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重视内部和外部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设置问题难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利用迁移规律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色彩调动学习兴趣;适时复习,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心理学知识的应用能对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心理学 生物教学 动机 迁移 色彩 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护理对甲亢患者心理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甲亢患者58位,并将这58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人,然后随机选择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则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以往最常用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观察两组患者在精神焦虑和躯体焦虑这两种情绪上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焦虑评分(64.32±6.73)明显高于观察组(59.49±9.41),对照组患者的躯体焦虑评分(75.43±7.98)也明显高于观察组(68.82±6.84),两组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总评分为128.31±16.25分,对照组的总评分为139.75±14.71,可以看出观察组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对甲亢患者的心理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改善病人的焦虑情绪,是一种值得使用并将其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心理干预 护理 甲亢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药物及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两组护理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偏头痛患者心理情绪,减少症状发作的频次及程度。

  • 标签: 心理 偏头痛 心理 情绪
  • 简介:摘要缺乏正确的自我认同和人际沟通能力是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普遍遭遇的心理困扰。随着心理学在我国的推广与发展,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将心理疗法的理论运用到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对于强化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一种现代治疗方法,心理疗法帮助人们将人和问题区分开来,重新解读故事,重建自我及人际关系。心理疗法有助于大学生将自我困扰和人际困扰外化于自身和他人,从更加理性积极的视角解读自我与他人,并能增强大学生丰富体验和有效应对的能力。本研究主要阐述绘画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目的是拓宽心理疗法理论与技术的应用范围,为绘画心理疗法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结合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心理疗法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搜集56例白血病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为28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两组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儿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儿焦虑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其临床应用价值应予以肯定。

  • 标签: 白血病 小儿 心理状态 治疗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136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研究组,每组人数为68例,科室对常规组实施临床一般护理流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并分析对比两组SAS、SDS评分。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干预,可对消除焦虑抑郁心理、提升护理效果等均产生积极影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 焦虑抑郁 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简要分析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护理方式,通过不同患者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以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特点入手,根据患者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应对措施,使肠造口患者能够逐渐调整自身心态,提高治疗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逐渐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肠造口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化内镜受检者中应用心理护理,探究分析该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消化内镜受检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将心理护理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相较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程度对照组均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受检者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即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且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况。

  • 标签: 心理护理 消化内镜受检者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择我院消化科收住的9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促进溃疡早期愈合,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消化道溃疡 心理状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女性精神病患者经期心理变化及生理、心理护理研究。方法分析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女性精神病患者,50例属于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属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比两种患者心理变化情况。结果相比较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在经期内心理变化更为显著。结论女性精神病患者经期心理变化与发病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生理表现来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此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女性精神病 经期心理变化 生理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加以综合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病人 术前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宫颈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宫颈癌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颈癌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8例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9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09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泌尿外科患者行心理干预护理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泌尿外科 患者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8例手术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疼痛分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SDS量表和SAS量表评分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VAS量表分级更低,而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从而减轻术后疼痛和促进术后康复,在外科患者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外科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应用抽签法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14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干预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周期为4周,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前的HAMA评分、HAMD评分、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QO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标签: 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评估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及改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评估联合心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血糖值及妊娠结局指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标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两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窘迫和羊水过多三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评估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改善GDM的血糖状况,减轻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负担,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心理评估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肾内科收治的75例行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终末期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终末期肾衰竭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个体化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大量的文献证明,心理干预不仅对慢性病患者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慢性病患者的家庭生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慢性病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型,慢性病的斗争也不再是生物医学科学的孤独斗争。心理和社会因素在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慢性病患者 心理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心理特征,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预后。方法针对矽肺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矽肺患者在护理干预下,心态改善良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结论针对矽肺患者心理问题,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矽肺 心理特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手术I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心脏手术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负性情绪发生率、护理满意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手术I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有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手术ICU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