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量化健康教育随机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6月期间2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为为两组。观察组采取量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予随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主动咨询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主动咨询比率及满意度分别为86.15%、88.46%、93.8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率、主动参与性及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量化健康教育 随机健康教育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脊椎骨折应用放射平片CT(ComputedTomography)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1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收的经临床手术确诊及外院手术证实(本人电话追踪随访)为脊椎骨折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98例(行CT检查)和对照组82例(行放射平片检查),记录分析相关数据并应用骨折级别评分法对其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的椎管容积改变、骨折片移位、椎管狭窄骨折片突入椎管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中柱和后柱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在实验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度、重度骨折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放射平片CT检查在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诊断学价值,而CT诊断的临床意义较放射平片更明显。

  • 标签: 脊椎骨折 放射平片 CT 临床诊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00-02
  • 简介:摘要探讨和分析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采用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组(34例)采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临床确诊32例,诊断确诊24例,阳性确诊率为75%,研究组临床确诊29例,诊断确诊28例,阳性确诊率为96.5%,研究组阳性准确率显著由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各具优势,但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更易检出阳性影像学,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应用在微创脊柱外科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针对压缩性骨折的8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1例,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一组为PVP组,另一组行单侧穿刺经皮后后凸成形术,这一组为PKP组,最后对比两组治疗后的骨水泥渗漏率和疼痛缓解率以及住院总费用.结果PVP和PKP两组的疼痛缓解率,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骨水泥渗漏率和住院总费用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压缩性骨折的治疗,PKP和PVP都有明显疗效,两组各有优点,临床上要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来确定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微创外科;脊柱;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后凸成形术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25-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超普疝修补装置(UHS)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5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72例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UHS组),85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组),比较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复发率等。结果UHS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3±7)min,(3.2±2.2)d,疝环充填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2±28)min,(4.6±4.1)d;UHS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为2.78%,术后1年无复发,对照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15.29%,8.24%。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上述数据,UHS组均优于疝环充填组(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UHS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低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复发率。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胆囊切除术共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和分析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采用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组(34例)采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临床确诊32例,诊断确诊24例,阳性确诊率为75%,研究组临床确诊29例,诊断确诊28例,阳性确诊率为96.5%,研究组阳性准确率显著由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各具优势,但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更易检出阳性影像学,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产后营养饮食传统饮食对患者机体及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患者给予传统饮食,观察组患者产后给予营养饮食。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泌乳初动时间、乳汁充足情况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为产后1h内开始进食。观察组患者产后乏力时间及便秘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24h、72h泌乳始动时间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48h泌乳始动时间患者例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泌乳量充足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患者产后营养饮食,通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可有效促进患者产后恢复,增加早期泌乳初动,为新生儿提供更多母乳,保证患者及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产后营养饮食 传统饮食 产后营养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目的探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患者2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予酸酯类、他汀类等常规药物实施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联合万爽力配合治疗,根据临床治疗结果,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3%。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倍他乐克联合万爽力进行治疗,显著提高效果,实现患者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冠心病 临床 他汀类治疗 倍他乐克 效果比较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23-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解剖钢板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锁骨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60例患者均于2007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克氏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等,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1)观察组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功能评定为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功能评定为优良率为7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钢板治疗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 解剖钢板 克氏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安宝硫酸镁治疗早产的疗效。方法静点加口服应用安宝治疗早产,并与硫酸镁组作对照。结果应用安宝组治疗早产有效率明显高于硫酸镁组(P<0.01),应用安宝治疗早产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延长孕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1),围生儿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安宝是治疗早产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安宝 硫酸镁 早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普通放射诊断方法在肺部病变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本院经CT诊断的肺部肿瘤患者50例和X线胸片诊断的肺部肿瘤患者49例,分为CT组和X线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及灵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影像学表现肺叶一侧或全肺不张、影像呈毛刺或锯齿状方面,CT组和X线组出现差异,检查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肺癌、肺部肿瘤上两组的敏感度、特异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肺部病变及肿瘤上,应用CT检查具有更好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的肺部组织病变情况,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CT检查 放射检查 肺部病变 诊断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