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用药干预是否取得成效,是否需要调整干预方式。方法 2018年 10月 -2020年 3月,每月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院质控科、医务科、消化内科、五官科、骨科、疼痛科、康复医学科、妇科、中医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查房和药学查房时发现的药物使用不合理处提出干预干预对象为医生、护士和患者。

  • 标签: 用药干预 成效 干预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价值。方法:在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来院本院就诊的病例中抽选200例,以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划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实施用药管理,干预组由药师实施药学干预,就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组不合理用药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管理中以药师药学干预,可减少不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 标签: 药师 药师干预 不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A院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药学服务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50%)和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85.00%)和(12.50%),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学服务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并明显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及早康复。

  • 标签: 药学服务 不良反应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药师审核干预对促进他汀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我院以2019年8月-2020年9月期间的122例 1560 张他汀类药物处方,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其中给予常规组传统干预,给予干预药师审核干预,对比两组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两组在不合理用药上,有差异性(P<0.05)。结论 将药师审核干预方式,应用到促进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中,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 标签: 药师审核 他汀类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师审核干预对促进他汀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本院他汀类药物处方1600张纳入研究,所分对照组(800张)常规管理,观察组(800张)实施药师审核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用药不符合临床诊断、用法用量不规范、联合用药不合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师审核干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肝胆外科质子泵抑制剂(PPI)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肝胆外科2020年1—12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药师在患者使用药物期间未进行任何干预;2021年1—12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临床药师干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使用注射用PPI的病例各分为360例;对比两组的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用法不规范、用药时间过长、重复用药、过量用药、无指征用药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临床药师干预 肝胆外科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对本院静脉中心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间的1250份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处方均经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进行点评、调整、修正;分析不合理处方类型。结果:1250例不合理用药处方在经过药师干预后,采纳了药师意见进行调整。在1250份不合理用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类型包括:溶媒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给药、药品给药途径不适宜等多种原因,其中排在最前位的原因是溶媒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静脉营养液不合理使用。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给予用药指导,可以通过及时干预,并能够提高静脉用药安全、有效,能够加强并规范医疗机构药物使用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药师干预 不合理用药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加强药学干预对老年呼吸内科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老年呼吸内科接受抗生素治疗的40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使用抗生素过程中给予常规药学干预干预组给予临床药师加强药学干预。对比2组干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合理用药率、三联及以上抗生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抗生素疗程、单联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加强药学干预在老年呼吸内科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中可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抗生素 临床药师加强药学干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药房执业药师工作现状,促进执业药师加强行业自律,使其职业获得社会认可、尊重,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方法:评述社区药房执业药师工作的特点、难点,建议执业药师加强行业自律,社会和企业多给予其帮助。结果:建立和健全执业药师相关管理文件有利于其职业被认可、被尊重,促使其加强行业自律,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结论:建立和健全执业药师相关管理文件是推动执业药师加强行业自律、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执业药师 行业自律 管理文件 用药安全有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油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情况,评价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效果,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12月临床药师参与的444例次临床会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我院临床会诊覆盖科室全面,以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为主。结论会诊是临床药师的基本工作职责之一,临床药师应重视会诊案例,把握临床对药学服务的需求方向,通过专业化的药学服务和规范化的会诊参与临床治疗,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临床药师 会诊 抗感染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药临床药学及临床中药师的作用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90名中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并按照不同用药指导方案进行用药指导:中药师用药服务(观察组,n=45),常规用药服务(对照组,n=45),对不同用药指导方案下的临床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开展中药师用药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其中药作用机制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中药煎煮技巧掌握程度均高于常规用药指导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为提高用药质量,需展开临床中药师用药指导服务,可行性价值高。

  • 标签: 中药 临床药学 临床中药师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药师开展的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管理措施,实验组则开展药学服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从最终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以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高血压患者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取消药品加成后,常规的调剂发药工作不仅不会给医院带来任何效益,而且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这些工作也正逐步被自动化的机器所替代。与此同时,药师的专业背景包括药物化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等,因此医院药师可以在药物临床试验领域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学科优势,提供专业的服务。

  • 标签: 药师 药物临床试验 角色 定位
  • 简介: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也再次强调,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医院临床药师为了帮助公众树立安全用药观念,增强合理用药意识,维护公众身体健康,积极响应国家和习总书记的号召,在医院、社区和家庭三个层面广泛开展药学科普活动。为此,笔者评价了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科普活动后对公众安全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现将活动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科普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药房药师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02例接受中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中药学服务。观察组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比较观察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健康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房药师优化中药学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可以帮助患者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帮助患者恢复保持健康状况。

  • 标签: 中药房药师 中药学服务 优质 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