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血肌酐的CKD-EPI方程和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在我国人群的中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江苏省院肾内科住院的174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所测GFR为金标准,表示为eGFR;用基于血肌酐的CKD-EPI方程和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估算患者GFR,比较两种方程的准确性和95%一致性。结果CKD-EPI方程MDRD方程相比,在15%准确性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在30%和50%准确性上处劣势,分别为(43.7%vs56.3%,P=0.006)和(63.8%vs77.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CKD-EPI方程95%一致性范围小于CKD-MDRD方程。结论CKD-MDRD相比,CKD-EPI方程在中国人群中估算GFR并不占明显优势,且计算方程相对复杂,并不值得盲目推广。仍需开发适用于我国人群的新方程,或者对EPI公式进行本土化优化。

  • 标签: 肾小球滤过率 改良MDRD方程 EPI方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输液方式的选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l2月恶性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37例为VAP组,采用PICC置管105例为PICC组。观察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局部感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和意外拔管等。结果VAP组在局部感染、局部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和意外拔管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较PICC显著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
  • 简介: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用于CPB(心肺转流术)下停跳心脏行瓣膜置换术中,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性。方法:20例cBP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应用组(RP组)和芬太尼对照组(F1组),分别记录不同时段HR,MAP的数值。结果:舒芬太尼用于cBP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血流动力学要相对稳定些。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2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各项麻醉指标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达到优良标准的比例为99.19%,对照组麻醉效果达到优良标准的比例为84.5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时间及追加麻醉药剂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恶心、呕吐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具有起效快、肌松良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耳鼻喉科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手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进行咽喉部手术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n=100)和舒芬太尼组(S组,n=100)。R组以瑞芬太尼2μg/kg快速诱导,以6μg/(kg·h)术中维持,S组以舒芬太尼0.3μg/kg快速诱导,以瑞芬太尼6μg/(kg·h)术中维持,术毕前5min停药。分别观察两组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患儿镇痛和镇静程度。结果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后5min时S组平均动脉压(MAP)较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R组MAP较基础值明显增高(P<0.05)。S组患儿术后Ramsay评分较适宜,VAS评分较低。结论两组药物均能较好地用于小儿咽喉部手术,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提高术后麻醉恢复质量上和手术安全性上更有优势。

  • 标签: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咽喉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MRI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MRICT检查。结合手术结果,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率及腰椎间盘突出相关征象的诊断效果。结果MRI检查得到的阳性率为96%,要高于CT检查的8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椎间盘变性、脊髓变形及硬膜囊受压征象的诊断情况要优于CT检查,但CT检查对于椎间盘积气及钙化的诊断情况要优于MRI检查,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CT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各有长处,在临床上进行诊断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经济能力等因素,将两种方法合理的互补使用,以提高检出率,并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MRI CT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的药理作用,通过中风后便秘患者临床治疗对比分析这两种中药汤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承气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厚朴三物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黑便排出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其中痊愈7例,显效34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其中痊愈5例,显效32例,无效8例。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黑便排出时间(99.1±30.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11.4±51.2)min,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两种中药处方的药物组成虽相同,但配比不同,相应的药理作用也有所区别,小承气汤泻下作用更强,而厚朴三物汤的理气效果较佳。

  • 标签: 小承气汤 厚朴三物汤 中风便秘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子宫切除术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腰硬联合麻醉组分为观察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麻醉效果优26例,良4例,差1例,麻醉优良率96.77%;对照组麻醉效果优16例,良7例,差8例,麻醉优良率74.19%;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肉松弛优良率100%,对照组肌肉松弛优良率为87.10%,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上应用CT检查X线胸片对尘肺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已经确诊为尘肺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先对60例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为对照组;之后,再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胸部CT检查,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的检查结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可知,胸部CT检查在有无结节影、大阴影方面X线胸片检查的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胸部CT检查在小阴影、合并症方面X线胸片检查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CT检查在有无结节影以及大阴影方面X线胸片相比,没有优势;但是胸部CT检查对尘肺小阴影以及合并症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胸片,弥补了X线胸片的缺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尘肺 CT检查 X线胸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产剖宫产对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8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56例产妇,按不同分娩方式分成两组,在产后7d、42d随访其母乳喂养情况,并作相关比较分析。结果剖宫产分娩者泌乳量减少(P<0.01),母乳喂养率低。结论顺产对于产妇来说,可以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建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孕妇尽量选择顺产方式生产。

  • 标签: 顺产 剖宫产 泌乳量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眼科手术表面球后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眼科手术的患者600例,将300例眼科手术采取表面麻醉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300例眼科手术采取球后麻醉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无明显差异,但是表面麻醉可以比较大的限度降低由于麻醉带来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眼科手术实行表面麻醉是安全可行的,且相较于球后麻醉,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表面麻醉 球后麻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在重症病房中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和传统气管切开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进行气管切开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施行经皮扩张器官切开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施行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出现皮下气肿、切口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ICU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患者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传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行择期手术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1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后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手术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性化护理 传统手术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在尿路感染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尿路感染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使用加替沙星,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0%,细菌清除率为9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0%,细菌清除率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尿路感染的治疗中,左氧氟沙星相比,加替沙星的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可推广。

  • 标签: 尿路感染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自动分析化光学显微镜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尿液自动分析化光学显微镜对尿液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本院存在的的尿液自动分析数据和光学显微镜对尿常规检查的数据加以对比分析,从而比较二者在尿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在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尿液自动分析仪对尿液成分的分析处理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而光学显微镜在尿常规检查的结果对尿液的状态颜色记录的较为细致。结论尿液自动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在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二者都存在着缺点优势,所以在日常的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将二者互相结合,使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证,并能全面的体现检查的结果。

  • 标签: 尿液自动分析仪 光学显微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0月~2014年6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PFN组和DHS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PFN组优28例、良28例、中0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DHS组优25例、良18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89.58%。PFN组优良率显著优于DH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FN是治疗粗隆间骨折较牢靠、有效的内固定方式,其具有生物学固定、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抗旋转性强、骨折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

  • 标签: PFN DHS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X线平片和螺旋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优势、不足,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脊柱骨折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诊断,观察组则采用X线平片和螺旋CT结合诊断,将两组诊断结果分别于术后进行比较,通过统计符合率,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准确性。结果对照组仅通过X线平片进行诊断脊柱骨折31例,5例漏诊;观察组通过X线和螺旋CT结合诊断脊柱骨折36例,通过手术治疗,36例均确诊为脊柱骨折患者。结论X线平片和螺旋CT均可用于诊断脊柱骨折,X线平片是基本检查手段,CT检查是主要手段,只有两者结合互补,才能提高脊柱损伤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脊柱骨折 CT X线 诊断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血培养的结果对比。方法选自我院近两年来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血培养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血培养相比,在疾病的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诊断微生物学指标。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诊断快速、病程监测、用药指导等优势,其检测方法发展迅速,可进行快速定性或准确定量检测。

  • 标签: 血清降钙素 原定量检测 血培养结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非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手术组(4例)和非手术组(6例),对其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4例(5足)Ⅰ型和Ⅱ型骨折优良率均为100%,总体治疗优良率为80.0%(4/5);非手术组6例(7足)Ⅰ型优良率为100.0%,Ⅱ型优良率为75.0%,总体治疗优良率为71.4%(5/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跟骨骨折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状况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骨折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选择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跟骨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留置导尿期间利用不同的消毒液进行护理,对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比较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留置导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0.5%碘伏消毒尿道外口,对照组患者采用0.1%洗必泰消毒,对比留置导尿3、7、14d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留置导尿3、7、14d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观察组(3.6%、9.1%、16.4%)对照组(14.5%、18.2%、2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0.5%碘伏对直流导尿患者的尿道口进行消毒能够降低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