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理咨询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事,家长带孩子来心理科咨询孩子的问题,但到最后,八成以上的家长也成为心理医生的“咨询”的对象。家庭治疗理论告诉我们,在家庭这个系统中,孩子的问题从某种程度说来就是家庭出现问题的一个信号。

  • 标签: 家庭治疗 心理问题 儿童 心理咨询 心理医生 治疗理论
  • 简介:摘要研究当代儿童心理特征有助于做好儿童家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代儿童心理特征,并探讨了做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 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保门诊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提高儿保工作者对儿童心理问题的了解和关注,初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对我院门诊开设以来的228名儿童就诊原因进行分拆,采用X2检验。结果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2.111,就诊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率的高低与家庭环境、父母亲对儿童心理问题认识有关,家住城镇及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儿童就诊率高。不同年龄的儿童就诊原因不同,<6岁组主要就诊原因为行为问题、抽动症、言语障碍、健康咨询等;612岁组的儿童则以多动、学习困难为主。健康咨询有很大的比例,但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下降。结论基层儿保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扩大服务范围,加强健康宜教工作,以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儿保门诊 心理卫生问题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儿童心理行为问题防治需求增加对儿童心理保健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从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机构和人员等方面综述我国儿童心理保健服务开展情况。资料显示,近年来妇幼保健机构已成为我国儿童心理保健服务的主力军,儿童心理保健工作正朝着全面、系统、规范的方向发展。

  • 标签: 儿童 心理保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由此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包括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积累适合他们的教育材料;通过集体活动促进他们的人格发展;以及设计贴近留守儿童实际情况的班本课程,培养其良好的社会行为。旨在为留守儿童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改善当前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个体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7~15岁)对南充市阆中金城中心校四到六年级的在校农村特殊家庭(一般包括单亲、父母双亡、父母离异、父母服刑、父母丧失劳动力、养父母的家庭等等)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量。其中49例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设为(干预组)和75例非留守儿童设为(对照组)二组的年龄和性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予以为期30周的心理干预,随后两组重测心理测验.结果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表现为社会行为问题、个性情绪问题显著增多(P<0.01).心理干预后,干预组儿童的社会行为问题个性情绪问题明显减少,(P>0.05).结论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和个性情绪,促进健康成长.

  • 标签: 特殊家庭留守儿童 心理干预 孤独感 自我意识 心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院环境中,儿童心理素质较差,容易发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儿童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儿童对于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护理,治疗效果。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通过语言技巧加强儿童心理护理,从儿童角度进行分析,缓解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儿对护理的依从性,配合度。在儿童生病时,家长对儿童会发生过度关心的情况,从而对患儿的心理平衡造成破坏,降低儿童心理素质。护理人员需要使用合适的语言技巧,鼓励儿童积极配合护理操作,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儿童 心理护理 语言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性早熟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期间收治的性早熟儿童中进行样本筛选,样本总量为92例。遵从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将样本进行分组,参比组46例运用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46例运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儿童干预前后的心理行为评分、生活品质、儿童依从性。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前,实验组46例的心理行为评分、生活品质与参比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46例的心理行为评分、生活品质均好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46例的儿童依从性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此次研究儿童进行护理干预时,运用本文涉及方法能够维持儿童较好的心理行为,增强生活品质,提升儿童依从性,值得借鉴。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 性早熟儿童 心理行为评分 生活品质
  • 简介:摘要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逐渐引起了国内专家的注意。只有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根据已有国内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这就需要父母、监护人、学校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以改善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不仅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对人们尤其是儿童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这种心理上的影响如果不能够及时的疏通和缓解很容易造成长期不可挽回的后果,本文阐述了儿童不同时期发展的特点,疫情对儿童及家长情绪的影响,心理的影响,强调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孩子成长以及性格形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亲子关系,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保护好儿童,给他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 标签: 调整 疫情 儿童心理冲击
  • 简介:摘要针对儿童心理特征,在口腔门诊随机选择493例1-14岁的牙病患儿进行心理特征和配合程度的比较,实施心理护理,并对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后,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心理护理之前,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说明心理护理在儿童口腔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机抽样调查我市6所小学5369名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中,发现其中单亲儿童156名,占在校学生数的2.9%,学习成绩差,时而不及格占19.8%。留级占8.3%,对照组没有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较多,以情绪和行为问题表现突出,如何关心单亲儿童身心健康,值得社会各界重视。

  • 标签: 单亲儿童 心理卫生 青少年卫生 情绪障碍 行为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心理护理中应用语言沟通技巧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1日~2021年8月1日研究期间治疗的40例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将患儿分为甲组(20例,常规护理)与乙组(20例,常规护理+语言沟通技巧),研究指标为情绪状况、依从情况。结果:护理后,乙组患儿情绪状况优异于甲组患儿,P<0.05;护理后,乙组儿童依从情况优异于甲组患儿,P<0.05。结论:儿童心理护理中采用语言沟通技巧后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与患儿建立更好的护理联系,改善患儿情绪状况,提高患儿依从程度。

  • 标签: 语言沟通 儿童 心理护理 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