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下行力训练改善股四头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因骨伤术后及脑卒中导致的股四头力下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股四头力下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频电治疗,同时配合力训练护理干预,对照组中30例患者单纯采用中频电治疗,不配合力训练,对两组患者的股四头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持续治疗2周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电刺激下行力训练护理对改善股四头力有显著作用,可将治疗有效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中频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易筋经锻炼对老年骨骼减少症者力的影响。方法:将65例骨骼减少症老年人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易筋经锻炼组和空白对照组,易筋经锻炼组33例进行易筋经锻炼,空白对照组32例不进行任何治疗干预。于锻炼前和锻炼12星期后进行力测量。结果:研究过程中,2组均有1例脱落。易筋经锻炼组锻炼12星期后力较锻炼前明显增加,与本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干预前后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易筋经锻炼组力与空白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易筋经持续锻炼可以明显增强骨骼减少症老年人的骨骼力。

  • 标签: 易筋经 导引 气功 锻炼 骨骼肌减少症 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膀胱生物反馈联合盆底锻炼在改善宫颈癌术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 71 例宫颈癌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 A 组( n=35 ,盆底锻炼)和 B 组( n=36 ,膀胱生物反馈联合盆底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子宫脱垂、尿失禁康复及性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B 组患者的盆底功能康复评分、子宫脱垂康复评分、尿失禁康复评分、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 A 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膀胱生物反馈 + 盆底锻炼能够使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尽快恢复盆底功能,治愈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症状,提高性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生物反馈 盆底肌群锻炼 宫颈癌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易筋经对老年骨骼减少症者力的影响。方法:纳入72名受试者,按队列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观察组采用易筋经运动处方锻炼,对照组采取行走活动及健康宣教,周期均为8周。于锻炼前后采用Biodexsystem-3型等速测试训练系统评价两组受试者在等速运动(60°/s、180°/s)时膝关节屈伸的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总功(TW)及屈伸比值(H/Q)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过易筋经训练,PT、TW、AP、H/Q等部分指标较试验前有显著提高(P〈0.01或P〈0.05),其中60°/s的PT、TW及AP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60°/s的H/Q及180°/s的PT、TW及AP、H/Q较对照组均有升高趋势。结论:易筋经锻炼可明显提高老年骨骼减少症者的力,改善肌肉的协调性。

  • 标签: 骨骼肌减少症 易筋经 平衡能力 老年人
  • 简介:乳房重建术的历史不足40年,但术式的变革很快。发展至今,乳房重建手术方式可分为三类:异体组织乳房重建,自体组织乳房重建以及联合运用异体与自体组织乳房重建。其中背阔皮瓣、腹直皮瓣是最常用的自体组织来源,手术方式各有利弊,接受乳房重建的患者需要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术式。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重建 背阔肌肌皮瓣
  • 简介:目的:观察推拿功法易筋经对老年骨骼减少症患者膝关节屈伸力的影响。方泫:60例老年骨骼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坚持易筋经锻炼,共8周;对照组不予任何特殊处理。测定两组膝关节角速度为60°/s、120°/s、180°/s时屈伸的峰力矩(胛)、总功(Tw)、平均功率(AP)和屈膝与伸膝比值(H/Q)的变化。结果:在不同角速度时,治疗组治疗后屈伸的PT、TW、AP或ri/Q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功法易筋经能提高老年骨骼减少症患者膝关节伸力与稳定性。

  • 标签: 推拿功法 易筋经 老年骨骼肌减少症 等速测试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斜方张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针刀组和美洛昔康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刀治疗和口服美洛昔康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颈部疼痛评分及斜方张力变化。结果:针刀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两组肩颈部疼痛以及斜方张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针刀组改善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可通过改善斜方张力、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刀疗法 斜方肌 肌张力
  • 简介:子宫腺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多采用假孕疗法、假绝经疗法和手术疗法,手术对未生育和症状较轻的患者接受度较低;而假孕疗法和假绝经疗法副作用大,复发率高。探讨中医外治法,如针灸、直肠给药、敷脐疗法等对子宫腺病的作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中医外治法 针灸
  • 简介:目的:探讨推拿功法《易筋经》练习对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患者股四头力的影响,为推拿功法《易筋经》干预KOA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9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进行《易筋经》锻炼,每日1次: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观察8星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8星期后,观察组患者股四头等速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对照组患者股四头等速力无明显变化。结论:推拿功法《易筋经》练习对改善KOA患者股四头力具有一定作用,是干预该疾病的有效运动方法。

  • 标签: 骨关节炎 易筋经 运动 股四头肌 肌力
  • 简介:[目的]比较针刺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为治疗腰背筋膜疼痛综合征探寻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模式。[方法]将3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筋膜触发点组、经络穴位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100例,每组均临床常规用药,筋膜触发点组采用每周1次针刺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经络穴位组采用每天1次经络取穴针灸治疗,综合治疗组每天1次经络取穴针灸治疗,并配合每周1次针刺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6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8周后,进行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和组间疗效的比较。[结果]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各组疼痛指数、功能状态指数和硬结条索状物指数均降低(P〈0.05);有效率方面,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筋膜触发点组总有效率85%,经络穴位组总有效率82%,筋膜触发点组与经络穴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相当,二者合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肌筋膜触发点 经络穴位 针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