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侧裂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9月采取经外侧裂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6例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结果死亡1例,死亡率3.8%,存活25例。26例患者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Ⅰ级7例,Ⅱ级12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经外侧裂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有效地清除血肿和止血,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骨窗 外侧裂 脑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裂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7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30ml<血肿量<60ml)患者,采用小开颅经外侧裂清除血肿术后的血肿清除情况,评价其效果。结果该手术创伤小,清除血肿满意,术后24h内复查头颅CT,59例血肿清除80%以上,8例血肿清除50%以上,予以经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清除,4例再发出血,经再次手术清除血肿。结论经外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止血满意,创伤小,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30ml<血肿量<60ml)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外侧裂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小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 。 方法: 择本院 2018 年 5 月到 2019 年 2 月的 64 例患者,选择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32 例,观察组 32 例。对照组使用血肿清除的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 小创手术的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 93.75% )明显高于对照组( 71.88% ),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P < 0.05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中,观察组( 54.20±1.36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 93.28±1.78min ),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P < 0.05 )。 结论: 通过 小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都有明显的减少,也就是说, 小创手术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小骨窗微创手术 脑出血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在30-60ml之间)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38例以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疗效。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相关情况方面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为89.4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满意度为88.71%,对照组为72.32%,观察组的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在30-60ml之间)采取小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很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患者术后存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小骨窗微创 常规开颅手术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内下颌角截术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入院进行口内下颌角截术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研究组),记录并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更高,负性情绪评分更低,护理依从性更高,不良事件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口内下颌角截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循证护理可以帮助护士提升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其对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 围术期护理 循证护理 负性情绪 不良事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YL-1型碎吸针创与小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0例不同年龄脑出血患者采用碎吸针创(A组)与小手术(B组)治疗,采取个体化护理。结果A组总有效率85.0%,死亡率8.3%;B组总有效率45.0%,死亡率30.0%。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比较x2=12.4701,P<0.05;死亡率比较x2=8.0011,P<0.05)。结论小与YL-1型创碎吸引流针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 标签: YL-1型碎吸针 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应用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13年3月采用经尺骨鹰嘴截结合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7~56岁,平均34岁。按照Riseborough和Radin的分类方法,Ⅱ型7例,Ⅲ型18例,Ⅳ型5例。结果术后30例骨折复位满意,2例复位稍差,无切口感染,1例术中牵拉损伤尺神经,30例获得随访,时间8~23个月,平均12.8个月。尺神经损伤恢复,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6周。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其中优10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经尺骨鹰嘴截结合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固定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为有较的方法。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内踝截、后内侧手术治疗距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内踝截、后内侧手术治疗距颈骨折(II-IV型)。结果总优良率58.2%,优于临床报道。结论内踝截、后内侧手术治疗距颈骨折显露清晰,保护血运,是尽量减少距骨头坏死,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距骨颈骨折 后内侧 内踝截骨 显露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裂肌间隙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在对腰椎滑脱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多裂肌间隙创治疗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多裂肌间隙创治疗的手术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 手术治疗 腰椎滑脱症
  • 作者: 朱健曲艺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  要】目的:分析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和实验组(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均41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时,对照组75.6%较低于实验组97.5%(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26.8%明显高于实验组2.4%,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理想,具有良好预后。  【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肱骨髁上骨折行肘前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89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肘后术治疗,观察组44例行肘前创小切口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HSS评分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均比对照组优,观察组HSS评分(47.58±1.7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2.42±4.65)分(P<0.05),且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髁上骨折患者行肘前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利于骨折愈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肘前入路 微创 肱骨髁上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经皮肤鼻外侧截术在鼻整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鼻整形患者 30 例( 2017 年 1 月 至 2018 年 10 月),患者均进行 经皮肤鼻外侧截术治疗,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结果: 患者 经皮肤鼻外侧截术治疗后,在住院期间存在眶周水肿及瘀斑等症状,术后随访 9 个月,双侧鼻不对称发生 1 例,皮肤穿刺点瘢痕增生 1 例,没有出现通气功能异常、色素沉淀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 2 例,发生率 6.67 %;非常满意 15 例,占 50.00 %,满意 14 例,占 28.00 %,不满意 1 例,占 2.86 %,总满意 29 例,占 96.67 %;社会功能评分( 87.37±4.28 )分,心理功能评分( 88.71±4.16 )分,物质生活评分( 89.37±4.86 )分,躯体功能评分( 88.17±3.82 )分。 结论: 在鼻整形中,给予患者 经皮肤鼻外侧截术治疗,患者并发生症发生率低,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高,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经皮肤入路鼻外侧截骨术 鼻整形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结合内侧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传统踝关节外侧+内侧手术实施治疗,观察组为改良后外侧+内侧手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较少P<0.05;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中,观察组97.22%,对照组86.11%,P<0.05。结论:对于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内侧手术治疗有助于减少失血量、促进骨折愈合以及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三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颅术与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适应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经开颅术治疗患者25例及经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20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死亡率、并发症及预后,探讨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及适应症。结果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较短,与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相比,血肿清除率、感染率、拔管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较好(P<0.05)。对于不同部位、出血量患者,应个体化选择手术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穿刺术与小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穿刺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l级恢复良好的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小开颅术组,V级死亡人数明显低于小开颅术组,经统计学分析,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穿刺术可以明显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病死率,适合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 标签: 微创穿刺术 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