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引入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儿科实习的81名护理本科学生按照实习时间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0例),进行前后对照研究。对照组实习护生使用传统的带教法进行带教,观察组实习护生使用临床路径带教法进行带教。对两组学生的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习前两组实习成绩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实习学生考核成绩、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模式引入儿科临床护理实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此带教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教学 临床路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胃脘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消化科收治的胃脘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观察并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较常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胃脘痛 临床路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在白内障临床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治疗方法并对其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方法收集临床路径前后的诊疗信息,以此得出实施临床路径后白内障患者的满意度等数据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收集实施临床路径白内障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满意度等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患者的满意度较临床路径前有提高,(P<0.05)。结论临床路径能够优化诊疗服务和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临床路径 医疗质量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社区卫生服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临床路径的出现,针对不同病种使诊疗行为更加完整;提高了医疗质量。本文综述了临床路径在社区中的应用和研究。

  • 标签: 临床路径 社区卫生服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躁狂抑郁症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躁狂抑郁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干预后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躁狂抑郁症患者其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护理服务,加快了患者康复过程。

  • 标签: 躁狂抑郁症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5年8月期间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透析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血液透析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将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于儿科的临床教学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院就职的56人儿科实习医生(其中包括临床实习生、临床进修生和未取得执业医师证的医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各为28人。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组织教学,分析评价两组人员的学习效果。结果路径组的医生较对照组学习效果更好,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的路径组的总优良率远远超出了对照组。结论将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到临床教学中,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一种培养医生的良好的教学方法。

  • 标签: 儿科临床 临床路径式教学 有效应用
  • 简介:摘要实施了大半年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本文陈述了其五大经验与六大不足。医院要建立完善的临床路径管理体系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我国的二甲医院普遍处于在现行医疗服务范围内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第一阶段,要继续推进临床路径工作必须坚持取得的成果、多方借鉴经验、全力弥补不足。

  • 标签: 临床路径 经验 问题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临床护理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认可度,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路径护理 肝硬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5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入院15天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脑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定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治疗脑出血脑疝的临床效果,再客观研究提升脑出血脑疝病人临床效果的护理方案。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05月~2015年05月接收的43例脑出血脑疝病人(A组),本组病人接受微创治疗+临床护理路径;同期选择43例脑出血脑疝病人(B组)进行对照,本组病人接受微创治疗+一般护理,对2组入选病人的临床效果等进行客观对比。结果完成护理后,A组入选病人抑郁症状评分(36.71±9.51)分,B组(51.02±7.82)分;A组入选病人焦虑症状评分(38.68±8.77)分,B组(52.00±8.69)分,且A组入选病人恢复质量占有优势,2组对比后发现结果有差距(P<0.05)。结论在微创治疗脑出血脑疝病人时,配合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意义重大,可推广。

  • 标签: 微创治疗 脑出血脑疝 临床护理路径 抑郁症状评分 焦虑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住院的346例临床路径管理的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路径组),对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统计调查,并与2014年按传统诊疗实施管理的356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非临床路径组)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临床路径组和非临床路径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6.0±1.6),(6.9±1.7)天,住院费用分别为(2806±873),(3503±412)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在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

  • 标签: 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让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让患者的治疗费用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死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胸外科88名本科实习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临床路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平均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运用临床路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胸外科知识学习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胸外科 实习教学 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0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1d与3d的VAS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不但能够显著缓解疼痛程度,对治疗相关并发症均具积极抑制作用,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路径在白内障盲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白内障患者一共有12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诊疗措施,干预组根据临床路径诊疗流程,对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盲防治当中采取临床路径,不仅可以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还可以使临床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路径 白内障盲 防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外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外科患者后,能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外科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研究组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照组一般健康指导。结果研究组实施临床路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路径 抑郁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综合效果。方法抽选8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管理,从ND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等对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NDS、ADL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各组治疗前后各评分均改善(P<0.05),研究组的改善更为确切(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6.2%,相比之下研究组的总满意率明显更高,为97.6%(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与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临床护理路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教学路径在儿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来我科实习的护理中专、专科、本科生共100人,按入科实习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0人,观察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带教,观察组应用临床教学路径方法带教。实习结束前两组护生均进行出科理论、操作考试及对带教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带教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实施临床教学路径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规范教学流程,调动带教老师和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教学路径 实习 儿科 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