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张学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仁寿县妇幼保健院四川眉山620500)【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37-01尘肺这种病症其实是职业性的,经常会由于职业的原因导致。它指的是在长期生产的过程中吸入一些大量有害的粉尘,并且这些粉尘在人体的肺内进行滞留,然后发生一些以肺部为中心进行弥漫性纤维化的一种疾病。1尘肺的种类如果我们要按照粉尘的性质来分的话,其实尘肺是分为很多种的,包括矽肺、矽酸盐肺、碳尘肺和混合性尘肺。由于吸入粉尘的不同也会导致这些不同类型的尘肺问题。如果是矽肺的话,那一般粉尘是游离的二氧化硅,如果粉尘是结和二氧化硅就会形成矽酸盐肺,由于煤炭、碳黑和石墨导致的就是碳晨肺,还有游离的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将会导致混合性的尘肺。在我国对于尘肺的定义里面,其实具体来说包括12种。其中分别是矽肺、石墨尘肺、云母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煤工尘肺、铝尘肺、陶工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水泥尘肺以及铸工尘肺。这些成分的分类都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工作环境造成的粉尘不同,所以导致的尘肺种类也不同。2如何对尘肺进行检查和判断那么,当我们生活在粉尘比较多的环境当中,长期吸入这些粉尘对身体造成了影响之后,我们应该要采取什么样的检查方法来检查自己是否患有尘肺,以及患有尘肺的具体种类呢?目前国内外对于尘肺的检查方法,最主要首选的方法就是标准后前位高千伏x线胸片。除此之外,较多的选择的检查方法就是CT和HRCT。这两种方法在显示平面上不能够显示或可疑小结节、早期纤维化、肺气肿、胸膜改变、肺门淋巴结肿大等等问题。所以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但是他们结合平片可以提高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3尘肺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在我们进行尘肺的检查之后,它会体现出一些基本的影像学表现,我们在临床上就根据这些影像学表现总结出了比较常见的几种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包括类圆形小阴影、不规则形小阴影、大阴影(一般大阴影指的是直径大于10毫米的)、胸膜斑以及其他的一些影像学表现。对于类圆形的小阴影比较常见的是矽肺和矽结节。不规则形小阴影一般来说是呈现网状和蜂窝状的,基本上石棉肺就比较容易呈现这样的阴影形状,在病理上它会呈现间质的纤维化。大阴影首先它的直径比较大,并且对于大阴影的边界来说也是非常清晰的,周围可能会存在一些肺气肿的情况。胸膜斑的局限性胸膜会增厚到大于三毫米的情况,并且出现一些钙化,在侧胸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教学法对临床诊断学生理论、技能及临床思维的影响。方法:将 2016级临床诊断共 10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三维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理论、技能及临床思维成绩。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意义( P> 0.05);观察组实践技能成绩以及临床思维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 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 0.05)。结论:三维教学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且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维教学法 临床诊断学 理论 技能 临床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与病理学检测措施。按照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核磁共振影像诊断检测组和病理学检查组,核磁共振影像诊断检测组采取核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理学检查组采取病灶穿刺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检测方式的检测准确度。结果:6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影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6.77%,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意义。结论:对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核磁共振影像检测准确率高,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可帮助患者及早发现病灶及时治疗,有效延长患者生命周期,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可以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结构全面、清晰的显示,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在疾病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核磁共振影像诊断检测;病理学检查;患者 Advances in mri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trahepatic bile duct cell carcinoma.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Sept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n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ri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it was divided into mri imaging diagnosis and detection group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group. Mri imaging diagnosis and detection group received mri plain scan and enhanced scan, whil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group receive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lesion puncture.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accuracy of mri in 62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bile duct cell carcinoma was 96.77%,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results,P>0.05,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to diagnose intrahepatic bile duct carcinom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detection accuracy is high, fully meet the patient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early detection can help patients lesions treated, effectively prolong patient life cycl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hepatic bile duct carcinoma can be structure is comprehensive, clear, has good diagnostic accuracy, higher clinical value.It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diseases. Key wor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agnosis and detection;Pathological examination;In patients with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方法对于胫、腓骨骨干双骨折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干双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复位后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则在施行骨牵引和中医正骨手法后利用夹板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4个月的随访,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0%,试验组疗效明显有云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方法在胫、腓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腓骨骨干双骨折 中医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方法对于胫、腓骨骨干双骨折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干双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复位后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则在施行骨牵引和中医正骨手法后利用夹板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4个月的随访,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0%,试验组疗效明显有云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方法在胫、腓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腓骨骨干双骨折 中医 诊断和治疗
  • 作者: 王波赵东琪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  要】目的:观察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免疫学检验,对比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后,研究组患者在RF、抗CCP指标水平以及阳性检出率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IgG、补体3以及补体4指标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与病理学检测措施。按照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核磁共振影像诊断检测组和病理学检查组,核磁共振影像诊断检测组采取核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理学检查组采取病灶穿刺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检测方式的检测准确度。结果6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影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6.77%,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意义。结论对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核磁共振影像检测准确率高,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可帮助患者及早发现病灶及时治疗,有效延长患者生命周期,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可以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结构全面、清晰的显示,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在疾病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检测 病理学检查 患者
  • 作者: 赖少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绵阳市安州区中医医院四川绵阳621000)【中图分类号】R4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92-01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生存的恶性肿瘤疾病,也是排名第一的导致女性死亡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乳腺癌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乳腺癌的发生,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有关乳腺癌的研究如今已经成为了国家、社会关注的重点。国外报道显示,在部分发达国家,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85%,在大洋洲、北美等发达国家,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90%。但这些研究都表明了一个观点:早期准确诊断乳腺癌,促使乳腺癌患者获取最佳治疗时机,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除手术病理学这项金标准检测方法,我国临床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乳腺癌。笔者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乳腺癌影像学诊断方法。1乳腺癌简述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女性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的乳房在胸大肌部位,由皮肤、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腺体构成。早期乳腺癌患者并不具备典型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因此不易被患者重视,多数患者是在无意间发现自己的乳腺中含有肿块。但因为,乳腺并不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因此相较于其他恶性肿瘤,乳腺癌并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但是因为癌细胞容易脱落,会随着体内血液、淋巴液转移,在其他部位发作,所以乳腺癌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再者,临床治疗乳腺癌,依旧是以乳腺切除为主,很多患者因为自身形象、乳腺功能缺失等原因,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继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加速患者死亡。2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2.1钼靶X线钼靶X线是临床最常用的乳腺癌检查方法。钼靶X线具有无创、高分辨率、高诊断准确性、检查费用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广泛应用。钼靶X线能够准确区分软组织之间的极小差别,能够清晰准确的显示微小钙化,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乳腺癌相关征象。但是,钼靶X线存在电离辐射、对人体组织有潜在致癌风险,这一缺陷也限制了钼靶X线在临床的应用。因此,钼靶X线检查并不适用于年轻女性、哺乳期、妊娠期女性。仅适合用于诊断35岁以上女性的乳腺疾病。再者,钼靶X线存在较高假阴性率、假阳性率、且具有不易鉴别乳腺良恶性等缺陷。临床若单纯应用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容易误诊漏诊。因此,现今临床在应用钼靶X线时,往往与其他影像学手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功能血清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名纳入研究,作为对照组,将同时段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60例纳入研究,其中非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观察A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观察B组,3组按相同程序进行肾功能血清检验,获得SCr、BUN、mALB及HbAlc等指标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SCr、BUN、mALB这3个在肾功能血清检查指标上,观察B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对照组和观察A组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随着HbAlc水平升高,mALB水平也会随之升高,二者成正比。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SCr、BUN、mALB这3个在肾功能血清检查指标上,与体检健康者及非糖尿病肾病患者有显著差异,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上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功能血清学检验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价值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CT、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磁共振成像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和阳性检出率。结果磁共振成像诊断符合率为97%,阳性检出率为82%,与CT检查的95%、82%相比具有优势,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中的检出率较高,磁共振成像诊断的符合率更高,能够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CT 磁共振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情景化模拟实训在中医康复技术专业针灸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研究。方法选取60例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实行针灸课程教学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将情景化模拟实训应用在实验组,将传统教学方法应用在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平均考试分数小于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对照组的及格率小于实验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对照组的针灸实践技能评分,发现问题能力,交流能力,病历书写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评分小于实验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对照组学生满意率小于实验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将情景化模拟实训应用在实行针灸课程教学的学生中,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更好的适应岗位能力的需求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情景化模拟实训 针灸学 课程教学 实施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功与血清指标水平检验应用于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肝功与血清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检测及对比发现,研究组的肝功指标ALT及AST与血清指标,TC及T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肝功及血清指标会明显高出正常值,故肝功及血清指标检验是筛查脂肪肝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脂肪肝 血清学指标 肝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采用X线和CT影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对其分别采用X线和CT影像进行诊断,并对其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平均评分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X线检查和CT影响检查的平均评分分别为(8.94±1.67)分和(12.46±1.53)分,且CT影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影像检查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中运用价值较高,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检查,但在患者实际诊断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 标签: 脊柱骨折 X线 CT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X线在胃底贲门下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0例胃底贲门下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X线诊断,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诊断资料,分析X线诊断特征和意义。结果本组40例胃底贲门下区癌患者中,溃疡型27例(67.50%),龛影周围黏膜变形27例,不规则钡斑24例,椭圆形或圆形钡斑3例,环堤8例;平坦型4例(10.00%),树根样染钡区和云雾样染钡区各2例;肿块型9例(22.50%);溃疡型检出率较肿块型、平坦型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胃底贲门下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行X线诊断时选择仰卧半立左前斜位,有助于造影诊断,胃底贲门下区癌X线主要征象为溃疡型,应注意鉴别其与良性溃疡,可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胃底贲门下区癌 X线 影像学特征
  • 作者: 金洪键1金嘉悦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1.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长春  130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级中医学(五年制)  北京  100000)  【摘  要】以中医药行业为基础,与多种行业联合,逐步对公众中医药认知进行引导,改善中医药生存环境以及发展空间,最终实现中医药的多种创新。实现中医药一个点的发展促进动漫、旅游、美容、文创、体育、工业、农业等多个点的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形势。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印片细胞与快速冰冻在甲状腺肿瘤术中病理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病例来源为整群选取该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共5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并以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为评估标准,对单纯印片细胞、单纯快速冰冻切片、以及印片细胞学联合快速冰冻切片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印片细胞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6.00%(43/50);单纯冰冻切片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4.00%(42/50);印片细胞学联合快速冰冻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8.00%(49/50)。组间数据对比,印片细胞学联合快速冰冻对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将印片细胞与快速冰冻切片法联合应用于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可相互弥补,减少误诊率,提高术中病理快速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印片细胞学 快速冰冻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行中孕期产前血清筛查对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预测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8月期间于本院接受中孕期血清筛查孕妇共240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分析。孕妇均于入院当日接受采血及血清筛查,对于存在胎儿缺陷高风险的孕妇行羊水穿刺检查。对比分析血清筛查与羊水穿刺对各类胎儿缺陷的检出效果及检出胎儿缺陷高风险孕妇妊娠结局。结果相较羊水穿刺,血清筛查对各类胎儿缺陷的检出效果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且各类胎儿缺陷高风险检出孕妇中,35岁及以上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则相对较高,P<0.05。结论在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预测中应用中孕期产前血清筛查,可实现对孕妇胎儿缺陷的有效筛查,并需根据孕妇年龄及时采取相应治疗预防措施,降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进一步优化生育质量。

  • 标签: 中孕期产前血清学筛查 产前诊断 妊娠结局预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空心针穿刺组织病理学活检(US-CNB)在乳腺病灶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诊治的的115例乳腺病变患者纳入观察中,均在术前行US-CNB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方分析术前术后检查结果。结果本组115例患者中,乳腺病灶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乳腺癌88例,US-CNB诊断乳腺癌83例,假阴性5例;通过分析,US-CNB诊断乳腺癌准确率为96.0%,灵敏度为94.3%,特异性为100.0%,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5%、100.0%(约登指数=0.949,kappa=8.901,P<0.05)。结论US-CNB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率较高,基本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有着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经皮空心针穿刺 病学 乳腺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