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心理问题成为很多人的困扰。龙口市市民产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或工作压力大和受情感问题困扰,其中青少年和中年人是心理疾病的多发人群。就心理咨询的现状看,很多市民对心理疾病认识不足,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因此政府,医院和市民应该共同努力,提高龙口市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心理咨询 社会压力 龙口市民
  • 简介:摘要手术对病人是较强的压力和应激源,此时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提高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应对症实施心理护理和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缓解和消除病人及家属的不良心理反应。

  • 标签: 患者 手术前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室,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最终取得最佳康复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围手术期通过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问卷调查,186例择期手术患者均对我院心理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结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消除手术带给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迅速康复,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理支持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对矽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名伴有治疗的同时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前、干预2月、干预4周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病人心理状态。结果心理干预四周SCL-90各因子得分及SAS,SDS标准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支持治疗和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心身症状。

  • 标签: 矽肺 心理干预 认知疗法
  • 简介:摘要乙肝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心理上的痛苦,患者在这双重打击下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且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对乙肝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分析,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 标签: 乙肝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癫痫俗称羊癫疯,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癫痫的患病率为千分之七,估计约有900万的癫痫患者,并且每年都在逐渐递增。其发病的表现复杂多样,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 标签: 癫痫患儿 心理护理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对手术患者实施的良好的心理护理手段,达到促进手术患者康复及良好愈后的目的。方法分析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障碍,对手术患者采取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手术患者在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护理下,疾病康复都有明显的促进。结论护理人员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可使手术病人的恐惧、焦虑、疑惑等情绪解除,增强患者战胜不良情绪的信心,促进手术顺利完成,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手术患者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对其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并研究有效方法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3月-2015年03月创伤骨折患者102例。通过抽签法对创伤骨折患者进行分组。B2组(对照组51例)临床给予常规护理;B1组(观察组51例)临床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两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所有创伤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干预后,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方面,B1组优于B2组创伤骨折住院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创伤骨折患者,临床会表现出焦虑以及抑郁等系列的消极心理,临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将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效改善,最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

  • 标签: 创伤骨折 住院 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是为了对心理护理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情况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对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心理护理。最终得出结论从躯体化、抑郁和人际关系等六方面分值的前后差异,可以看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明显改善,这对患者的康复是十分有利的。

  • 标签: 心理护理 干预措施 肝硬化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至今我院曾收治的白血病患儿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理状况和治疗依从效果,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大多数患儿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得到明显减轻,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儿的抑郁、焦虑评分呈现明显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5);患儿治疗依从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白血病患儿负面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效果,有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治疗与身体健康的恢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儿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工作中与患者心理沟通的技巧及重要性。方法探讨护患沟通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结论只有掌握并恰如其分地运用沟通交流的技巧,才能在与病人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融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护士为病人健康服务的有效程度。

  • 标签: 护患心理沟通 技巧 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整体护理理念的广泛应用,心理护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护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尤其是高龄骨折患者,由于其自身的心理、生理特点,心理护理的质量对患者愈后的功能恢复,常常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心理护理 高龄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机械通气技术的日益成熟,气管切开术越来越成为长期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人-机连接的途径,但是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面对不能进行语言沟通,内心的想法和身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等情况,这样往往会使部分危重患者更加恐惧,焦虑,延缓病情的痊愈。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工作中除一般的疾病护理外,更重要的心理护理要贯穿整个护理活动的始终。

  • 标签: 气管切开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4年3月到9月确诊为癌症并且接受化疗的45例胃癌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24例,对照组21例,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面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1.87±6.61、45.14±6.34;对比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5.78±7.84、46.86±8.30。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和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在作用于胃癌患者的过程中,可以极大的弱化癌症对于病人的影响,以病人的心理素质为基点,展开扩充辅导,很多护理方法都是因病人的真实情况而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临床上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护理方法。

  • 标签: 心理护理治疗 胃癌患者 焦虑 抑郁 生活规律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越来越普及,预防接种的人群不断增加,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根据不同年龄对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在适当的心理护理下,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明显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减轻紧张、恐惧心理以及疼痛的感觉,大部分儿童主动配合接种,增强了广大家长对儿童接种疫苗的信心。

  • 标签: ? 儿童 计划免疫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护理不仅仅是以疾病为中心,更重要的是从病人的生理、心理各方面都能得到整体的护理,特别是整形手术病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整形手术本身对病人而言就是一个刺激,病人希望变的更加漂亮、担心手术心理,可能引起一系列的消极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伤口的愈合,因此整形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感和恐惧心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得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 标签: 手术 整形手术 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孕妇在入院前期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主要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试管婴儿孕妇,根据入院时的编号,将孕妇的次序打乱之后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孕妇30例、对照组孕妇30例。观察组必须在孕妇最初入院之后就对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要采用普通方式进行护理;经过五个月之后再对孕妇经过心理护理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孕妇在接受心理护理之后,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经过普通护理之后总有效率为57.4%。观察组孕妇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试管婴儿孕妇进行护理时,可以在最初入院之后就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孕妇生产效果,提高生产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试管婴儿 孕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理干预观察癌症放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合并有情绪障碍的癌症患者全部进行应对方式测试(CSQ)、焦虑自评(SAS)、抑郁自评(SDS),血浆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检测,随机分成干预组(n=30)与对照组(n=30)。结果两个月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求助及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退避、幻想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D3+、CD4+、CD8+及CD4+/CD8+、NK细胞等免疫参数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癌症放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而且有益于癌症放疗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提高。

  • 标签: 心理干预 癌症 放射治疗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测验对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护理的辅助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五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共120例,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根据康复期间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测试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转归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后其焦虑、抑郁自评值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更为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患者护理后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进行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痊愈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测验 精神病 康复期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