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脑室出血的类型特点,为早期救治脑室出血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1例脑室出血,按出血量、血肿部位形态及患者病情,按照临床GCS评分分型。单侧侧脑室出血铸型,行同侧脑室穿侧术;双侧脑室出血铸型,行双侧脑室穿刺,术后48小时配合施行腰大池引流术;对于动脉瘤性颅内出血脑室铸型脑积水,先行出血对侧脑室外引流;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同时做血肿腔穿刺及侧脑室穿刺;对于少量脑室出血,采用腰椎穿刺术。结果术后GCS评分增加4分,31例脑室内出血患者中,术后8天死亡1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原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化脓性脑室炎合并肺部感染。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脑室出血发病急,病死率高,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在基层医疗单位救治危重病人易于实施。

  • 标签: 脑室出血 脑室穿刺 外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分析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中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为病例观察时间段,纳入符合时间段并于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热性惊厥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实验组纳入患儿均为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整体性急救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抽搐至停止、抽搐至恢复意识耗时、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儿抽搐至停止耗时(2.1±0.3)min、抽搐至恢复意识耗时(5.0±0.5)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整体性急救护理措施对小儿热性惊厥有重要价值,可缩短患者停止抽搐以及意识清醒的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热性惊厥 小儿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胰腺囊性肿瘤(PCN)的诊治策略。方法将98例疑似胰腺囊性肿瘤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参照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参照组采用B超检查,研究组采用CT联合MRI检查,对比诊断准确度,并且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准确诊断率95.9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63%(P<0.05);1例患者由于未切除,导致肿瘤转移至腹腔而死亡;其余48例存活至今。结论CT联合MRI检查PCN,可明显降低误诊率。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年限。

  • 标签: 胰腺囊性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PICC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方法对我科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216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16例PICC置管患者中发生并发症46例,分别为置管不成功3例,导管异位15例,静脉炎10例,皮肤过敏样反应8例,导管脱出5例,堵管4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护理人员规范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常见并发症防治措施,系统性的进行护理干预、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 标签: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产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新生儿带来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孕期保健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治疗的68例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发生早产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早产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多胎妊娠、胎位不正、胎膜早破、妊高征与前置胎盘等,胎膜早破产生的影响最大(39.7%)。两组孕妇中,早产组的剖宫产率明显的低于非早产组(P<0.05)。同时,早产组的新生儿死亡率与死产率明显的高于非早产组(P<0.05)。结论早产往往是多种因素作用导致的结果,由此加强自我监护,确保孕期保健,避免胎膜早破具备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的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并有效的使围产儿死亡率得到降低。

  • 标签: 早产 因素 孕期保健
  • 简介:摘要门诊换药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患者对医院满意度的高低,会对医院的社会形象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想方设法提高门诊换药护理质量。文章结合实践经验,对提高门诊换药护理质量的策略加以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门诊 换药 护理质量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门诊输液的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行输液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输液安全因素调查,分析总结影响门诊输液的安全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环境及患者自身是影响门诊输液的主要安全因素。结论针对影响门诊输液的安全因素,制定完善的护理对策,降低门诊输液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输液 安全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DR摄片的因素及优化措施。方法对我院收集的690张非甲级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范围为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结果形成DR非甲级片的原因39张为设备本身因素,占5.65%;214张为摄影条件因素,占31.01%;388张是人为因素,占57.54%;其余49为后技术处理不当,占7.01%。结论要避免或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非甲级DR片,工作人员就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 标签: DR 非甲级片 影像质量 优化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55例,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损伤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原因主要有病理改变、解剖变异、术中操作等。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初次修复优良率为78.18%(33/55),二次修复优良率为50%(6/12),三次修复优良率为33.3%(2/6),修复整体优良率为92.7%(51/55)。结论对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才能在根本上降低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医源性胆道损伤 损伤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剖宫产手术室护理配合与应用策略。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产妇手术室护理配合,并记录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产妇出现不良事件,手术时间为30~60min,平均时间为(42.2±3.72)min;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平均Apgar评分为(9.1±0.7)分。结论临床上将手术室护理配合运用在剖宫产手术中,一方面可以使手术时间缩短,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对改善母婴结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剖宫产手术 护理配合 应用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药剂实行标准化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0份中药药剂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以前的240份中药试剂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将2014年以后的240份中药试剂设为观察组,实施标准化管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用药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中药药剂的管理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上标准化管理能有效提高中药药剂管理有效率,且能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可在中药药剂的管理中推广运用。

  • 标签: 中药药剂 标准化管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动脉导管未闭是早产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与动脉导管闭合的早产儿相比而言,动脉导管未闭的早产儿更可能会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并且其死亡率也高于前者。本文旨在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总结出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策略,为全面推进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进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早产儿 动脉导管未闭 手术治疗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理护理,消除急症剖宫产手术前、后对孕、产妇心理作用的不良影响。提高孕、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掌握更多的母婴保健知识、促进健康。方法主动热情地与孕、产妇交谈、视产妇为亲人,耐心、细致地进行各项护理和操作,认真详细地讲解各种自护知识和有关技术。结果急症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紧张、恐惧和焦虑。结论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母乳喂养、减少产后大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症剖宫产 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软通道手术时机的选择策略。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脑出血行微创软通道穿刺手术的82例患者,分为即刻手术(39例),和延期手术(43例)(停用阿司匹林并应用血小板、凝血因子、维生素k1等治疗3天后再行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即刻手术组有2例再出血,1例死亡,延期手术组术后无再出血。结论长期服阿司匹林75-100mg1/日1年以上脑出血来院后随即停用阿司匹林3天并合用血小板、凝血因子、维生素k1等手术是相对安全的。

  • 标签: 阿司匹林 脑出血微创软通道手术术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及其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进行实施。对比护理策略实施前两年与实施后两年消毒供应中心各项质量指标合格率及各科室临床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其中实施前的质量合格率为72.35%,各科室的满意度为45.67%;实施后的质量合格率为100.00%,各科室满意度为97.65%。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临床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前,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隐患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对医院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安全隐患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昏迷患者的特点及相应救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86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市院前急救昏迷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救治策略。结果所有急救患者中,最多为颅内疾病,占38.17%,其次为各原因中毒、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所有患者中,好转40例,无变化119例,在所有患者中占比为85.48%。结论院前急救昏迷患者多为颅内疾病及各原因中毒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有效抢救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昏迷 特点 救治策略
  • 简介:摘要为了减少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并发症,提高医院血液透析的质量,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血液透析室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措施。并从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环境管理、医务人员管理、患者管理、家属管理、水处理系统管理等来阐述血透室院感监测及控制策略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医院感染管理 监测及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液检验误差发生的原因,探讨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关键性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集的血液检验样本514例,统计血液检验误差发生情况及发生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结果在514例血液检验样本中,42例发生检验误差,发生率为8.2%,其中,样本凝血9例,样本污染22例,样本稀释11例。患者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失误、标本送检问题及检验操作不当为造成检验误差的原因。结论临床血液检验中,造成检验误差的原因比较多,应针对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发生率。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误差 降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