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经过60年努力,从针刺麻醉被创造,到临床验证,再到各学科推广应用,针药复合麻醉技术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了种重要麻醉方法。本文针药复合麻醉机制,选穴、神经外科临床应用和脏腑保护方面做了综述,为针药复合麻醉神经外科应用做小结与展望。

  • 标签: 针刺 针药复合麻醉 神经功能保护 脏腑保护
  • 简介:摘要种植义齿日渐成为修复缺失牙主要治疗方案,传统种植义齿材料如纯钛,由于其优良生物相容性和较高抗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其弹性模量和周围骨组织不匹配,常常不可避免产生应力屏蔽、应力集中等问题,最后影响种植义齿远期效果。功能阶梯材料(FGM)由于弹性模量空间方向呈连续性变化,能较好适应周围组织,实现传统纯钛种植材料所无法达到性能和功能,被逐渐应用于口腔领域本文将从功能阶梯材料设计方案相应机械性能角度,FGM进行综述。

  • 标签: 功能阶梯材料 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
  • 简介:摘要乳牙脱落后,牙齿萌形态结构还尚末完全形成以及成熟情况下即称之为年轻恒牙,年轻恒牙3~5年后牙根发育基本完成,根尖孔闭合。可因受外伤,畸形尖折断以及龋病等各种因素影响,年轻恒牙会对牙髓造成感染、坏死、甚至引发根尖周组织感染,影响牙根部生长发育。临床上较为传统治疗方法是使用氢氧化钙类药物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促使根尖区进行发育。利用氢氧化钙强碱性消除炎症,诱导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孔封闭。本文主要介绍应用irootbpplus新型材料根尖屏障术临床效果,为根尖屏障术应用于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提供临床上依据。

  • 标签: 根尖屏障术 年轻恒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趋化因子SDF-1复合聚乳酸-乙醇酸(PLGA)高分子材料制备生物支架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相容性,并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增殖迁移情况。方法2017年11月—12月期间,齐齐哈尔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PLGA支架材料为BP组,加入120ng/ml浓度SDF-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PLGA支架材料为S-BP组,利用CCK-8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CCK8增殖检测S-BP实验组细胞活性比BP组细胞活性增强(P<0.01),BP组细胞活性比正常对照组细胞活性增强(P<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细胞迁移率S-BP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1),B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趋化因子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可有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趋化。

  • 标签: SDF-1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PLGA材料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酶法优化提取黄芪多糖工艺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黄芪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以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pH多糖得率影响为试验因素,优选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浓度5.5%,酶解时间3.5h,酶解pH6.0。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黄芪多糖含量占原药材8.58%。结论复合酶法提取黄芪多糖工艺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稳定性良好。

  • 标签: 复合酶法 黄芪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酶法优化提取地黄多糖工艺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地黄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以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pH多糖得率影响为试验因素,优选地黄多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酶浓度4.5%,酶解时间2.0h,酶解pH6.0。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地黄多糖含量占原药材7.58%。结论复合酶法提取地黄多糖工艺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稳定性良好。

  • 标签: 复合酶法 地黄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不同口腔修复材料摩擦性能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90例行口腔修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金属、陶瓷跟树脂等不同修复材料进行修复,修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患者口腔修复效果存在有差异性(P<0.05)。结论不同口腔修复材料存在有各自优缺点,需要在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基础来合理选择。

  • 标签: 口腔修复 修复材料 摩擦性能
  • 简介:摘要本文考察了以HPC为粘合剂、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粒混合强度片剂可压性、脆碎度药物溶影响。选用可压性较差药物——乙酰氨基酚(APAP)为实验研究药物,通过高剪切和低剪切两种方法进行制粒混合并对比考察所制得片剂可压性、脆碎度药物溶度。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高剪切制粒所得片剂具有更好可压性和脆碎度,而药物则不受混合强度影响。

  • 标签: 制粒混合强度 片剂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足踝部手术患者采用特肤生(上海硅健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研制创面修复材料)治疗效果,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便于其更好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2年2月-2013年10月,入选研究患者均为该阶段本院接受足踝部手术治疗患者,共192例,所有患者均有长时间伤口引流不畅、感染或不愈合等表现,根据患者接受治疗不同时间,随机19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6例,临床期间给予常规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患者11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特肤生(硅创面修复材料)治疗,两组患者症状变化进行观察和评估,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包分析研究中得出数据。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9.68±3.01)天、(12.05±3.47)天,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不愈合患者、创面引流不畅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张力性水泡结痂者骨髓炎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足踝部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行特肤生(硅创面修复材料)治疗效果良好,可在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 标签: 特肤生(硅基创面修复材料) 足踝部手术 伤口愈合 康复新液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口腔修复中不同材料摩擦性能。方法我院收治并进行牙齿修复患者114例,共135颗牙,按修复牙齿数目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金属组38例45颗牙,树脂组40例45颗牙,陶瓷组36例45颗牙。三组患者分别使用钴铬合金、合成树脂以及陶瓷材料患者牙进行修复。结果陶瓷组患者牙齿破裂例数明显多于金属组和树脂组(P<0.05);树脂组患者牙齿松动脱落例数明显多于金属组和陶瓷组(P<0.05);金属组患者发生牙龈出血牙周炎等情况例数明显多于树脂组和陶瓷组(P<0.05)。三组患者牙齿畸形以及牙根裂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修复材料摩擦性能最佳,陶瓷材料摩擦性能也较佳,合成树脂摩擦性能相对较差,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修复材料,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新修复材料

  • 标签: 口腔修复 不同材料 摩擦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吸收性止血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为其在手术中应用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将9只新西兰兔分为3组,即供试品-1组(6.25mg/kg)、供试品-2组(12.5mg/kg)和供试品-3组(25mg/kg),每组3只,各组采用自身作为空白对照,通过皮下注射在动物背部植入吸收性止血生物材料,每个时间点1只动物,每侧4个皮下囊,植入后第3、7、14天取皮下囊部位组织常规HE染色做病理检查。结果大体观察残留程度0%;解剖时肉眼观察仅供试品-3组植入后第3天其4号取材点可见皮下囊包块存在;病理镜检发现,各组皮肤表皮真皮均无明显病理改变,皮肤附件结构正常,皮下周围组织也未见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供试品-1和供试品-2组各时间点均未见供试品残留,供试品-3组植入后第3天和第7天其4号取材点可见供试品极轻度未吸收,第14天各取材点未见供试品残留。结论6.25mg/mL、12.5mg/mL和25mg/mL吸收性止血材料新西兰兔背部皮下很快被吸收,机体内两周基本被降解,对于手术应用安全性颇佳。

  • 标签: 吸收性止血生物材料 皮下植入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新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方法以川芎嗪、β-丙氨酸、阿魏酸及其类似物为起始原料,经过反应,合成了2个川芎嗪芳酸醚β-丙氨酸类衍生物。结果合成了2个川芎嗪芳酸醚类β-丙氨酸衍生物。结论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MS得到确证。药理结果初步显示化合物1a、1b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6.4%、27.4%。

  • 标签: 川芎嗪 &beta -丙氨酸 阿魏酸 抗血小板聚集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麻醉效果对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我院实施混合痔手术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单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实施干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与应激反应。结果联合实施麻醉后观察组T1、T2以及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呕吐恶心、头痛头晕、皮肤瘙痒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混合痔手术患者,能提高患者麻醉效果、降低应激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混合痔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反光材料在上下肢标本制作中应用效果。方法成人新鲜冷冻上下肢标本,用不同配比反光乳胶染料动、静脉进行血管灌注,观察关注效果标本制作情况。结果在5组,标本制作中,浓度比大于0.7倍组别标本血管神经效果较好,保存时间较长;浓度比为0.1倍组别标本效果相对较差,血管神经标记颜色很浅,放置后较易褪色,但标本能辨认;而浓度比为0.3倍标本血管神经颜色略微较浅,灌注效果般,放置段时间后有褪色,但是褪色较0.1倍浓度是轻;浓度比为0.5倍标本效果良好,放置后标本褪色程度轻,但是颜色对比度较活体标本有所不足;浓度比为0.7倍以后标本颜色较深,标本显示结果较好,放置后也不易褪色。相较之下,0.7倍标本制作效果较好,而3.0倍、5.0倍反光材料和增光剂量消耗大,制作时容易出现血管破裂,因此最适宜为0.7倍浓度。结论反光材料运用于人体标本制作中,其标记和显示效果好,放置后不易褪色,是较为理想标记材料

  • 标签: 反光材料 标本制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后牙邻面龋充填采用不同充填材料效果分析。方法选取90例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下颌第磨牙邻面龋,根据充填材料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取银粉玻璃离子、银汞胶囊、光敏复合树脂,分别计为A组、B组、C组,各组均有30例,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修复成功率较B组、C组均要高(P<0.05),牙折与充填材料脱落、继发龋发生率,A组、C组均少于B组。结论后牙邻面龋充填治疗采取银粉玻璃离子,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后牙邻面龋充填 充填材料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肿瘤不规则结构和复杂组成限制了抗肿瘤药物吸收和发挥,同时,现在应用于临床抗肿瘤药物大多数都是小分子药物,其存在着比较严重副作用,因此,最近十几二十年里,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药物吸收和发挥以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这两方面。本文就其近几年小分子抗肿瘤药物材料研究进展作用机制作扼要综述。

  • 标签: 小分子 抗肿瘤药物材料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印模材料是用于记录或重现口腔软硬组织外形和空间关系时材料。藻酸盐印模材料因其亲水性强,易于调拌,细节再现性良好,与模型材料配伍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从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有关藻酸盐印模材料性能材料改性等发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口腔印模材料 藻酸盐 性能 改性 循环利用
  • 简介:摘要目前,纳米药物载体认为是很有潜力药物传递体系,可为抗肿瘤药物治疗提供具有靶向功能药物。本文着重从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材料及其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剖析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材料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 纳米技术 载体材料 靶向 缓释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可降解复合神经组织导管,或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是单纯生物性组织导管中添加可降解材料制备成复合导管,并在其中加入能够促进轴突生长物质,诱导神经断端生长,加入物质包括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雪旺氏细胞等。构建复合神经导管是目前用于修复长段外周神经缺损研究热点。

  • 标签: 复合神经 组织工程 可降解材料 雪旺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