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二超声造影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分别接受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本组96例患者经由手术病理证实,0类、Ⅰ类、Ⅱ类子宫黏膜下肌瘤个数分别是22个、43个、49个。二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51、Ⅱ类41个;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44、Ⅱ类48个。二超声造影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51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6个,手术成功率是90.20%;超声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44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3个,手术成功率是97.73%;超声诊断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二超声,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二超声造影诊断,且超声造影诊断能够提高宫腔镜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子宫黏膜下肌瘤 三维超声造影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输卵管造影检查中与二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输卵管造影检查的不孕症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采取超声检查)和对照组(采取二超声检查)。以腹腔镜下美兰通染液试验为金标准,分析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输卵管通畅检查情况,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超声检查提示研究组52条通畅,8条为不通畅;二超声检查提示对照组43条通畅,17条不通畅;研究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二超声相比,超声对于输卵管造影检查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

  • 标签: 输卵管 造影 三维 二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45例,均行经阴道二超声检查。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超声诊断瘢痕妊娠的准确性。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瘢痕妊娠准确率高于二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能够提高瘢痕妊娠诊断的准确率,弥补了二超声早期筛查的不足。

  • 标签: 超声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与仿真喉镜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9月在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治疗的5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螺旋CT重建与仿真喉镜检查,将其作为对照组,将病理结果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确诊率、各征象诊出率。结果两组间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炎、胸骨后甲状腺肿、恶性甲状腺肿瘤等诊断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可显示病灶与甲状腺组织、周围血管、器官等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立体观察喉腔内的解剖结构,其中,弥漫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压迫气道导致气管移位16例、狭窄11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声门下段并累及声带2例,腺瘤伴有内部囊变、钙化14例。结论螺旋CT重建与仿真喉镜协助明确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显著,能够重建病灶及其邻近结构,准确判断病变部位及性质,还能显示病变对气管的压迫情况,有效提升了确诊率,为临床的手术等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螺旋CT三维重建与仿真喉镜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重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各类髋关节置换病人共82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5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髋关节CT重建,并测量相关数据,以测量到的参数指导手术方案及假体选择。术后使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03min(90~120min),术中出血平均360ml(200~500ml),术后平均住院日16.3天(10~23天),术后测量肢体长度差异平均0.6cm(0.4~1.0cm)。利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66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5.1%。结论CT重建可以通过更精确和全面的数据测量,为THA提供更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假体选择,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 标签: CT 三维重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有明确病理标本的肝脏良恶性病变患者,其中门诊患者36例,住院患者110例,发现146个病灶,对比不同性质肝脏病灶3D-CEUS增强结果;不同性质肝脏病灶3D-CEUS血管数目和灌注情况;不同性质肝脏病灶3D-CEUS立体感评分;不同性质肝脏病灶3D-CEUS血管空间关系清晰度评分;不同性质肝脏病灶在3D-CEUS和2D-CEUS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在3D-CEUS增强的动脉期增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在3D-CEUS增强的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肝脏病灶3D-CEUS血管数目和灌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肝脏病灶3D-CEUS动脉期的立体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肝脏病灶3D-CEUS门脉期和延迟期的立体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肝脏病灶3D-CEUS动脉期和延迟期的血管空间关系清晰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肝脏病灶3D-CEUS门脉期的血管空间关系清晰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EUS对肝脏病灶良恶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2D-CE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诊断和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价值优于二超声造影,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维超声造影 肝脏 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从我院近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图像分析结果。结果两组心率、LVESV、LVEDV、CO、SV等方面的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RS、GCS、GLS、GAS等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变化情况能够做出更敏感的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高血压 左心室 收缩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彩超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阴道二超声检查疑似宫角妊娠或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88例患者,均行经阴道彩超进行检查,并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手术病理结果确诊宫角妊娠64例。经阴道彩超确诊62例,确诊率为96.88%(62/64),其中超声显示存在孕囊型35例、团块型27例。经过手术病理结果确诊存在26例间质部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存在22例间质部妊娠,确诊率为84.62%(22/26),其中超声显示存在团块型14例、孕囊型8例。结论妇科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应用阴道彩超检查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三维阴道彩超 间质部妊娠 宫角妊娠 声像图特点 鉴别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将16排螺旋CT扫描及成像技术用于颅面骨骨折诊断中,对其价值及优势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颅面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重建,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0例颅面骨骨折患者中,均行常规CT薄层轴位扫描,做冠矢位成像后,显示颅面部骨折呈连续性中断,存在移位、粉碎等现象。其中诊断出上下颌骨折6例,眼眶骨折2例,颧骨骨折3例,鼻骨骨折7例,蝶骨骨折11例,上颌窦骨折1例。软组织挫伤1例,软组织挫伤并局限性积气2例。结论对颅面骨骨折患者而言,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成像技术应用价值较高,经MPR、SSD重建可清晰显示颅面骨骨折患者骨折部位、范围、骨块移位、骨折类型等,可为临床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值得应用。

  • 标签: 16排螺旋CT扫描 三维成像技术 颅面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骨关节创伤性骨折患者80例,将其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患者的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相符,符合率为100%。结论在骨关节创伤性骨折的诊断中,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能够多角度、多方位观察骨关节结构,有助于明确骨折的位置、程度、范围、有无游离碎骨片存在、关节面及关节腔情况等,能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16排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骨关节 创伤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8例因外伤导致的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16层螺旋CT检查,比较患者在两种检查方法下的检出情况。结果68例骨盆骨折患者均能经16层螺旋CT重建成像技术确诊,且对骨盆不同部位骨折的诊断均优于X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6层螺旋CT重建成像技术能准确反映骨盆骨折的部位及范围,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减少漏诊、误诊,值得应用。

  • 标签: 骨盆骨折 三维成像 16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在肩胛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行MSCT扫描并进行重建成像。回顾分析其CT影像学资料,并与DR片进行比较。结果MSCT及重建成像检出率为98.48%,MSCT及重建检测骨折分型准确率为96.92%。结论MSCT及重建应用于肩胛骨骨折,可有效检出肩胛骨骨折,提高骨折分型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MSCT 三维重建技术 肩胛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对产后盆底康复前、后盆膈裂孔的变化及诊断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共78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并对比分析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产妇治疗前后的盆膈裂孔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剖宫产患者与阴道分娩患者在康复治疗前盆膈裂孔的超声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经过治疗后,其运动状态下盆膈裂孔超声检查结果有一定恢复,P<0.05,但是剖宫产患者治疗前后超声检查结果无明显变化。结论超声评估产后盆底康复患者治疗前后盆膈裂孔经阴道分娩的价值较高,有助于分析患者的康复效果,而剖腹产患者盆底康复治疗前后盆膈裂孔变化不大,效果不佳。

  • 标签: 盆底康复 三维超声 盆膈裂孔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的变化。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方式对患者术前和术后个月的左室整体收缩功能进行检测,具体的检测指标包括节段舒张末容积、节段收缩末容积、节段射血分数。随后对比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在术后一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射血分数。结果患者检测结果中,患者术后、术后个月节段舒张末容积、节段收缩末容积小于术前,节段射血分数大于术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术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小于术后一周、射血分数大于术后一周,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小于术后3个月、射血分数大于术后3个月,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方式可以有效的分析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的变化。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 心动图定量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楔状缺损患牙的接触,探究因素与楔状缺损形成的关系。方法从30例受检者中选取30颗口内单象限内单颗楔状缺损患牙和30颗同名未患楔状缺损牙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直接接触测量法及虚拟架分析受检牙干扰的分布。结果实验组患牙的工作侧干扰牙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内单象限内单颗牙楔状缺损的发生与干扰有关。

  • 标签: 楔状缺损 虚拟架 工作侧干扰 接触
  • 简介:摘要在医学教育中,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研究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儿科临床实习教学领域,通过先天性心脏病的学习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以实现儿科实习数字化、同质化、高质量的医学教育,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效果。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儿科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肝脏成像当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肝脏成像患者中选取5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50例患者分别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以下简称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上腹部平扫加增强的方式,对比在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成像结果。结果对比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的虚拟平扫CT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同扫描方式下的SNR,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中,虚拟平扫的SNR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虚拟平扫下的CT值与SNR,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肝脏成像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的成像效果优于常规扫描成像效果。

  • 标签: 肝脏成像 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 常规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他®Ⅱ型提高胎盘功能,改善羊水过少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17例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8例)和观察组(109例),对照组采取丹参注射液干预,观察组采取医他®Ⅱ型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孕妇的羊水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正常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他®Ⅱ型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活性叶酸 胎盘功能 胎盘灌注 羊水过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五葡萄糖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疗效。方法收治不同年龄段感冒患者86例、口腔溃疡患者49例,采用口服五葡萄糖搭配用药治疗,观察不同年龄组的治愈和好转情况。结果治疗完成后,感冒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84%,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96%。结论口服五葡萄糖可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快感冒及口腔溃疡愈合速度,提高治愈率。但本文因缺失对照组,有待进一步继续观察。

  • 标签: 维生素 葡萄糖 免疫力 感冒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克林霉素酒精联合0.05%A酸乳膏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在湖北工程学院校医院就诊的寻常型痤疮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1%克林霉素酒精联合0.05%A酸乳膏外用,对照组净螨痤疮膏外用,用药8周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率37.5%高于对照组的15.00%(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8.75%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克林霉素酒精联合A酸乳膏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效果良好。

  • 标签: 克林霉素 维A酸乳膏 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