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依据GO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予以评价。结果术后,我院委派专人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通过反馈回的观察结果,依据GOS评分标准予以评价,其中25例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恢复程度较为明显;28例残疾,包括15例中度残疾,13例重度残疾;17例死亡,死亡率为24.29%。结论行开颅手术前,应先行手术指征确认,根据不同的手术指征标准,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有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双侧开颅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42例)选取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予以治疗,研究组(42例)选取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开颅不同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8月到2010年6月87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行开颅手术的治疗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分期开颅术组和一期开颅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开颅治疗良好率一期组显著高于分期组(86.7%vs.27.6%,P<0.05),且重残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分期组(12.2%vs.42.9%,P<0.05),并发症也较少。结论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至关重要,患者的临床表现、致伤原因、CT特点等均影响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一期开颅手术对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提倡

  • 标签: 预后 双侧开颅术 良好率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效果。方法术后两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均较之前显著降低,而GCS评分则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颅内压、GC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切口疝(4.17%)、脑膨出(0.00%)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17%、20.83%)(P<0.05)。结论应用去骨瓣减压术可获得更为理想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对冲性颅脑损伤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减压术治疗,观察组行单开创潜行减压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小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DOI)、视觉模拟评分(VA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腰背疼痛、压疮、下肢麻木发生率分别为2.44%、4.88%和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4.63%、19.51%和17.07%,P<0.05。结论在腰椎管狭窄患者治疗中,单开窗潜行减压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且痛感不明显,推荐推广。

  • 标签: 双侧腰椎管狭窄 传统开放治疗 单侧开窗潜行减压 功能障碍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胸腔镜下同期肺减容术与序贯肺减容术对肺气肿患者术后肺功能、心功能改善。方法对我院2010.1-2013.12胸腔镜手术治疗肺气肿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术后心功能、带管时间行回顾研究。结果25例序贯肺减容患者术后FEV1明显改善,PaO2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降低(P<0.05),CO升高(P>0.05),同期肺减容患者要优于序贯肺减容患者。结论胸腔镜下肺减容手术对患者肺功能、心功能有改善,同期肺减容优于序贯肺减容。

  • 标签: 肺气肿 胸腔镜 肺减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使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的方法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23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例患者经过平均10个月的随访,术后骨折对位线良好,胫骨平台关节面恢复解剖关系,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1.30%,1例出现切口感染,无皮肤坏死、后期复位丢失、关节内感染、深静脉血栓或内固定松动失效等并发症。23例均未出现“死骨夹层”效应。结论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具有手术损伤较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及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胫骨近端 粉碎性骨折 双侧 锁定接骨板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被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4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同时性发生有22例,占55%,异时性发生有18例,占45%。绝经前发生有12例,占30%。对本组患者进行3~48个月的随访,有5例原发性乳腺癌第二原发癌Ⅲ期患者死亡,死因肺转移,生存时间是3年,另外35例患者均健在,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应该重视对乳腺癌的治疗,及时对单乳腺癌进行随访,早期发现病变,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才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总结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6月-2011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结果40例患者随访9~20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6个月。肘关节功能根据Aitken和Rorbeck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后,早期心理干预,早期功能锻炼,分阶段康复锻炼,按医嘱正确用药及辅助物理治疗,减轻术后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肱骨髁间 骨折 内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同时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同时治疗输尿管结石17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8例一次碎石成功,成功率90.3%;17例一一次碎石成功,其中10例另一输尿管上段结石移至肾盂,另7例结石因息肉完全包裹,而开放手术。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同时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快捷、有效。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 输尿管镜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解剖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23例老年肱骨髁间骨折采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解剖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57~73岁,平均65.6岁。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6-2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Ⅰ期愈合。肘关节功能屈曲范围75°-130°,平均105°;肘关节伸直范围0°-35°,平均15°。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平均88分,优13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6.96%。结论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解剖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 标签: 老年肱骨髁间骨折 解剖锁定重建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弹力与弹力腹带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6月进行腹部手术220例需要使用腹带的病人按病室区域划分,对照组100例,采用弹力腹带固定;试验组120例,采用单弹力腹带固定。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防止伤口敷料移位、防止伤口裂开无明显差异;2、试验组在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单弹力腹带在腹部手术中能更好减轻腹部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伤口疼痛时间、有利于翻身排痰。

  • 标签: 单侧弹力 双侧弹力 腹带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额颞开颅裂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的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5月—2012年5月经个体化额颞开颅裂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和疗效。结果48例患者中,死亡3例,存活45例。术后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Ⅰ级12例,Ⅱ级16例,Ⅲ级11例,Ⅳ级6例,Ⅴ级3例。结论根据患者血肿大小位置,参考其年龄、头型、血压状况、意识状态等因素,对额颞开颅的手术切口及骨瓣或骨窗大小进行具体设计,经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符合微侵袭神经外科理念,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治疗方法。

  • 标签: 翼点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采用的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在45~50min,平均手术时间(38±7)min,手术室结束后的止血时间在11~15分钟之间,平均时间(9.2±2.3),术后并发症概率为17.5%,止血有效率为92.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作为一种保守治疗时间短、止血快,治疗有效率较高,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更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难治性产科出血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泛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同时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3例额叶脑挫裂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23例广泛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均行额去骨瓣减压其中恢复良好16例,轻残4例、死亡3例。结论额去骨板减压术是治疗广泛性额叶脑挫裂伤积极有效措施,提高了手术效果。

  • 标签: 广泛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双额去骨瓣减压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疤痕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将该病既往的治疗方法与目前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优缺点;结论目前国内外首推的治疗该病的方法是子宫动脉栓塞后行人工流产术;结果我院通过开展该项治疗方案,成功的治愈了数名子宫疤痕妊娠的患者,证明该方案对患者的损伤小,风险相对较小,治疗效果好,值得推荐。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疤痕妊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3例脑中心疝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间脑期手术效果最好,延髓期手术效果最差。结论额叶挫裂伤患者的潜在危险性较大,所致脑中心疝不能以意识、瞳孔变化、血肿量大小、中线结构移位衡量病情轻重,应重点参考影像学的动态变化,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

  • 标签: 双侧额叶挫裂伤 脑中心疝 间脑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大泡经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应用胸腔镜手术同期治疗肺大泡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配合过程结果在高效,默契的手术配合下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大约50min~120min。结论高效的手术配合是胸腔镜下同期治疗肺大泡,缩短手术时间的重要保障,有效降低患者二次手术率和痛苦

  • 标签: 双侧肺大泡 胸腔镜 同期手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下颌第一前磨牙双根管极为罕见,同时发生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一例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治疗。提醒临床工作者注意仔细观察下颌前磨牙牙片,以免遗漏根管。

  • 标签: 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 双根管 根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