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病(GERD)患者临床症状、反症状程度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消化科门诊收治的因反酸、反食、烧心、胸骨后痛等症状的年满18周岁的经反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诊断为GERD的患者(经过内镜检查)患者34例临床资料,均填写Zung自评量表,同时记录反症状积分。结果A组焦虑计分、抑郁计分、焦虑状态发生率、抑郁状态发生率均低于B组,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症状严重程度与躯体生理健康、精神心理健康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5和-0.306,P<0.05);与焦虑积分、抑郁积分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2和0。361,P<0.05),与药物疗效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值-0.069,P>0.05)。结论胃食管反患者反症状、精神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NERD发病机制中精神因素起一定作用,GERD患者需整体治疗。

  • 标签: 胃食管返流病 反流症状 程度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连续单层与连续套锁缝合剖宫产术子宫切口的效果。方法根据缝合方式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的125例剖宫产妇分为单层组(62例)和套锁组(63例),分别接受连续单层缝合或连续套锁缝合子宫切口,分析两组的时间指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套锁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恶露时间均高于单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锁组的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的发生率分别为12.70%(8/63)和38.10%(24/63),均高于单层组的3.23%(2/62)和24.19%(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月经复潮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单层缝合的操作简单,子宫切口愈合及复旧较好,可降低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可在剖宫产切口缝合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连续单层缝合 连续套锁缝合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联合抗反治疗胃食管反性咳嗽的疗效、不良反应、费用及其复发率。方法选择诊断为GERC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研究组口服半夏泻心汤联合抗反(奥美拉唑钠、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抗反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消失时间、复发率及费用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例出现一过性恶心、呕吐及腹泻,复发4例(14.3%),对照组2例出现一过性腹痛、腹泻,复发9例(40.9%)。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抗反治疗胃食管反性咳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社区推广。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半夏泻心汤
  • 简介:摘要通过对酒精回收塔的设计与实践,总结出酒精回收塔的设计工艺流程,得到预热器、塔体、再沸器、冷却器、稳压器、冷凝器等为酒精回收塔的必要组成部分,进而通过合理的计算得出所要的回收塔的各项参数。

  • 标签: 预热器 塔体 再沸器 冷却器 稳压器 冷凝器 酒精回收塔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膀胱测压检查时的尿率与自由尿率的比值在尿道狭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80例患者行自由尿率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非梗阻38例患者自由最大尿率和测压检查最大尿率分别为17.4±8.1ml/s和16.7±5.5ml/s(P>0.05);BPO患者分别为9.4±3.4ml/s和8.5±2.7ml/s(P>0.05);而尿道狭窄患者则为11.0±4.5ml/s和5.0±2.8ml/s(p<0.001),即尿道狭窄患者的测压检查的最大尿率仅为自由最大尿率的45%。结论当尿动力学检查时尿率值明显低于自由尿率值时应考虑尿道狭窄的可能。并且在梗阻判断时应结合参考自由尿率。

  • 标签: 尿动力学 尿流率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性护理方法对行心脏搭桥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行心脏搭桥术的患者64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方法护理的同时加以连续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进行心脏搭桥术后的患者采取连续性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并可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心脏外科 心脏搭桥术 连续护理小组
  • 简介:摘要确保献血者的安全以及血液产品的质量,分析连续采血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 标签: 血站 连续采血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患儿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8例患有胃食管反疾病的患儿,对所有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和体位干预护理。结果38例患儿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5天后,患儿呕吐的发生率为48%,吸入性肺炎患儿发生率为52%。结论胃食管反患儿的临床表现多且复杂,所以对婴幼儿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细心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以及对患儿家属进行喂养指导和该种疾病的相关知识普及,是提高小儿胃食管反病救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幼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胃食管反病(GERD)的临床特征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本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消化科门诊诊断为胃食管反病273例,并将其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5岁)与老年组(年龄≥65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2组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食管炎(洛杉矶标准)程度。结果两组比较,老年患者食管外症状发生率高,而典型烧心,反酸、症状轻;重度食管炎(LC+LD级)比例高。结论老年GERD患者典型反症状教少见,重度食管炎发生率高。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老年人 食管炎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44例胃食管反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38~65岁。结果44例胃食管反病患者中出现2例并发症,剩余患者皆恢复良好。结论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已明确诊断是对症治疗的良性选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食管反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胃食管反病患者45例为观察组,4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其食管、胃内压及24h食管PH值。结果①观察组中常进食过饱、睡前进食,喜油腻食物、辛辣食物及饮酒、吸烟、喝咖啡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LESL,GP及LESP/GP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胃酸反时间、PH值<4时间比例及胃酸清除时间均明显长于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良的饮食习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及食管廓清能力的降低等都是GERD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因素 食管下括约肌 PH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结论根据患者的病痛情况用药可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患者镇痛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来分娩镇痛,对照组则不采用镇痛措施。结果在分娩活跃期上和第二产程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引导分娩率上,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镇痛效果,对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起到改善效果,促进剖宫产率降低且没有对母婴结局带来不利影响。

  • 标签: 剖宫产手术 连续硬膜外麻醉 效果 总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妇科手术的老年患者72例,按照麻醉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两组SpO2、MAP和HR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前后SpO2、MAP和HR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麻醉后较麻醉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在老年妇科手术中,连续硬膜外麻醉更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老年 妇科手术 连续硬膜外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管反性咳嗽在基层医疗机构常因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而导致误诊,主要是基层医务人员对该病的病因不清楚、诊断标准不熟悉,加之临床实验室检查条件有限,因此极易误诊。本文对该类患者如何识别及早诊断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示对无其他原因的慢性咳嗽应考虑食管反性咳嗽的可能。

  • 标签: 食管反流性咳嗽 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