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贴敷联合电针用于肛肠手术患者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肛肠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软件将其随机平平均分为三组,按照镇痛方案不同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洛芬待因镇痛,实验1组采取电针刺激镇痛,实验2组采取穴位贴敷联合电针镇痛。比较三组术后各时间段切口以及排便疼痛情况。结果:实验1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2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实验1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肛肠手术患者采取穴位贴敷联合电针镇痛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贴敷 电针 肛肠手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龄患者实行下肢手术中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方法:对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入选的64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比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价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平均价动脉压和心率指标分别为(110.65±5.74)mmHg、(80.36±5.74)次/min,对照组为(105.82±5.95)mmHg、(78.12±5.96)次/min,观察组比对照组心率和评价动脉压更加平稳,对比两组护理后数据,P

  • 标签: 老龄患者 下肢手术 罗哌卡因 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麻醉手术期间输液对腰一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腰一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骨科及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于入手术室开始静脉快速输入乳酸林格液500mL,继以5,-.6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B组于八手术室开始静脉快速输八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500mL,继以5--6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情况。结果A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20%,B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3‘3%。A组血压下降的发生率高于B纽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输液 血压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穿刺术联合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脑疝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84例(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外伤性脑疝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42例)采用开颅手术治疗,B组(42例)在采用穿刺术联合开颅手术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A组,B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A组,P<0.05;结论:对外伤性脑疝患者应用穿刺术联合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穿刺术 开颅手术 外伤性脑疝 联合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识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外科手术患者采取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麻醉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伴有直肠黏膜脱垂重度痔疮患者治疗中,采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联合多个小切口手术的效果。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6月/2020年12月(开始/结束)伴有直肠黏膜脱垂重度痔疮患者7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数字表法分对照U组(常规手术治疗)、联合N组(PPH联合多个小切口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疼痛情况。结果 联合N组、对照U组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疼痛(VAS)评分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有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对无差异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将布托啡诺联合地佐辛应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术后患者的镇痛中,探究且镇痛效果及影响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取法在2018.1月-2020.12月期间,择本院6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以单双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镇痛方案并予以详细记录,将其各时间段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对比分析,以明确的记录数据为标准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实验组各时间段疼痛缓解评分均显高、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效果显佳,足以证明此组镇痛方案可行,且检验有意义(P < 0.05)。结论 将布托啡诺联合地佐辛应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术后患者的镇痛中,其镇痛效果显佳,并在镇痛的同时还能够抑制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且安全性较高,提倡推广,建议大规模应用此镇痛方案。

  • 标签: 布托啡诺 地佐辛 下肢骨折 术后镇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心脏肿瘤切除患者术后恢复期,恰当的运用整体护理,研究其有效性。方法:为确保实验的有效性,应根据就近原则从我院中选择24例符合条件患者参与,并将其均分为A、B两组,分别施以不同的护理举措,例如:整体护理、常规护理。结果: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且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好。结论:患者在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心脏肿瘤切除术治疗期间,合理的应用整体护理,不仅能起到提升治疗效果及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 整体护理 心脏肿瘤切除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梗阻的护理关键。方法: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8年2月-10-2019年5月因输卵管梗阻入院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依照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性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腹腔镜联合手术 输卵管梗阻 护理关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用于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摘选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60例患者,选随机抽取30例作为A组,仅以神经刺激仪引导开展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其余30例则作为B组,以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联合进行神经阻滞,对比2组临床结果。结果:对比2组的神经阻滞成功率,显示B组高于A组,P<0.05;对比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显示B组均优于A组,P<0.05;对比术后2h、12h以及24h的VAS评分,均显示B组低于A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中,以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联合开展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佳,建议临床对此方案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仪引导 坐骨神经 股神经 神经阻滞 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颈椎前路手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抗感染、抗炎、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2组治疗都以2个月为1个疗程,后停止服用2个月,如此间断服用1年。术后1月,2月,4月,6月、12月完成随访调查。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上的JOA评分、NDI评分、VAS评分数据。结果:2组患者完成前路手术均十分顺利,术后按时完成随访,治疗组患者按治疗后医嘱服用补养还五汤。2组患者于术后1月,2月,4月,6月、12月随访结果显示,各时间点治疗组的VAS评分、N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各时间点的JOA评分、BI指数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提高。综合来看,治疗组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补阳还五汤加减 前路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为我院2019.4—2020.9接收的62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以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取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100.0%)比对照组(87.1%)更高,麻醉后10min、麻醉后10min、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P>0.05。结论: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取得很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锁骨骨折 B超 颈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5.14±1.79)min短于对照组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对其应用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经相应的麻醉处理后,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各指标呈良好趋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小,术后生活质量较高。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轻比重 腰麻-硬膜外麻醉 老年 下肢骨折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宫颈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住院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40例患者采纳全身麻醉,试验组40例患者采纳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T1、T2MAP、HR、Cor、AngⅡ均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与参照组(5.00%)比较,P>0.05。结论: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可维持宫颈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宫颈癌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对其基质金属蛋白水解酶9(MMP-9)、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妇科共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根据双盲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新辅助化疗+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的MMP-9水平、HE4水平、炎症情况、随访3年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MMP-9、HE4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MMP-9、HE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经随访3年,研究组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远处转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下调MMP-9、HE4表达水平,抗肿瘤作用显著,同时减轻了炎症反应,能够有效避免局部复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值得临床开展。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新辅助化疗 腹腔镜手术 MMP-9 HE4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病人认知与疼痛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将其划分为两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法,其中59例为甲组,另59例为乙组,甲组麻醉方式为全麻,乙组麻醉方式为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认知功能以及疼痛评分。结果:乙组认知功能评分比甲组高,疼痛评分比甲组低,且P

  • 标签: 盐酸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全麻 老年股骨颈骨折 认知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在烟雾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工作中使用围术期护理内容,并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烟雾病患者中抽选出38名进行研究,抽选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依据抽签形式将其划分组成X组(实验组)与Y组(对照组),每19名患者被划分组成一组。本次研究38名患者均接受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工作内容,两组患者配以不同护理内容。将X组与Y组患者满意表现、配合表现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整理X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内容,得出其满意表现内容的评分结果为(95.42±2.24)分;治疗期间该组患者配合表现内容的评分结果为(93.26±2.16)分;均优于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围术期护理内容 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 满意表现 烟雾病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预防碘酊消毒过程中消毒液渗入胸腹部引起皮肤灼伤现象。方法:将2019年01月-2019年8月363例,对俯卧位病人皮肤消毒患者,分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横单固定躯体两侧皮肤,臀部用纱条固定。实验组采用手术护膜粘贴在身体两侧及臀部的皮肤。观察两种消毒后皮肤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护膜有效隔绝消毒液渗入到胸腹部引起碘酊和电外科灼伤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皮肤护理 灼伤 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