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第四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是由成都蓉城美术馆联合中国美术研究院(香港)与中国设计师协会(CDA)策划主办的大型艺术活动。通过前后四届展览的成功举办,学年展现已成为高等院校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标签: 中国高校 美术作品 获奖作品 学年 艺术活动 历史意义
  • 简介:1989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十周年,经济的对外开放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第七届全国美术展品展览,是我国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继第六届全国美展之后美术创作、美术思潮的又一次总体呈现,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西文化碰撞交融对我国美术创作主流思想的影响。

  • 标签: 现代性 借鉴 创新 探索
  • 简介: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北京悦·美术馆共同主办的"薇艺术作品展"于2014年金秋在北京悦·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出席并致辞。本次展览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薇教授从事服饰设计与教学三十年余年来的设计展示和学术总结。作为一位具有多国海外交流背景、能够同时立足学术高度和时尚前锋的艺术家,薇教授一直致力于"如何对待外来强盛的西方文化和自身历时性的中国文化”的探索性解答。

  • 标签: 作品展 艺术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发布会 意韵 东方
  • 简介:场地最初是一个70年代的大学食堂,其房间木结构架的行制保留完好。在旧建筑原有的结构状况较差而整个工程造价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设计师有意识包容和保留各种历史遗留结构和空间的"不完美"。在功能布局上,原有的空间动线单一,设计师在布局上采用抬高和下沉,丰富空间的动线和空间过于开敞的问题,改造后的空间布置不仅使得各功能区域间获得更丰富的视觉交互,也允许了一定的灵活性,为多种场景下的功能布局提供可能。

  • 标签: 设计师 咖啡 作品 结构状况 功能布局 和空间
  • 简介:上海1843年后,由于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对外贸易活跃,经济和城市迅速发展,文化艺术也逐渐形成了"海派"特色。"海派"一词内涵发生转变,由贬至褒,成为人们标榜的称号。近现代上海工艺美术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探讨海派工艺美术,可从许多角度分析,本文拟从其形成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探究其受影响的因子。一、工聚八开埠带来人口聚集。1852年上海仅54万余人,到1927年,人口已至264万人。其间人口迁移活跃,各地艺人也被吸引,纷纷云集荟萃此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工艺美术出现兴盛局面。

  • 标签: 人口迁移 文化艺术 探因 西湖博览会 商业繁荣 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