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糖尿病足病人中西药联用治疗,予以西药控制血糖、抗生素控制感染及局部清创外敷复方长皮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愈32例,总有效率9318%。结论中西药联用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药 治疗 糖尿病足
  • 简介:44年寒暑煎熬,海峡阻隔杳无音讯。然而,原籍湖南省湘乡市山枣镇的一位名叫杨熙智的台湾老兵,硬是凭着一张时刻带在身上的黑白寸照和忠贞不渝的情感,冲破重重阻隔,在花甲之年,同结婚仅三个月便不幸离散的妻子重结连理。如今,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终于过上了相敬如宾、其乐融融的田园牧歌式生活。

  • 标签: 台湾老兵 田园牧歌 忠贞 真情 黑白 情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44例。结果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取石成功,手术时间65~19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10~70ml,平均30ml。术后住院5~8d,无腹膜后感染及漏尿等并发症。38例获随访1~12个月,所有病例肾积水均较术前好转,无结石残留、复发及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取石效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如结石较大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后腹腔镜 输尿管切开取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对术后肠梗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术后炎性肠梗阻,它既有肠梗阻的共性,更有其特殊性。现就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诊治的44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术后炎性肠梗阻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一种自行研制的床上洗头,是由旧式的治疗为主体制作而成,应用于临床中不同病人的头发清洁。使用时有便捷、舒适安全可靠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者劳动强度,同时具备体积小、可控性好、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 标签: 床上洗头车 卧床患者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P44/4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雷公藤甲素诱导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以不同浓度梯度雷公藤甲素染毒相同时间,或相同浓度雷公藤甲素染毒不同时间,以蛋白因子添加素V和碘化丙啶联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分析P44/42总蛋白量、磷酸化水平以及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甲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雷公藤甲素诱导P44、P42磷酸化水平升高及c-Fos的高表达。结论:一定剂量雷公藤甲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细胞后,P44/42过度磷酸化,诱导c-Fos的高表达,导致细胞凋亡。

  • 标签: 雷公藤甲素 肾上腺皮质细胞 凋亡 P44 4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c-Fos
  • 简介:为研究乳宁Ⅱ号方(主药:生黄芪、太子参、当归、枸杞、天门冬、淫羊藿、鹿角片、米仁、莪术、八月札、露蜂房、山慈菇)的作用机理,将体外培养的MA891细胞接种在小鼠右腋皮下,然后将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A)、环磷酰胺(CTX)组(B)、CTX+乳宁Ⅱ号组(C)、乳宁Ⅱ号组(D)、扶正组(E)、祛邪组(F).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2倍的上述各种药物治疗.21天后处死小鼠,运用免疫组化和PT-PCR方法观察各组小鼠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1K-1蛋白和mRNA的变化.结果:B、D、C、E、F组都能减少VEGF、f1K-1蛋白和mRNA的表达,其中C组效果最好,D组次之.提示:抑制VEGF、f1K-1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可能是乳宁Ⅱ号的作用机理之一;乳宁Ⅱ号与化疗药CTX有协同作用.

  • 标签: VEGF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乳宁Ⅱ号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医证临床分布特征,确定各证的必备变量,以建立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标准。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分布特征;以参考标准为假设,采用逐层聚类和因子分析的方法验证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及各证的基本必备变量。结果: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Ⅰ期中中医辨证单证占78.1%,两证相兼占18.8%,三证相合占3.1%;Ⅱ期中医辨证单证占53.5%,两证相兼占44.4%,三证相合占2.1%;Ⅲ期中医辨证单证占40.5%,两证相兼占48.8%,三证相合占10.7%。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基本证为肝郁气滞、肝血瘀阻、脾气虚、肝胆湿热、肝肾阴虚,各证的必备变量为与证关系密切的主要变量。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中医证型分布 辨证标准 聚类 因子分析 主要变量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模型大鼠PI3K的影响。方法56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46只。空白组给予SPF级动物标准饮食喂养,持续至实验结束。造模组采用以120mg/L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灌胃,每只5mL/kg,1次/d为主,配合自由饮用0.1%氨水溶液及进食含0.03%雷尼替丁的颗粒状饲料,三种因素联合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大鼠模型。20周末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剩余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益气化瘀解毒法组各12只,均给予SPF级动物标准饮食喂养。模型组予生理盐水3mL/kg灌胃,1次/d;维酶素组予维酶素悬浊液2mL/kg(即维酶素0.3g/kg)灌胃,1次/d;益气化瘀解毒法组予中药制备药液3mL/kg(含生药9g/kg)灌胃,1次/d。持续治疗12周后即实验第32周末处死全部大鼠。选用westernblot法对各组大鼠PI3Kp85、pPI3Kp85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各组PI3Kp85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PI3Kp85蛋白表达比较,模型组表达最高,其次是维酶素组,益气化瘀解毒法组较前2组蛋白表达降低,空白组表达最少;各组灰度值比较,模型组和西药组均较空白组显著增高,模型组和西药组均较中药组显著增高,且模型组较西药组显著增高,P值均为0.000,中药组和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6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法可显著抑制p-PI3K蛋白的高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异型增生(Dys)、逆转胃癌前病变(PLGC)、防治胃癌的有效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 益气化瘀解毒法 PI3K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