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核心胜任力导向的讲授式教学(LBL)联合直观教学法在产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纳入到我院实习的呼声56例,依据到院时间分组,2020年8月-2021年6月到院的28例实习护士为对照组,实施LBL带教,2021年7月-2022年3月到院的28例实习护士为观察组,实施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LBL联合直观教学法带教,比较不同带教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联合带教,可有效提高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且实习护士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核心胜任力为导向 讲授式教学 直观教学法 产科带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验乙肝病毒血清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集到6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均作观察对象,并分别予以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检验。对比两种方法阳性检出情况。结果:化学发光检出阳性率较酶联免疫更高(P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血清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哈萨克族汉族孕妇使用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对产程影响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22.1~2022.7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将其分为汉族组和哈萨克族组,两组均实施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观察两组产痛及产程时间,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VAS评分:哈萨克族组更低(P<0.05);各产程时间:哈萨克族组均更短(P<0.05)。结论:汉族相比,哈萨克族实施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效果更佳,值得在该群体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灵龟八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通过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灵龟八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治疗前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症状量化积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03±1.05)分,血清胃泌素为(3.62±2.02)pmol/L,症状量化积分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显微镜检测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的对比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实施尿常规检测的患者31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晨起新鲜尿液标本分别实施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及干化学分析和显微镜检测。结果:显微镜检测以及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对比无较大差异,对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方法对比,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更高,红细胞阴性检出率较低,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都是尿常规检验中最常用的手段,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可以采用两种检测方法联用的方式,对辅助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有重要意义。提高患者疾病的确诊率,为其后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检测法 尿常规检验 应用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选择6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1例。其中参照组进行常规剂量的CT检查,实验组进行低剂量CT扫描检查,比较两组 CT 剂量下辐射剂量。结果 经诊断,实验组指标改善情况,低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

  • 标签: CT低剂量扫描技术 在肺部小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阿莫西林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对阿莫西林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运用各种分析方法以确定高效液相色谱对阿莫西林药物检测的可利用性和有效性。结果:最终测量结果表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阿莫西林的回收率约为88.4%-99.7%左右,在测量的实验样本中检测出阿莫西林的浓度于0.48-1.43mg-1之间时,浓度和峰面积之间表现出良性线性关系。结论:阿莫西林应用高效液相谱测量的可实施性较高,具有良好应用的价值,可在临床多实践。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 测量 阿莫西林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影像诊断含空泡征肺小结节性质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0年4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含空泡征肺小结节患者中随机抽取55例,均接受螺旋CT影像检查,分析患者的良恶性及浸润程度。结果:螺旋CT影像诊断确诊52例,包括良性36例,恶性16例,准确率为94.55%;和恶性患者相比,良性患者钙化程度、毛刺征等占比更低,而且CT灌注参数(BF、BV、PS)也比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空泡征 肺小结节 螺旋CT 浸润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颅重复针刺配合养生锻炼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03月至2023年03月大庆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经颅重复针刺配合养生锻炼,对照组常规针刺配合养生锻炼,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ROM评分、每周头痛指数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P

  • 标签: 经颅重复针刺法 养生锻炼 颈源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筋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110例采用经筋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配合拔罐法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5天后,休息2天,5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发现,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针灸疗法 经筋刺法 拔罐放血拔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配合案例教学法用于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呼吸内科实习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共64名,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参照组护士给予常规教学法,研究组护士给予循证护理配合案例教学法,对比2组护士的教学满意度、自我评价以及护理操作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护士自我评价分数以及护理操作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护士,且研究组实习护士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参照组护士,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配合案例教学法能够更好地保障护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患者进行沟通,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实习护士对教学的满意度更高,该教学方式应用意义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案例教学法 呼吸 危重症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不同方法在牙体牙髓病中C形根管充填治疗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从2018年1月开始,到2021年1月完成病例采集工作,收录94例牙体牙髓病病人,根据予以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区别,予以分别对比,每组病人数量均为47名。研究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对照组采用iRoot SP冷测。最后收集并分析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术后疼痛感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数据。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热牙胶垂直加压法 iRoot SP冷测法 C形根管充填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CT的应用效果。方法:膝关节外伤患者56例(2020.01-2020.12),予CT、MR扫描技术对比分析效果。结果:MR诊断阳性率、诊断精确度高于CT(P

  • 标签: 膝关节外伤 MR扫描技术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诊断中CT磁共振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3例,均进行CT(对照组)磁共振技术(观察组)诊断,观察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3.94%)高于对照组(75.76%),差异显著(X2=4.243,P=0.039<0.05);观察组诊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7.88%VS66.67%),差异明显(X2=4.227,P=0.040<0.05).结论: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准确率比CT诊断更高,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CT 磁共振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系统护理措施对肺部微小结节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60例肺部微小结节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部微小结节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合理应用系统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优化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和普及。

  • 标签: 系统护理 肺部微小结节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出现疾病,以及发生死亡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早产是主要原因,不仅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致死性畸形,其中75%的围产儿会丧失宝贵的生命。调查显示,一个月内死亡的早产儿占比是15%,还有8%的早产儿能够存活,但是有部分患儿存在智能障碍、神经系统后遗症等,因此,必须确定早产因素,进行早期治疗干预,最大限度地控制早产儿死亡率,此次就针对自然早产、干预性早产的临床内容进行调研。方法:主要研究主体是早产者,共有78例,以相关类型分成不同组,分别是自然早产组,干预性早产组,对造成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等进行了临床比较分析。结果:对此次阴道分娩率方面进行了评估,自然早产者占比较大,自然早产和干预性早产比较有显著意义(P

  • 标签: 自然早产 干预性早产 临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