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霍夫曼尝试演奏贝多芬最大型的钢琴作品之一——《第九交响曲》(彪洛夫改编的钢琴曲),这是一部非常宏伟的奏鸣曲(作品106号),结果特别失败。所有报刊一致认为:“……刚刚听完伟大的布佐尼充满灵感地‘即兴’演奏了这部作品,我们自然就要进行比较。

  • 标签: 霍夫曼 音乐生涯 约瑟夫 《第九交响曲》 钢琴作品 钢琴曲
  • 简介:科尔曼对歌剧的审美和评价有着非常独到的个人观点。他认为歌剧的本质是戏剧,但他对戏剧的所指并非通常的剧本、情节,而是音乐,他认为只有用音乐来支撑的戏剧才是好的歌剧,这是歌剧评判的唯一标准。但是他所指的音乐,又是什么样音乐?这在科尔曼心中是有严肃的标准的,他对歌剧作品的鲜明褒贬,都是出自他的这一标准。本文正是主要抓住这个被国内研究科尔曼歌剧思想所忽视的关键点,对他的歌剧批评思想进行了很有针对性的揭示和分析。

  • 标签: 科尔曼 歌剧 戏剧 批评
  • 简介:18世纪后半期德意志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JosephⅡ,1741-1790)执政后,对宫廷剧院的管理进行改革,他命令解散喜歌剧和芭蕾团以及剧院的管弦乐队,重新组建了用德语上演音乐话剧的剧团和城堡剧院管弦乐队,命令将城堡剧院改为“德意志国家剧院”.约瑟夫二世的改革对18世纪末和19世纪仍旧是维也纳城市音乐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德意志 约瑟夫二世 德国歌剧 影响
  • 简介:<正>想起范继先生,眼前马上浮现出他那副亲切友好的笑容来,范先生给我的印象是很难忘的。我在1945年春考入当时在重庆松林冈的“国立音乐院”分院。很幸运,夏天就有一个机会让我参加学校在北碚举行的音乐会,担任独唱节目。刚入学校不久,人生地疏,我正为找不到钢琴伴奏而发愁时,范先生却主动对我说:“我来给你弹伴奏”。范先生是一位教授,我是一个刚入学的新生,我根本不敢想象能请到他来给我伴奏。可是他说这话的时候是那么

  • 标签: 节奏 国立音乐院 钢琴伴奏 音乐会 学校 新生
  • 简介:那年年初,到叶蓬先生家是个上午,时值先生起床后不久。先生缓缓地在沙发上就近坐了,而后用手把住我的臂腕,示范杨派声腔,每至紧要关节处,便在我的腕上重握一次……此刻,日光透过阔窗,映在先生的脸上发间,银发丝丝,宛若剔透,

  • 标签: 杨宝森 声腔 杨派
  • 简介:伟大的德国先锋派作曲家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KarlheillzStockhausen)于2007年12月5日在他位于德国北莱茵一维斯特法利亚州西部城市Kuerten-Kettenbera的寓所内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 标签: 逝世 西部城市 海因茨 作曲家 先锋派 德国
  • 简介:应沈阳音乐学院邀请,一九八四年一月,美国著名钢琴家、教育家约瑟夫·班努维茨教授来沈讲学,在两次讲座中他专题讲授了钢琴踏板问题,下面是他讲课的录音记录,文中的分段标题系译者所加。

  • 标签: 踏板法 中踏板 教授 贝多芬 钢琴家 钢琴踏板
  • 简介:<正>联邦德国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德国介绍》一书《音乐生活中的独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一节中认为: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KarlheinzStockhausen1928—)和汉斯·维尔那·亨策(HansWerncrHenze1926—)是当今德国作曲家在世界音乐生活中具有权威性影响的两个人。施托克豪是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自五十年代初起,他的一些创作

  • 标签: 五十年代 音乐作品 生活中 作曲家 节奏 具体音乐
  • 简介:<正>1928年8月25日,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生于科隆的默德拉特。1947年—1951年,他在科隆音乐大学学钢琴和音乐教育,在普通大学学日耳曼语言学、哲学和音乐学,1951年,在巴黎参加奥利维

  • 标签: 当代音乐 偶然性 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 五十年代 音乐会
  • 简介:玉笛银筝,缓歌慢舞,诉一部伤心史。倜傥风骚,君演李煜神似。——听仙乐,王子魂消;看霓裳,词人心醉。痛娥皇病赴黄泉,女英矢志慰知己。——京师谁惜望帝!辜负良辰美景,枉抛涕泪。朝朝暮暮,尝尽虏臣滋味。梦故国,玉砌雕阑;记桑梓,落花落水。恨难休,淅淅零零,雨声笼客邸。

  • 标签: 昆剧 遗事 亡国之君 文化素养 同人心 高品位
  • 简介:毫无疑问一个上百人的交响乐团的号召力肯定比不上一个著名的指挥大师,北德广播交响乐团(NDR)去年年末来上海艺术节演出时如果不是由艾巴赫带领,肯定不会得到那么多眼睛和耳朵的关注。如今的克里斯多夫·艾巴赫早已不仅仅是一位钢琴家了,他是三个乐团的总监,事业真可谓是如日中天。在他来华之前,我们通过网络联系上了他的经济公司——美国纽约MLFaleone公关公司,公司寄来有关艾巴赫的图文资料,并约定在上海期间由我们刊物做一次独家采访,时间不限,这令我们很兴奋。2003年11月7日下午,我们在上海四季大酒店的大堂内见刭了这位在台上台下都着一身黑色服装的大师,他是一位没有明星作派、很可亲的大师,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很轻松愉快的下午茶时光……

  • 标签: 美国 艾森巴赫 乐队指挥家 人物采访 个人网站 音乐创作
  • 简介:对于成名的歌手来说,谁都有酸甜苦辣的经历。这些经历多半都很感人,把它介绍给读者,使其受到启迪,当然是有益之举,不少音刊过去和现在一直这样做着,事实证明颇受读者欢迎。这样做不仅激发了读者对歌手的敬意,对歌手本人也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有的刊物却不然,他们专门猎取并刊载有关歌手的情场故事,花边新闻,以此让读者开心,有些好奇心强的读者,读后便作为笑谈,“佳话”到处传播,而且添

  • 标签: 心理效应 刊物发行
  • 简介:克里斯多夫·艾巴赫第一次见到郎朗是在1999年的拉维尼亚音乐节上。当时他是音乐节的艺术总监,而他与郎朗的会面原本也不过是一场甄选。那时的郎朗刚从中央音乐学院赴在费城的科蒂斯音乐学院就读不久,师从格拉夫曼教授,当时的他还并不为世界乐坛所知。但是原本的甄选,却成了郎朗在芝加哥的首演独奏会。

  • 标签: 艾森巴赫 郎朗 中央音乐学院 录音 艺术总监 音乐节
  • 简介:<正>消费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对物质的消费转变成了对符号的消费,大量的物品被符号化,广告传播者通过广告宣传将某种消费概念塑造成具体的形象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广告信息的传播者,更要重视视觉文化对广告传播的影响,在广告创作时应注意以视觉为中心、将文字与图像的关系以一种协调契合的表象形象地凸显出来,使广告整体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的心理渗入感应,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出无限的想象,进而达到相统一的文化调和。因此,跨文化传播里的视觉符号在使用时则要更多地倾向于"调和"这一问题。

  • 标签: 视觉符号 文字设计 视觉效应 传达效果 跨文化传播 购买欲望
  • 简介: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我国声乐教学体系日趋完善,且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加强互动,包括行为方面的互动和心理层面的互动,基于此,才能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和提升其学习能力。所以,在研究声乐教学中心理互动效应时,有关人员必须首先了解心理互动效应及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的表现方式,进而提出促进良性心理互动效应的策略。

  • 标签: 声乐教学 心理互动效应 策略
  • 简介:已是第三年度“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音乐节”(以下简称施氏)在他的德国居住地Kuurten(科腾)镇圆满闭幕,来自全球逾20个国家地区的众多音乐家、理论家及客座旁听又全身心投入了为期8天从早至夜的施氏音乐讲座、练习与音乐会鉴赏中。

  • 标签: 施托克豪森音乐节 音乐艺术 艺术事业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 简介:布鲁斯音乐在美国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见证了黑人在美国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作为黑人奴隶宣泄苦闷情感的方式之一,这一音乐元素被融入现代黑人文学的创作中。本文拟剖析托妮·莫里的两部巨作中的布鲁斯音乐元素,解读布鲁斯旋律中表现的生存方式和展现的生命哲学,探讨音乐与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 标签: 布鲁斯 黑人文学 托尼·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