在于“西方”理论的借用,而在于问题意识不清晰,缺乏从形象研究去回应时代命题能力。

  • 标签: 形象学 意指实践 “西方”理论 问题意识
  • 简介:<正>《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标题为后人加)是先秦散文名篇。一般说其朴实隽永,表达着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汪曾祺老说过,喜欢《侍坐》那个“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活法,确也他自称的“抒情现实主义”很是合拍。“侍坐”的场合大概不能算是正式的课堂,但仍可视为《论语》中一篇相当完整的授课实录。

  • 标签: 汪曾祺 先秦散文 加达默尔 对话教学 去蔽 曾皙
  • 简介:<正>我生活的南方城市离澳门很近,去那里的机会可谓多矣。也许是"是男人都有三分赌性"的天性作祟,抑或也是自踏进澳门的那刻开始,便被那一家家装潢考究,处处尽显富丽堂皇的赌场所吸引和诱惑,——每次游玩或办完事后,我都会到赌场去试试手气。记得第一次走进澳门,是十多年前的一个夏日。广州一位做房地产开发的汪总,邀我们几位同道的朋友从珠海入关,上"葡京"去试试手气。进到关口,几位低眉顺眼、态度极为友

  • 标签: 南方城市 房地产开发 怡情 我自己 如风 这个世界
  • 简介:海明威作为文学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简约、生动、精准、含蓄,蕴藏着深厚的内涵,其作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海明威的作品,人们主要围绕审美风格语言进行研究,对审美风格语言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外加,我们主要依据翻译成中文版本的作品来进行研究,因中英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语言研究效果。本文以《老人海》原本为基础,从语言角度切入,研究作品的审美风格,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老人与海》 审美风格 构成 语言学 研究
  • 简介:经典叙事单一的结构主义范式形成鲜明的对照,后经典叙事并不是一元的理论流派,而是繁杂的“批评画框”,是女性主义叙事、认知叙事、修辞性叙事、跨媒介叙事、历史文化叙事等诸多新叙事理论的“杂合”。在当前中外大量关于经典叙事后经典叙事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对复数的后经典叙事各个分支之间关系的探讨无疑是一个盲点。本文以后经典叙事的两个重要分支——认知叙事和修辞性叙事为例,在考辨“读者”、“语境”以及“不可靠叙述”等争议性概念的基础上,着力探讨了不同派别的后经典叙事之间的排他性和互补性。

  • 标签: 后经典叙事学 复数性 排他性 互补性
  • 简介:本文首先阐述了西方学界关于后经典叙事两个发展阶段的划分。文章认为,在第二阶段,后经典叙事彰显出六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动向:一、叙事新流派的不断涌现;二、对叙事研究跨学科路径的重访反思;三、叙事研究的'历时转向';四、叙事研究的'跨国界转向';五、对叙事学家个人学术思想的研究;六、后经典叙事流派之间的交叉整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动向也是后经典叙事在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核心命题。

  • 标签: 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阶段 命题
  • 简介:<正>Ⅰ、元意识Ⅰ.1.1.自我意识对作为独立精神实体的自我意识我们务必进行两种澄清:(一)澄清自我自在的界限,即把自我从自在中离析出来;(二)澄清自我他人的界限,即把个体从类型中抽身。在哲学史上,笛卡尔是进行这种澄清的第一人,他的“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的第一原理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人的觉醒和独立。在此之前的哲学家虽然也谈到人以及人的思想或灵魂,但他们在谈论的时候有一个重大的忽视,就是将谈论者本体排除在谈论之外;笛卡尔的突出贡献在予他将自我意识纳入本体论的思考建构之中,他通过对一切未经检验的知识体系的怀疑和对人的知识活动或认识能力的怀疑而建立起他的自我意识的观念。尽管笛卡尔怀疑一切,可对自我意识他却毫不怀疑,所以,对自我意识的充分肯定成为对一切充分否定的前提,这种怀疑的直接后果必然导致心物的对峙分裂,这是我们建立现象诗学所要竭力抵制的。实质上,笛卡尔的怀疑是一种反省或反思,他的自我意识就是反省意识,为了达到对一切的反省就必须寻求这种

  • 标签: 自我意识 反省意识 无意识 心与物 弗洛伊德 理性
  • 简介:<正>比较文艺与其它文学理论和具体的历史的研究文学的方法一起,是文艺的主要领域之一。具体的历史的研究法所研究的主要对象照例是一种具有自己內部继承性联系的个别民族的文学;这种研究方法不同,比较文艺首先对两种或几种民族文学在它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加以历史的比较研究,从而探明制约

  • 标签: 比较研究 民族文学 文学现象 文学研究 俄罗斯文学 比较文艺学
  • 简介:在全球化进程中,一向作为西方文化和文学经典的莎士比亚剧作,在不断普及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衍生产品。本文以2011年7月在布拉格举行的第九届世界莎大会为契入点,围绕全球化莎士比亚的衍生主题,着重分析莎士比亚经典衍生的关系及其全球化趋势,提出了当前莎研究所面临的一些迫切问题。文章同时对各种不同形式的经典衍生案例提出了相关的批评视角和观点,并指出:正典及衍生产品之间的文化生态关系应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反思。

  • 标签: 莎士比亚 正典 改编 衍生
  • 简介:神话是存在于语言之上的二度符号系统,有着类似于诗歌的对偶结构;今日之神话也是一种审美现代性话语,是构成现代主义文化的重要部分。罗曼·雅各布森的诗学话语在各个方面都印证了神话的上述特征。如果我们把雅各布森的诗学话语看成一个超文本符号系统,可以说,雅各布森穷一生之力建立起这一系统去探索语言中的"诗功能",而"诗功能"反过来也浸透到他所建立的符号系统中,令其呈现出结构完美,具有诗歌结构特征的神话体系。

  • 标签: 雅各布森 诗学 神话
  • 简介:王国维和叶嘉莹先生,俱是上个世纪在词研究中开风气之先的著名学者。两人的治词观念方法也原则上相似,这是因为他们在学术上都很有渊源。据叶先生自述,在词学理论研究上,她受王国维的影响最深。

  • 标签: 词学研究 叶嘉莹 王国维 词学理论 略论 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