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来说,采取中西结合综合用药方法,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乙肝病毒存在变异,彻底清除困难;病情反复迁延,转移肝硬化、肝癌的几率高。所以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辅佐治疗,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清热解毒,疏肝活血,扶正祛邪,健脾补肾,提高转阴率。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日常生活中积极切断传播源;对意外感染乙肝病毒者尽快进行疫苗补种;依据国家政策法规,做好乙肝感染患者管理工作。其他传播途径,还有吸血昆虫叮咬的问题,所以要注意消灭害虫,防止害虫叮咬。乙肝饮食传播的可能性很小,使用公筷与分餐制等还是有必要的。

  • 标签: 乙肝 防治教育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2000年5月-2014年5月出生并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的新生儿2100名(观察组)进行调查,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后血清乙肝病毒(HBV)为标志物,检测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为指标,并与1985-1999年以前未接受乙肝免疫接种的1900新生儿(对照组)的血清HBsAg、抗-HBs及抗-HBc指标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组人群HBsAg、抗-HBs阳性率以及HBV流行率。结果观察组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人群HBsAg总阳性率为(2.33%),而对照组未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人群HBsAg总阳性率为(11.89%)(P<0.05);观察组抗-HBs总阳性率为(52.95%),而对照组抗-HBs总阳性率为(24.36%)(P<0.05);观察组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人群HBV流行率为(5.2%),而对照组未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人群HBV流行率为(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免疫后<1岁儿童抗-HBs阳性率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结论大规模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并保持较高的接种率,可明显降低HBV感染率和流行率,增加抗-HBs水平,从而有效控制HBV的传播。

  • 标签: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流行水平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是一种传染性强的肝消化系统疾病,蒙医理论中指出乙型肝炎是包括肝热病内,属瘟邪肝所致“粘”血为主的损坏人们的身体健康。

  • 标签: 乙型肝炎 蒙药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婴幼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乙型肝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78婴幼儿,对所有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分析婴幼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的HBsAb阳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婴幼儿在一年、两年及三年后的HBsAb应答率、HBsAb无应答率以及HBsAb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婴幼儿四周、十二周以及二十四周后HBsAb阴转率及HBsAb阴性率具有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降低其乙肝发生率,具有十分显著的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当给予高度关注。

  • 标签: 乙型肝炎 婴幼儿 疫苗接种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eAg导致假阳性原因的分析。方法用ELISA法检测42份离心与不离心标本的HBeAg。结果不离心标本的HBeAg单独阳性很高,离心标本无此情况。结论假阳性与不离心有关,因全血中红细胞内有许多与HBeAg有共同抗原颗粒物质及过氧化酶,在用ELISA法检测过程中出现非特异性结合,即与底物发生反应,而造成假阳性,洗板不清,可能也是造成假阳性原因之一。故要求在做两对半时,单独HBeAg阳性标本重进行离心,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ELISA HBeAg 假阳性
  • 简介:摘要通过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分析及发病趋势,了解不同人群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策略依据;从近几年的人群乙型肝炎的流行病研究可以看出,该病的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近年来对传染病的防疫工作卓有成效。

  • 标签: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发病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据患者的肝纤维化病例诊断结果进行分期,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炎与肝硬化各阶段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门静脉内径(Dpv)这一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脾静脉内径(Dsv)与肝静脉内径(Dhv)这两个指标在轻度慢乙肝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中度慢乙肝、重度慢乙肝及肝硬化的这三个阶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手段能够对慢乙肝的肝纤维化进行无创诊断和纤维化程度地判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肝纤维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将3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对照保肝及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拉米夫定片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12个月后,ALT复常26,HbeAg转阴8,HBeAg/抗HBeAg转阳7。HBV-DNA阴转率3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76.66(23/30)和86.66(26/3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30)。结论拉米夫定广泛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抗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50,选择聚合酶链反应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标本中的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乙肝病毒基因组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分析测定结果。结果检查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检测获得感染模式共有8种,乙肝病毒基因组阳性率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8.0%、72.0%。结论和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相比较,乙肝病毒前S1抗原、乙肝病毒基因组的敏感性更高,是诊断乙型肝炎的有效指标。

  • 标签: 乙型肝炎 病毒标志物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方法研究的临床资料来自于2013年1月到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4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采取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患者的行为。结果受访的40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得分均位于“中度抑郁/焦虑”区间,患者的疾病认知整体得分不高;有100.0%的患者会将病情告知家属,有57.5%的患者选择接受医院治疗。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整体心理负面情绪处于中度抑郁/焦虑状况,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整体不高,患者的行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心理情况 行为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检验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检验科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8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状况将其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各40,选择同时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的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IgA、IgM、IgG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指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情改善52,恶化28,改善组的IgA、IgM、IgG、TBIL指标明显低于恶化组,PTA指标明显高于恶化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检验慢性乙型肝炎,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检验 凝血酶原活动度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100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100儿童无免疫应答、出现免疫应答以及出现高应答的抗体应答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4~6岁,2~4岁,1.5~2岁,1~1.5岁,0.5~l岁,0~0.5岁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并比较男性以及女性出现免疫应答的情况。结果100儿童中,无免疫应答率为17.00%(17/100),出现免疫应答率为83.00%(83/100),出现高应答率为49.40%(41/83);4~6岁,2~4岁,1.5~2岁,1~1.5岁儿童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0.5~l岁以及0~0.5岁儿童(P<0.05);本研究的57男性儿童中,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为84.21%(48/57),43女性儿童中,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为81.39%(35/43),不同性别的儿童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但抗体的浓度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因而对于年龄偏大的儿童应该适当增加的疫苗剂量,从而提高免疫应答率。

  • 标签: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 预防接种 临床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0;对照组选择乙肝舒康片治疗,观察组选择舒肝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舒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无较大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舒肝解毒汤 辩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校入学新生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某校入学新生120人,关于乙肝五项指标学生全部自愿进行检测,且五项指标为全阴,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两组学生分别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处理,其中甲组免疫接种的剂量为10ug,乙组的免疫接种剂量为5ug,比较两组学生在接种一个月以及一年以后的抗-HBs检测结果。结果全程免疫1个月和1年抗-HBs,甲组的阳转率为96.67%和98.33%,乙组阳转率为85.00%和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μg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在初免程序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保护性抗体抗-HBs产生率的显著提高,有助于在控制乙肝的传播。

  • 标签: 某校 入学新生 接种 乙型肝炎 疫苗 预防分析
  • 简介:摘要乙肝指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引发的病毒性肝炎,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国家,输血为乙型肝炎病毒传播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乙型肝炎病毒筛查是血液筛查的主要的工作之一,我国自1993年颁布《血站基本标准》后,血站即对所有的采集血液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避免因输血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检验方法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