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快速准确地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和伤寒沙门氏菌(ST).方法:根据VP的tdh基因和ST的H1-d基因顺序设计二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食品或其它待检样品中的VP和ST,将扩增产物电泳.结果:分别出现与已知阳性对照细菌条带大小一致的202和458bp的tdh和H1-d基因片断的条带,判定该样品中相应细菌为阳性.结论:本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在24小时内出结果,可适用于食品或其它样品中VP和ST的快速检验.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伤寒沙门氏菌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广东省1989~1993年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性监测谭海玲,莫美仪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在我省终年散在发生,一些地区还作者单位:广东省卫生防疫站作者单位;广东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510300出现暴发流行,严重地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和...

  • 标签: 伤寒沙门氏菌 耐药性监测 流行病学 广东省 药物敏感试验 耐氯霉素
  • 简介: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暴发流行与院内感染——附50例报告朱家龙刘竹君(马钢总公司安环卫生部妇幼所243003)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简称鼠伤寒),国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常以急性胃肠炎(食物感染)为多。但亦有以院内交叉感染出现,发病特点呈暴发流行,婴幼儿发病...

  • 标签: 伤寒 沙门氏菌 流行病调查 院内感染 实验室检查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导致伤寒及胃肠炎等,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病原沙门氏菌通过自身的毒力基因编码一系列的毒力因子以达到其感染宿主的目的。为了更好的研究沙门氏菌的致病机理,目前已经建立鼠,牛,线虫等动物模型。通过这些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沙门氏菌主要利用其毒力岛1和毒力岛2编码的三型分泌系统分泌效应蛋白。这些效应蛋白改变宿主细胞的信号通路,促进沙门氏菌入侵宿主细胞,并有助于其在宿主细胞的存活和复制。另一方面,宿主的遗传学和抵抗力也影响沙门氏菌感染的易感性。本文主要关注沙门氏菌感染后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本文报道了利用前增检查法对丹东口岸污水中沙门氏菌进行检索的研究结果。在48份污水样品中,有36份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75%.共检出沙门氏菌150株,分别属于B、C1、C2、D、E1、E2、和E47个血清群,17个血清型.作者对分离培养基的使用效果,增培养的最佳条件、接种量的最适比例,H抗原的诱导等进行了实验观察:取得了满意结果。

  • 标签: 丹东口岸 污水 沙门氏菌 肠道传染病 增菌培养
  • 简介:2007年11月1日消息:据此间媒体1日报道,保加利亚南部哈斯科沃市已发现有46名儿童感染了沙门氏菌,目前尚未确定传染源。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人表示,自10月初发现首批沙门氏菌感染者以来,卫生防疫部门共对该市2450名儿童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46名儿童感染了沙门氏菌。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已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幼儿园的管理和监控,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沙门氏菌是通过食物传播的一种病菌,禽肉、禽蛋是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 标签: 沙门氏菌 儿童感染 保加利亚 卫生防疫部门 食品生产企业 食物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查明2015年我县发生一起因喜宴引发食源性疾病爆发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就餐者和病例进行流行学个案调查、采集剩余食物、餐具、病人和食品从业人员肛拭进行实验检测,对现场调查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起食物中毒引起发病48例,罹患率7.22%,从现场采集的样品中,检出6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此次食源性疾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查明导致此次事件的致病因子、传播途径和感染来源,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建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事件总体情况、临床特征及三间分布,分析可疑食品或可疑餐次与发病的关联性,开展溯源调查。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是腹泻、腹痛、发热。潜伏期中位数为27.5h。66名病例最早的唯一共同就餐时间为2015年5月4日中餐。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10名病人便标本、4名食堂从业人员便标本及2件外环境涂抹标本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经PFGE图谱同源性比对分析,带型一致。结论该事件为一起由某公司5月4日提供的中餐导致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 标签: 沙门氏菌 PFGE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一起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及病原体,为预防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病例定义,对共同就餐的人员进行病例搜索,并分别对59例病例,40例对照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可疑样品进行现场采样,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4-2010)进行检测,针对流行病学特点、病例临床症状及可能的传播途径制定防治方案。结果该起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2013年7月29日17时32分,疫情历时3天。各年龄段均有发生,以成年人为主。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对肉肠、蛋肠、肝、肉馅等剩余食品进行了采样;对熟肉菜板,对盛装熟食的托盘、切熟食的菜刀、加工间菜板进行了涂抹采样,一份呕吐物,共采集10份样品,送交实验室检测,其中9份样品检出伤寒沙门氏菌。结论此起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播途径为变质卷煎拼肝污染其他食物及食物器具而引起的。

  • 标签: 食品安全事故 沙门氏菌检验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交叉污染
  • 简介:摘要2015年10月16日1645分,泸西县疾控中心接到泸西县白水镇卫生院电话“我医院收治了二十余人可疑食物中毒患者,症状以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为主”,接到电话后我中心接到报告后,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此事,迅速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成立调查小组,于1720赶到白水镇卫生院开展调查,现将截止到10月16日1830的调查情况小结如下

  • 标签: 病学调查 分析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9年6月18日,收到三岔子林业局医院送检的腹泻病人血培养物。经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后,我们认定为该患者腹泻是由巴尔多沙门氏菌所致。1临床症状腹痛(呈脐周绞痛)、腹泻,便为粘液脓性。日2~3次,发烧38~42℃。

  • 标签: 沙门氏菌 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吉林省 鼠伤寒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肠炎沙门氏菌荧光纳米颗粒免疫层析法。方法首先制成肠炎沙门氏菌单抗-荧光纳米颗粒偶联物,以双抗体夹心模式制备沙门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利用微型手持荧光检测仪读出质控线和检测线上的荧光信号,并利用荧光强度来半定量检测肠炎沙门氏菌。结果用所制备的试纸条对5属9种58株中的14株肠炎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其它非肠炎沙门氏菌菌株检测结果呈阴性,试纸条灵敏度为2.4×104CFU/mL。用肠炎沙门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标准法检测58份样品,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86.2%。结论肠炎沙门氏菌荧光纳米颗粒检测试纸条为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极好的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偶联物 荧光纳米颗粒 肠炎沙门氏菌 免疫层析试纸条
  • 简介:2003年4月4日,桦甸市八道河子镇发生一起10人食用烤鹅食物中毒事故。根据临床表现、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证实这是一起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型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沙门氏菌 食物中毒 饮食安全 卫生监督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