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观察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两组人数均等各25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分组护理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观察发现,心理护理组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轻,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显著减轻其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与实践。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本文以婚姻引发的严重心理问题为个案,从认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角度探讨了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机制,提出了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的整合式心理干预对严重心理问题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婚姻 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进行化疗的癌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配合心理护理,观察对比2组SAS和SDS评分。结果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下降的均较对照组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心理护理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癌症 化疗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间,在我院选择8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心理组(n=40)和常规组(n=40),给予心理组患者心理护理,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心理组患者疼痛恐惧心理、担心手术风险、担心手术预后、担心手术费用等相关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手术室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医院各科室护理单元是医院医疗工作中重要的职能单位。护士长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者,通过应用科学的心理管理方法,使护士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工作,增强了群体凝聚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在实践工作中,扩大护士长非权力性影响力,能增强护理群体凝聚力;实行民主型领导方式,能增强护理群体的责任感;使用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唤醒护理群体内在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护理群体紧密的团结与协作;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培养护理群体良好的职业素质。

  • 标签: 护理 心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分娩产妇的心理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分娩产妇,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疼痛分级情况、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率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应用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其疼痛,提高其自然分娩率,同时也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可推广。

  • 标签: 分娩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首发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其心理健康状况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接诊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有患者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高血压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时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与对照组同期,(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首发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中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的60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给予心理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状况。结果实验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效果显著。

  • 标签: 急诊 手术室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认知心理干预在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我院病例中选取纳入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垂体瘤心理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认知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性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垂体瘤心理障碍患者实施认知心理干预,能够疏导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心理层面,值得推荐。

  • 标签: 认知心理干预 垂体瘤 心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晚期肺癌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成不同护理组基础护理干预对照组,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预后评估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预后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和对照组相比,P<0.05;实验组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临床针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作用显著,可纾解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学习。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晚期肺癌 不良心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亢周期性麻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60例TP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接受常规治疗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在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出院6个月、出院12个月时患者的疾病防护知识的得分均较护理干预前升高;对不同时间点的得分进行比较,显示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作用(P<0.05);观察组在出院6个月、12个月时的服药情况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复发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TPP患者的焦虑等心态,对防治疾病的复发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甲亢 周期性麻痹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老年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逐渐增多,患病率随之增加。心理、社会因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了解老年人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心愿,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病人,更会产生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比如焦虑、恐惧等,而不健康的心理,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使病人手术耐受性降低,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危险性,且不利于手术后的康复。而老年人由于免疫力、抗感染能力下降,生理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逐渐减退,机体处于超负荷状态,再加上老年人机体反应差,又常伴发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等,使手术耐受性明显下降,无论施行择期或急症手术,其危险性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年轻人。因此,做好老年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帮助他们积极应对手术刺激,安全度过手术期,对手术治疗和促进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手术前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临产妇的心理护理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初产妇共44例进行研究。她们的年龄在21~38岁之间,平均为30岁。然后把她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病人在经过心理护理措施后,其焦虑程度、自然分娩率以及病人满意度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病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后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 标签: 初产妇 心理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是肾脏末期病人的替代疗法,长期,繁琐的操作以及使患者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使病人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因此对病人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腹膜透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面临致癌因素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罹患肿瘤。据统计,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使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通过化疗获得明显疗效。然而大多数患者在获益于化疗疗效的同时,也承受着化疗副反应对躯体及心理造成的不适,甚至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化疗所带来的副反应可以导致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而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对化疗所产生的副反应亦不尽相同。此外,不同种类的肿瘤所导致的患者心理状态也有所差异。

  • 标签: 肿瘤 心理 副反应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及心绞痛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1月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2周内心绞痛次数。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34.2±2.9)分低于对照组(45.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内心绞痛次数(1.9±0.4)次低于对照组(3.1±0.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改善其心理应激,并一定程度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净化患者应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61例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4例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对照组2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身体和心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汉密尔顿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无论在抑郁评分还是焦虑评分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患者接受综合心理护理,可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安全性高,可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血液净化患者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分娩前两组产妇SAS、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分娩后观察组产妇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过程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心理康复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新疆某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组间自尊水平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尊水平评分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自尊水平,心理康复作用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自尊水平 心理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后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抑郁焦虑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干预的时间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骨折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骨折 抑郁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