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就中医而言,乙肝病毒是一咱外邪,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又称为疫病之邪,其产生由内与外因两方面组成。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 传染性
  • 简介:湿疹,西医认为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中医称之为湿互疮或湿气疮,认为是由湿不经一事引发。所谓“湿”,是指身体内部脾虚生湿或感受外湿而导致的一种病理状态。

  • 标签: 乙型肝炎 湿疹 过敏性疾病 病理状态
  • 简介:摘要从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知识出发,详细介绍慢性肝炎家庭护理知识,内容包括病毒性肝炎知识、休息、饮食、消毒隔离、自我观察、健康教育指导等;结果显示采取可操作性、针对性、前瞻性家庭护理措施,有利于使慢性肝病患者减少住院次数及经济开支,减少重型肝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升慢性肝病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 乙型肝炎 家庭护理
  • 简介:温法,又称祛寒法,是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本文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法的论述谈起,结合历代医家观点,并通过多年临床观察,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肝阳虚这一病机特点。用温肝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每能收到较好疗效。温肝法即温补肝之气血,温散肝经之寒邪,通过温肝以恢复肝的生理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临证用于肝阳虚衰及七情内伤、肝气郁滞以致气不能敷布,郁而寒化的病症,其临床多见厥阴肝寒、寒湿内阻、寒凝血脉证。

  • 标签: 温阳法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我们用护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系本院门诊和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符合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在15-55岁之间;②入选前血清HBeAg和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且入选时HBVDNA阳性;③血清ALT持续波动于正常上限2~5倍之间达6个月以上。排除标准:①入选前6个月内使用过其他抗病毒药如干扰素等;②失代偿期肝病;③依从性差者。

  • 标签: 乙肝 护肝散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肾炎是指乙肝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并经血清免疫学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除外肝、肾两种疾病无关同时存在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病因引起肝肾病变的一种疾病.HBV相关性肾炎至今无特效药物,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多数无效,而上述药物应用可延迟中和抗体产生,并促进HBV复制,加重病情,故应用此类药必须慎重,只有肾病病情需要,且血清HBV复制指标阴性时才宜应用,且需密切监测HBV复制指标及肝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充分发挥了中医之特长,提高了治疗效果.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其治愈率将会明显提高.

  • 标签: 乙型肝炎 肾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陈定潜老师多年临床观察表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多为"阴黄",病机是肝郁湿阻脾困,宜采用疏肝通络、醒脾除湿法,方药为肝脾疏络饮,治疗中应注意时时顾护脾胃;1在两次人工肝治疗后无效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通过此法治疗而基本痊愈。

  • 标签: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辨证论治 经验
  • 简介:王灵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颇具特色,重视宏观调治,兼顾脏腑气血;四诊合参,尤重舌诊;善于处理矛盾证型等等,值得探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经验 王灵台 中医药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的83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使用常规的保肝、退黄药物治疗,治疗组45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退黄汤治疗,治疗1个月、2个月后,分别观察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2%,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两组病例的总胆红素及丙氨酚氨基转氨酶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甘草酸二铵 门冬氨酸钾镁 复方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100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各50,西药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中西药组加用芪珠方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西药组的总有效率是66.0%,中西药组是88.0%,中西药组高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中西药组治疗后的TBIL、ALT、AST均优于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0%,中西药组是4.0%,中西药组低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行。

  • 标签: 中西结合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调控免疫方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硬度值。方法将80恩替卡韦治疗1年DNA转阴但仍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40继续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40加用调控免疫方,12周、24周时用Fibroscan测量患者的肝脏硬度值。结果恩替卡韦联合调控免疫方治疗组患者的肝脏硬度值较单纯恩替卡韦治疗组显著下降。结论调控免疫方有明显的改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