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正>楚帛书于一九四二年九月出土于长沙东郊子弹库一座战国墓中,这是迄今见到字数最多而又保存较完整的一件重要的楚文物,也是唯一的战国帛书。四十余年来,释读者不乏其人但大都依据摹本而言,释文难免有些出入,从而影响了结论的准确性。一九七三年,澳大利亚(?)立大学的巴纳教授出版了他的新作—《楚帛书译注》,书中刊布了帛书的红外线照片及他根据照片复原的摹本,依旧摹本中不少缺字得以重观,特别是四周部分更新增了不少字数为汾入研究楚帛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帛书可分为三个部分,中部十三行一讲天象,八行一讲四时,四周为另一,我们

  • 标签: 战国时期 天象 帛书 吕氏春秋 考释 澳大利亚
  • 简介:<正>一九四二年在长沙东郊子弹库战国古墓中发现的帛书,是我国最古老的缣帛文字资料。这件中外瞩目的瑰宝,不仅有无与伦比的文物价值,而且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帛书载有墨书六国古文九百余字和彩绘图像,内容异常丰富。涉及楚文化研究的广泛领域,诸如历史、地理、考古、民俗、宗教、神话、天文、历法、文学、美术、方言、文字等。尤其乙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光怪陆离,栩栩如生的古代神话图卷,为探索楚国的古史传说和文化艺术提供了新颖的文字资料。准确地辨识文字和通读文意是研究帛书的基础工作。以往帛书摹本甚多,文字互有异

  • 标签: 古代神话 民俗 宗教 历法 帛书 文化研究
  • 简介:<正>楚帛书是现已发现最古老的数术书。这种书让现在的人读起来当然莫名其妙,但在古代却是流行读物。它与地下出土的大批日书是同一类。后者虽然现在只有睡虎地秦简《日书》发表,但将来陆续公布,势必会形成一种专题研究。那时我们将会看得很清楚,楚帛书的研究是它的开端。过去我对楚帛书做过一点研究:1980年写成《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中华书局1985年,下简称《子弹库》),1988年写成《〈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补正》(中国

  • 标签: 帛书 睡虎地秦简 弹库 专题研究 数术 日书
  • 简介: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起民之暨也”之“暨”,当读为“塈”,训为息;晋献公欲伐虢章“且少长于君前”之“前”,当读为“贱”;鲁桓公少章“卒必[作心]之”“果以其言[作心]之”之“[作心]”,皆当读为“谮”,诬陷之义;宋荆战泓水之上章“非德伐回”之“非”,当读为“配”;吴伐越章“使守布舟”之“布”,当读为“甫”,训为大;鲁庄公有疾章“[母心]德[作心]怨”之“[作心]”,当读为“措”,训为弃置。

  • 标签: 马王堆帛书 《春秋事语》 考释
  • 简介:1973年,湖南长沙市郊马王堆汉基出土了帛书《五十二病方》,学术界关于其成书年代有三种说法。本文从此书的内容、文字、语言等方面予以考证,认为《五十二病方》的成书年代应在战国晚期。

  • 标签: 马王堆汉墓 《五十二病方》 成书年代 战国晚期
  • 简介:<正>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座木椁墓中盗掘发现的帛书,久已脍炙人口。帛书现存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出帛书的墓也在1973年由湖南省博物馆发掘清理,编号为73长子M1,而且又出土了帛画等文物①,这些情况为众所熟知。有关帛书的论著,业已发表的达六十余种,研究日益深入,不烦

  • 标签: 帛书文字 省博物馆 弹库 木椁墓 卜辞 残片
  • 简介:作为早期黄老道家的重要文献,帛书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发展思想,主要涉及民本观、规律观、能动观、治国观和社会观等方面.研究中蕴含的科学发展思想,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这部经典文献,也有助于呈现古今科学发展思想的内在联系.

  • 标签: 帛书 《黄帝四经》 科学 发展思想 Origin OWN
  • 简介:<正>在早期文字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当一个形体所记录的词过多而易发生混淆时,常常改变这个形体的一部分而分化出新字,分化出的新字没有所谓“本形本义”,它只是借其所从出的“母字”的形体稍加变化,保持与“母字”相同或相近的读音,用来记录本属于“母字”而后分出的一部分词义.象“巳”字分化出“已”字,“足”字分化出”疋’字,就属于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就“”“(臼土)“(毁)二字的来源作些探讨,并试图对楚帛书中有争议的“萬”“兒”二字的释读作出解释.

  • 标签: 帛书 来源 形体 分化 本义 早期
  • 简介:<正>一、新蔡大夫之?旧著录于陈介祺《陈簠斋手拓右印集》,后收录于罗福颐主编的《古玺汇编》,编号为0102。此玺为近方形白文玺,带有边框。字刻得十分草率,笔划纤细.“大夫”二字不合书,“玺”字是典型的楚文字写法.《古玺汇编》识出“大夫之?”四字,前两字不识.按

  • 标签: 陈介祺 古玺 楚文字 大夫 汇编 白文
  • 简介:一、裴文中先生与史前陈列馆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奠基人、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裴文中先生(1904年~1982年),于20世纪40年代曾两度应聘到燕京大学历史系任教,讲授史前考古学,并筹建史前陈列馆.这在中国考古学史上,也是富有历史意义的两件创举,今就这两个方面作一些记述.

  • 标签: 裴文中 史前陈列馆 燕京大学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石长有编著的中国钱币丛书乙种本之六《纸币图解·景物》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与纸币相同的景物老照片200余幅。采用一币一景的比对方式,为读者提供翔实、准确的图文史料,特别是在历史的变迁中被毁的老照片是难得一见的。

  • 标签: 出版发行 景物 纸币 图解 中华书局 老照片
  • 简介: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珍藏有一邓小平在部队作报告后留下的文稿,题目是《邓政委解答时局与任务中几个问题的报告——六月二十一日在野战军直属队股长营级以上干部会议上》。该文稿用蜡纸刻写,黑色油墨油印,装订成15页的小册子。小册子长19.4厘米,宽13.5厘米,共有15页,约有7000字,纸质已经发黄。现将文稿的来源、史实考证、历史背景和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 邓小平 文稿 中共“一大” 史实考证 内容介绍 纪念馆
  • 简介:由于《管子》的作者、成书的时代及其篇章的复杂性,故将《管子》视为一个学派的成果。《管子》的轻重具有相当丰富的货币资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理论。所谓轻重,除了名为《轻重》的六以外,《巨乘马》、《乘马数》第十二也属轻重。这些作品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其形式均为齐恒公同管子的对话:二是它们的内容都与经济有关。在讨论经济时。有意无意地论及了货币问题,由币分三等、货币的定义和功能以及黄金货币构成了那个时代最优秀的货币理论。

  • 标签: 货币理论 《管子》 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 《轻重》 第十二篇
  • 简介:睡虎地秦简日书“人字”补释刘乐贤拙文《睡虎地秦简日书“人字”研究》[1]是1992年写成的,现在看来,其中有些说法并不妥当.所以,特作如下补充:一、拙文提到的饶宗颐先生《云梦秦简日书义》一文,已刊于《楚地出上文献三种研究》中[2]。二、拙文说《轩...

  • 标签: 睡虎地秦简 轩辕黄帝 《日书》 人体部位 远古时期 十二地支
  • 简介:早年考证大康通宝银钱的文章近日笔者在大连小摊购得一册伪满《国立中央博物馆时报》第16号,刊首载罗福颐《辽大康通宝银泉考》一。作者介绍了伪满康德八年(1941)兴安西省(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瓦林漫汗辽帝陵发现的三枚同范大康通宝大银钱,并将重量、大小...

  • 标签: 内蒙古 巴林左旗 金融研究 博物馆 康德 月望
  • 简介:一、小夫四成云:阳日,百事顺成,邦郡得年,小夫四成,以蔡(祭)上下群神,乡之,乃盈志."阳日"是吉日,百事皆顺."四成"当与前文所云"得年"同义,云:"四主时."一年有四时,四时之事庶人.云:

  • 标签: 睡虎地秦简 《日书》 《诘》 实事 “独” “鬼”
  • 简介:一直以来,编撰格式却又迥然不同S.7004被当做《簸金》系写本加以研究,但是该写卷与《蕨金》系诸写本之本文通过对S.7004进行校注与考释,考证出其成书上限为大业四年,又因其避唐高宗之讳,知其抄写年代在唐高宗时或稍后。

  • 标签: 敦煌类书 S.7004 《籯金》
  • 简介:整理小组对睡虎地秦简《语书》中“私好、乡俗之心不变”的断句、译文皆可商。应该读为“私好乡俗之心不变”,意谓“私下喜爱(爱好)乡俗之心不改变”。

  • 标签: 睡虎地秦简 语书 私好乡俗之心
  • 简介:《上博楚竹书(四)·内礼》之题文献无征,且与传世文献存在不相契合之处,其义难解。从文字学角度来看,极有可能作“大礼”。“大礼”用作题,正合篇章内容。“大礼”用作题也有例可考。故《上博楚竹书(四)·内礼》之题当非“内礼”,而应作“大礼”。

  • 标签: 《内礼》 篇题 “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