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前几年,在北京报国寺钱币交流会上曾见到过两枚上面印有阿拉伯文铭文、形状古怪的“东西”,重约5g,币商称它们是波斯银币。出于好奇,我将这两枚“波斯银币”拍照留存。后来,在翻阅钱币资料时,发现确曾有过这类称为林(Larin)的银币。现将有关信息记述如下:

  • 标签: 银币 形状 阿拉伯文 “东西” 交流会 报国寺
  • 简介:家藏有一枚银币,从币文的译音上推测是东欧拉脱维亚的。拉脱维亚对我来讲是个陌生的国度,因此,在网上寻找相关资料。从拉脱维亚驻中国大使馆的网站www.latvianembassy.org.cn/cn/latvia.htm上。我找到了与钱币有关的内容,根据我的理解,作以下介绍。

  • 标签: 拉脱维亚 银币 拉兹 中国大使馆 币文 钱币
  • 简介:为分析判断齐家文化玉器的材质,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对宁夏博物馆藏5件齐家文化玉器进行无损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件玉器所含元素及相对含量与和田玉相似。再借助齐家文化历史史料的有关信息,可推断为和田玉成分;利用曼光谱技术测得5件样品的曼光谱图,通过与和田玉样品曼光谱图比对,最强及次强特征峰位整体与之相似。可以明显看到透闪石矿物的特征峰,两种检测分析结果相互验证。研究结果为探索齐家文化玉器的玉质和玉料来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准确的数据支撑。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 齐家文化 无损分析
  • 简介:本研究使用显微曼光谱对17件哥伦比亚大学藏的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0世纪有确切年代的古埃及手稿上的黑色颜料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黑色颜料的曼谱线随手稿年代的不同而规律变化着.这一发现可以为古代手稿的年代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无损分析手段.

  • 标签: 显微拉曼光谱 古埃及 手稿 哥伦比亚大学 无损分析 公元前
  • 简介:位于策勒县良种场北20多公里处的特特格拉木遗址北端。帕尔哈特伯克雅依克,维吾尔语意为“帕尔哈特伯克的草场”。佛塔为国内极为罕见的菱形佛塔,其平面呈多角菱形。残高2.7m,底径3.5m,

  • 标签: 佛塔 伯克 哈特 良种场 策勒县 维吾尔
  • 简介:1987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现通辽市)科左后旗满斗苏木白音塔嘎查西南1公里沙坨中一座古墓被盗.哲盟博物馆闻讯后,立即派人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并及时追缴了散落在当地群众手中的部分出土文物.

  • 标签: 科左后旗 墓葬 契丹 内蒙古自治区 1987年 哲里木盟
  • 简介:纸张的老化程度一直是纸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研究方面,以往多采用目测法和经验来推断纸张的老化程度。纸张物理强度、聚合度等能表征老化状态的理化性能测试由于需要大量的样品而无法用于文物检测。近年来随着显微共聚焦曼光谱、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曼光谱、表面增强曼光谱等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原位、无损、微区的分析方法,曼光谱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纸质文物的相关分析研究中,为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曼光谱在纸张老化、碳黑颜料以及其他颜料上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归纳。随着曼光谱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与其他分析技术、化学计量学等的结合,未来将在纸质文物研究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 标签: 拉曼光谱 纸质文物 老化 碳黑颜料
  • 简介:对著名的DellaRobbia玻璃——无釉赤陶的元素分析曾使用了各种分析技术进行。如,PIXE,XRF,SEM-EDS,ICP-MS,ICP-AES等。样品是陈列在一个艺术博物馆展览厅中的无釉赤陶浮雕品。有学者对其五种颜色的分析首次采用了微曼谱技术及激光诱导转移技术

  • 标签: 颜色 玻璃 测定 ICP-MS 转移技术 艺术博物馆
  • 简介:1989年和1990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秘鲁库斯科河谷的瓦利帝国省府比奇科塔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这是对现存第二大瓦利文化古建筑群遗址的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公元600年至900年间,比奇科塔遗址进行了三次扩建,但最终在最后一次扩建未完成前被废弃。在遗址中心部分揭露了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在古建

  • 标签: 秘鲁 比奇拉科塔地区 瓦利文化遗址 文物考古 地层堆积
  • 简介:一、亥母洞寺及米日巴塑像的发现亥母洞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南15公里的新华乡缠山村西面的祁连山麓中。因窟内供奉金刚亥母像而得名。据史料记载,金刚亥母是藏传佛教密宗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之妃,她于唐武则天万岁二年(697)农历十月二十五日‘诞生于凉州金刚亥母洞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为主管生育之神。其面目峥狞,全身半裸,肚微拱,状似孕妇,手持佛器,

  • 标签: 米拉日巴塑像 武威市 出土文物 史料记载 藏传佛教 凉州区
  • 简介:1924年桑原骘藏对陈垣上寄给他的一份手稿发表了个人见解。他认为唐或唐以前中国的安姓人以布哈(Bukhara)为其原居住地,他特别举了武威安姓的例子。而那些认为武威安姓源于安息(Anxi),即长期被认为是汉代著述中的帕提亚(Parthia)的观点,,遭到他的反对。

  • 标签: 桑原骘藏 安姓人 布哈拉 居住地区 宗教信仰 中国
  • 简介:布达宫自兴建以来曾遭受多次不同程度雷击,一旦雷击引发火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雷击火灾分析以有效指导布达宫减灾工作。对于布达宫雷电可能引起火灾的风险,建立布达宫雷击火灾事故树,综合考虑布达宫因雷电引发火灾事件发生的可能过程、可能途径。最后对雷击火灾事故树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基本事件的结果重要度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布达宫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布达宫雷击火灾事故树一共有22个基本事件,有308种可能导致布达宫因雷击引起火灾事件发生的途径。布达宫雷击火灾防护是一项复杂工程。研究表明,最便于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加强其雷电防御能力,如清除引雷隐患、安装电涌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等。

  • 标签: 布达拉宫 雷电 火灾 事故树分析
  • 简介:利用无损EDXRF技术研究了葡萄牙埃斯特雷马杜属于钟杯文化时期的黄金制品。黄金制品有管状珠子、双锥形珠子、螺旋环和金属丝碎片。

  • 标签: 黄金制品 葡萄牙 EDXRF 红铜 RF技术 金属丝
  • 简介:弦乐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民族乐器正式分为“吹、、弹、打”四大系统门类,但由于弦乐器在历史上的使用和记载相对零散,导致目前学术界对弦乐器缺乏系统性研究。榆林窟第3窟、第10窟和东千佛洞第7窟壁画中出现的5件弦乐器图像,作为已知最早的弦乐器图像史料,对它们进行分析、溯源和归类,不仅可以为弦类乐器的研究补充相应的材料,而且能够为我国民族乐器史的梳理提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 标签: 榆林窟 东千佛洞 拉弦乐器 胡琴 奚琴 嵇琴
  • 简介:  西木伦河源于内蒙古赤峰地区克什克腾旗西南部,向东流过赤峰地区中部,由西南而来的老哈河在赤峰地区东端汇人西木伦河,继而向东流入通辽地区开鲁县后称西辽河.西木伦河将赤峰地区分为南北两区,赤峰地区所属的10个旗县市中,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等4个旗县分布在西木伦河以北,其中前3个旗县都以西木伦河为其南界;赤峰市三区、敖汉旗、喀喇沁旗、宁城县和翁牛特旗等7个旗县区分布在西木伦河以南,翁牛特旗以西木伦河为界与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为邻;位于赤峰地区西部的克什克腾旗则横跨西木伦河两岸(图一).……

  • 标签: 西拉木伦河 GIS 考古工作 夏家店上层文化 兴隆洼文化 考古学文化
  • 简介:2014年8月,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和日门塔遗址发掘了一座小型竖穴土坑墓葬,出土了陶器、金箔头饰、弓形铜项饰、铜化妆具、皮革袋、丝织物、铁带銙、铁镞以及羊骨殉牲。据推测,该墓葬属蒙古高原柔然时期,在蒙古国境内尚属首次发现。

  • 标签: 蒙古国 和日门塔拉匈奴城址 柔然时期墓葬
  • 简介:采用矿山考古、模拟实验等方法,对中国商代采矿技术进行论证后得出如下论点:商代,探矿采用了重砂法和工程法.地下开拓采用竖井、斜井、平巷等多种井巷联合进行.采掘工具已使用铜质专门器.采用多种型、式不同的"预制"木构件,用于各地矿山井下,形成了规范的井巷支护技术.矿山提升采用滑车等简单机械.矿井采用自然通风.井下有了排水槽、水仓等排水设施.井下采用火把式照明.

  • 标签: 商代 江南 铜矿开采技术 探矿 采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