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查明2015年我县发生一起因喜宴引发食源性疾病爆发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就餐者和病例进行流行学个案调查、采集剩余食物、餐具、病人和食品从业人员肛拭进行实验检测,对现场调查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起食物中毒引起发病48例,罹患率7.22%,从现场采集的样品中,检出6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此次食源性疾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查明导致此次事件的致病因子、传播途径和感染来源,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建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事件总体情况、临床特征及三间分布,分析可疑食品或可疑餐次与发病的关联性,开展溯源调查。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是腹泻、腹痛、发热。潜伏期中位数为27.5h。66名病例最早的唯一共同就餐时间为2015年5月4日中餐。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10名病人便标本、4名食堂从业人员便标本及2件外环境涂抹标本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经PFGE图谱同源性比对分析,带型一致。结论该事件为一起由某公司5月4日提供的中餐导致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 标签: 沙门氏菌 PFGE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2015年10月16日1645分,泸西县疾控中心接到泸西县白水镇卫生院电话“我医院收治了二十余人可疑食物中毒患者,症状以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为主”,接到电话后我中心接到报告后,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此事,迅速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成立调查小组,于1720赶到白水镇卫生院开展调查,现将截止到10月16日1830的调查情况小结如下

  • 标签: 病学调查 分析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肠炎沙门氏菌荧光纳米颗粒免疫层析法。方法首先制成肠炎沙门氏菌单抗-荧光纳米颗粒偶联物,以双抗体夹心模式制备沙门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利用微型手持荧光检测仪读出质控线和检测线上的荧光信号,并利用荧光强度来半定量检测肠炎沙门氏菌。结果用所制备的试纸条对5属9种58株中的14株肠炎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其它非肠炎沙门氏菌菌株检测结果呈阴性,试纸条灵敏度为2.4×104CFU/mL。用肠炎沙门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标准法检测58份样品,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86.2%。结论肠炎沙门氏菌荧光纳米颗粒检测试纸条为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极好的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偶联物 荧光纳米颗粒 肠炎沙门氏菌 免疫层析试纸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面生化反应及血清检验在沙门检验中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肠热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检验方法,给予观察组全面生化反应及血清学检验方法进行监察,对比两组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生化反应及血清学检验应用在沙门临床检验,检验效果显著,值得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血清学指标 脂肪肝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在沙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85例疑似沙门氏菌肠热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行常规检查方法,观察组43例行全面生化反应联合血清学检验。结果观察组的检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生化反应与血清学检验为沙门临床检验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面生化反应 血清学 沙门菌 临床检验
  • 简介:目的分析2012—2015年贵州省伤寒伤寒流行特征,掌握疫情动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2—2015年贵州省伤寒伤寒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5年贵州省共报告伤寒伤寒2933例,其中伤寒2124例(占72.41%)、副伤寒809例(占27.59%),年均发病率为2.11/10万,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居前4位的市(州)分别是黔西南州(4.53/10万)、遵义市(2.75/10万)、贵阳市(2.72/10万)和六盘水市(2.19/10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病高峰为5—9月,共报告病例1621例,占总病例数的55.27%。男性1522例,女性1411例,男女性别比为1.08: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0—49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81.42%。职业分布以农民(1156例)、学生(604例)、散居儿童(321例)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9.41%、20.59%和10.94%。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病例血培养阳性率为1.61%(51/3170);分离菌株以伤寒沙门为主,共30株(占58.82%),其次为甲型副伤寒沙门20株(占39.22%)。结论2012—2015年贵州省伤寒伤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发病率仍然较高,应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标签: 伤寒 副伤寒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布拉酵母散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病166例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住院接受治疗的166例小儿腹泻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常规运用胃蛋白酶散,乳酸菌素片;治疗组则用布拉酵母散、思密达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布拉酵母散联合思密达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病可提高治疗效果,根据其发病的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可以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儿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布患者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入住本院收治了38例布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结果血清学检验阳性率为65.79%,细菌学检验阳性率为52.6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较小,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布诊断中,血清学检验、细菌学检验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检验方法。

  • 标签: 布氏菌患者 血清学检验 细菌学检验
  • 简介:克雅病潜伏期长,病程短,病死率高。自1922年报道以来,每年世界各地都不断地有新病例发生,却没有有效的SaC?措施,目前只能做好监测和预防工作,但还是有学者不断地在发病前诊断和治疗方面努力着。本文就目前该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脑疾病 朊病毒病 朊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14-20周的孕妇测定其血中HCG、游离E3醇和AFP的指标,结合单妊娠孕妇年龄、体重、孕周、胎儿双顶径进行风险性评估.方法抽取受检者静脉血2ml,分离血清。严格按照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结果得出胎儿患21-三体、18-三体和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度。结论对孕中期的孕妇进行唐筛查不仅检查出唐综合征胎儿,还可以筛查出患有其他染色体疾病或神经管缺陷的胎儿,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甲型胎儿蛋白(AFP)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hCG) 游离雌三醇(UE3)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诺综合症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为该病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中医针灸治疗配合西医临床药物结合,治疗原发性雷诺综合症患者.结果短期内获得明显效果,患者临床治愈出院,后随访基本恢复健康.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雷诺综合症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对雷诺综合症治疗要及时,正规.

  • 标签: 低温户外/ 雷诺氏综合症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含有益生菌的食品近年来风靡一时,它通常宣称能够增加肠道群数量,帮助消化吸收、促进肠道健康,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而肠道群是什么?到底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甲我们将带大家全面、客观地认识一下有趣的肠道群。

  • 标签: 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 菌群数量 消化吸收 益生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染源,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早扑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采取病例的血样和肛拭子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在3份血样及1份肛拭样本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结论此为1起因村民举办婚宴,食物受污染引起的1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

  • 标签: 婚宴 副伤寒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阴道纤毛检测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阴道纤毛检测的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代光学超高倍显微技术和特殊染色技术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纤毛,分析阴道纤毛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阴道纤毛得到有效检出。结论减少阴道纤毛检测的不必要影响因素,把检测误差减少到最小,提高检出阳性率。

  • 标签: 阴道纤毛菌检测的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总结了老年患者多重耐药感染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规范流程,环境和设备的消毒隔离,正确执行手卫生和处置医疗废物,良好的沟通,多重耐药的监测及合理使用抗菌素等。认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能预防多重耐药感染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老年患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到2015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84株大肠埃希的耐药性。结果大肠埃希在尿液、痰液、分泌物中存在较多,分别占43.67%、20.77%和16.90%的比例,在血液中仅占5.63%。大肠埃希对常用抗菌药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95.8%)、头孢哌酮/舒巴坦(94%)和阿米卡星(93.3%)。耐药率排名前三为哌拉西林、氨芐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分别为81.3%、80.6%、69%。284株大肠埃希中检出125株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44.01%。结论大肠埃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当加强对常用抗菌药的用药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

  • 标签: 大肠埃希氏菌 产ESBL 耐药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酪酸梭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效果。方法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酪酸梭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酪酸梭胶囊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80.56%,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大便性状正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慢性末端回肠炎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甲硝唑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