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2005年某期的常州日报上的市民直通车栏目的“呼声与建议”中刊登了一位署名胡盛清的市民的来信,全文如下:《规范食品包装袋》,“编辑同志:经常看到一些人骑着自行车满街推销红红绿绿的塑料袋,个体卤菜摊、糕点摊、水果摊、蔬菜摊等成了这些塑料包装袋的主要购买对象。这些来路不明的塑料包装袋是否符合食品包装要求,尤其是熟食品的要求,也没有哪个部门来检查,而消费者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希望食品卫生管理部门,能重视这些情况。”

  • 标签: 再生塑料袋 食品包装 食品卫生 卫生管理
  • 简介:按照1985年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对192袋出厂面包及55袋出售点面包分别于出厂后的第1~6天进行细菌及霉菌培养,检验结果显示,在广州室温条件下,塑料袋装面包自出厂的第三天起,大部份样品不论细菌总数或霉菌数均已超过国家标准,故认为保鲜期应定为两天。

  • 标签: 食品保存 细菌检查 污染源 保鲜期
  • 简介:<正>塑料管环卵沉淀反应(COPT,下同)诊断血吸虫病的方法(简称塑管法,下同)系安徽省泾县血防站钱基模氏于1980年所首创。该法1984年5月通过国内专家鉴定,1986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91年在国家科委主持的“全国血吸虫病防治新技术,新成果评估会”上被评为一类项目予以公布,向全国血吸虫病疫区推广应用,1994

  • 标签: 血吸虫病防治 推广应用 塑料管 安徽省 成果评估 环卵沉淀反应
  • 简介:在国家已制定食品卫生标准的6类36种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中,塑料材质的产品就有17种,占47.2%。其材质轻、造价低廉和使用方便已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耗品的主流。正因为这种用品具有使用性质上的一次性,人们在使用后随意丢弃,从而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 标签: 一次餐饮具 环境污染 食品容器 包装材料 塑料材质
  • 简介:介绍基层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业劳动卫生工作,尤其是在除尘防病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提高生产力。

  • 标签: 工业卫生 防尘防病
  • 简介:工业区周围的空气组成成份和远离工业区的广阔的原野不同,充盈着各种有害成份。这些有害物质的数量、浓度和空气中滞留的时间,足以妨碍人们的舒适和健康,影响动植物生存,形成“大气污染”。混人大气中的各种有害成份,成为大气的污染物。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各种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城镇居住环境构成极大危害。为防止工业生产对城镇环境的大气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是控制工业污染源。但在当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还不可能完全不排放污染物,因此,根据气象条件,按照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稀释和净化的规律,对工业区与居住小区进行规划与布局,设置不同的功能分区,可使居住小区的居民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业污染的侵害。

  • 标签: 工业区 居住小区 污染物浓度 工业布局 污染系数 气象条件
  • 简介: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预防涤纶厂工人中工业性眼损伤的效果.方法1992~1997年在上海石油化工涤纶二厂开展了6年的预防工业性眼损伤的健康教育.调阅分析了该厂1986~1991年及1992~1997年前后6年的职工伤病资料,分析工业性眼损伤发生情况.结果1986~1991年该厂职工的工业性眼损伤发生率为6.94‰,1992~1997年为1.93‰.结论健康教育对预防工业性眼损伤有明显效果.

  • 标签: 工业性眼损伤 健康教育 涤纶厂 疾病预防
  • 简介:为了解乡镇企业职业危害现状,对一个乡镇所有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该镇职业危害较为严重。有42.66%的职工接触有害物质,主要危害因素为粉尘(28.03%),重点行业为建材行业。

  • 标签: 职业危害 粉尘 噪声 高温 尘肺
  • 简介:本文尝试将密切值法用于工业企业有毒有害因素监测结果的评价。对某机械企业1994-1999年经常性劳动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密切值的计算,结果显示该企业1994-1999年密切值按序排列为C99<C95<C98<C96<C97<C94,1999年监测结果相对最好。本文同时对密切值法在劳动卫生监测结果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密切值 有毒有害因素 监测 工业企业卫生监测
  • 简介:目的:对我省《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况进行首次基线调查。方法:分层随机选择21家工业企业采用现场检查、查阅资料、询问核实情况、填写调查表的方法进行。结果:国有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较好,职业病防护设施岗位配置率98.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74.6%,均高于境外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职业卫生专业人员配置率和规章制度健全率达42.9%;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从加强宣传、完善制度、源头把关、规范行为、以点带面、加大监督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措施和意见,以提高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的水平和质量;特别要重视境外投资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

  • 标签: 职业卫生 职业病防治法 工业企业 基线调查
  • 简介:斗转星移,共和国度过了五十华诞,新中国的职业卫生事业也以不寻常的姿态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其间辉煌、波折、磨难、困惑、复苏、奋进交替而至,就职业卫生所获得的社会效益而言可谓喜忧掺半,使人感慨系之。作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其制定与实施的历史沿革,在某种程度上可概略反映职业卫生预防领域的业绩,正确审视上述标准的功能。回顾历史,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对探讨新世纪职业卫生预防面临的课题和解决的途径,不无好处,仅就此谈谈管见。

  • 标签: 卫生标准 历史沿革 企业设计 制定与实施 职业危害 职业卫生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工业企业工人就餐卫生状况,制定改进对策。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按5%的比例随机抽查宝安工业企业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的卫生状况。并对宝安区所有工业企业工人的就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宝安区工业企业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无卫生许可证的比例为16.9%(130/769),餐具消毒不合格率达48.5%(373/769)。“三防”设施不合格率为50.9%(392/769),食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的迭32.4%(983/3031),未经卫生知识培训的占41.7%(1429/3031)。在宝安区11258家工厂(有在职工人235万余人)中具备卫生许可证的工厂集体食堂只有2473家,只能满足约122万余工人就餐需求,另外工厂周边具备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能满足约37万余人就餐,尚有约76万余工人是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就餐场所就餐。结论建议加强整顿和规范现有的工厂企业食堂和周边餐饮单位,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建设员工食堂,同时增强广大劳务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彻底解决工人就餐安全问题。

  • 标签: 食品 卫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