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果糖二磷酸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40例伴有心肌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保护心肌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加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保护心肌治疗。根据患儿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后均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中,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果糖二磷酸在心肌保护作用疗效更显著。

  • 标签: 贞芪扶正颗粒 果糖二磷酸钠 手足口病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磷酸酸钠在治疗小儿肺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04月-2016年0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6名小儿肺炎心肌损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名患者,采用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心肌损害,观察组采用磷酸酸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按相应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心肌酶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心肌酶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心肌损害的疗效相较于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疗效更优,症状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小儿肺炎心肌损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心肌损伤患儿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磷酸酸钠,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和临床改变。新生儿的CK-MB与cTnI及CK水平变化能够反映患儿的心肌损害程度。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磷酸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害,有利于保护心肌细胞、保护细胞结构与功能,从而减轻心肌损害程度,临床治疗有效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新生儿心肌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酸钠对小儿肺炎同时合并心衰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同时合并心衰的患儿1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7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综合治疗法实施治疗,治疗涵盖控制感染以及吸氧等,85例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磷酸酸钠进行治疗。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之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体征和临床症状均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磷酸酸钠对小儿肺炎同时合并心衰的患儿实施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小儿肺炎 心衰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磷酸酸钠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于2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磷酸酸钠进行治疗。在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前后,对两组患儿心肌酶情况以及心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本次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心肌酶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患儿各项心肌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另外,观察组患儿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在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同时还可联合应用磷酸酸钠,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水平,同时促进患儿心功能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利巴韦林注射液 磷酸肌酸钠 心肌酶水平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采取磷酸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患儿60例纳为参研样本,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B组(单用磷酸酸钠治疗)与C组(常规治疗+磷酸酸钠治疗)。比较三组疗效及心肌酶改善的优劣。结果C组总有效率与心肌酶改善的程度优于A组与B组,B组则优于A组,P<0.05,组间数据间比较差异显著,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将磷酸酸钠应用在新生儿窒息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效果确切。

  • 标签: 心肌损伤 磷酸肌酸钠 治疗效果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施行磷酸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6个月期间至本院住院以及收治的患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1,6-二磷酸果糖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而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磷酸酸钠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14,93.3%)相对比对照组(9,60%)临床总有效率高了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BNP、CK-MB、以及cTnl等水平进行记录可知,观察组的用药治疗后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施行磷酸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患者用药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且该种药物的安全系数高,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 病毒性心肌炎 磷酸肌酸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磷酸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B二组,每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加予磷酸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B组加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酸钠注射液用药,治疗1周后观察二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K、CK-MB、LDH、cTnI的变化及心电图的恢复情况。结果A、B二组治疗后CK、CK-MB、LDH、cTnI均有明显下降,而B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有明显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 磷酸肌酸钠 轮状病毒性肠炎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酸钠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儿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66.6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6.67%,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显著改善,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磷酸酸钠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临床情况。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磷酸肌酸钠 维生素C 心肌酶 肌钙蛋白I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儿童抗癫痫指南、丙戊酸钠药品说明书,对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丙戊酸钠为儿童抗癫痫的首选药物之一,因为其特殊的药理作用,与其药物相互作用较多,肝药酶抑制剂引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提高西咪替丁;肝药酶诱导剂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利福平;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疗效安全是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失张力发作这5种发作类型唯一的初始单药首选药物。治疗儿童癫痫时,当两个单药先后使用治疗均未奏效,原则上应考虑联合用药。丙戊酸钠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监测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丙戊酸钠 儿童 癫痫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结肠癌疗效和安全性,旨在为今后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姜黄素,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用药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86%(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5%(P<0.05)。结论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治疗结肠癌首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逐瘀通脉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三氯甲烷回流提取,以KromasilC18(4.6mm×250mm,5μ)。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5℃。结果阴性样品无干扰,方法专属性良好;在210.2~102μg/ml范围内,大黄素的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3.29%,RSD=1.74%;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性良好。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稳定性考察及成品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逐瘀通脉胶囊 大黄素 含量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流行性病毒感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儿中,30例患儿出现了发热、咳嗽、流鼻涕症状,另外30例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疱疹、丘疹等症状。将前者分为实验组,将后者分为常规组。分析两组患儿服药一个疗程之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经过相同的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之后,实验组出现过敏0例,呕吐1例,恶心1例,头晕1例;常规组出现过敏0例,呕吐1例,恶心1例,头晕0例。四项负面反应差异均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匹司他韦是一种新型的抗病毒药物,能够独立或者联合其他药物对抗H1N1流感、流行性病毒感冒,对于治疗小儿手足病有着显著的疗效,但是仍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可能导致患儿皮肤发生敏感反应,不适用于皮肤敏感儿童。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 流行性病毒感冒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玻璃酸钠肩关节腔注射配合推拿加功能锻炼治疗25例肩周炎患者,并与只采用推拿疗法加功能锻炼治疗的对照组25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80%,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玻璃酸钠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疱疹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皮损痊愈时间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痛发生率为5.56%,对照组神经痛发生率为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带状疱疹 单磷酸阿糖腺苷 泛昔洛韦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396例分为治疗组198例和对照组198例两组,分别予以单磷酸阿糖腺苷和病毒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82例(91.92%),有效10例(5.05%),总有效率为96.97%,无效6例(3.03%);对照组显效110例(55.56%),有效56例(28.28%),总有效率83.84%,无效32例(16.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起效快,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 标签: 婴幼儿 手足口病 单磷酸阿糖腺苷Single phosphoric acid sugar adenosine treatment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妊娠减少大出血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5年来宫颈妊娠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宫颈妊娠出现多量阴道流血或清宫后阴道流血多者,应尽早双侧骼内动脉栓塞术,成功的保留了患者的子宫,免于术后的创伤。结论宫颈妊娠出现多量阴道流血,及早运用氨甲碟砱(MTX)合双侧骼内动脉栓塞术(WSA)治疗,可以降低子宫切除及死亡率。

  • 标签: 宫颈妊娠 双侧骼内动脉栓塞术(WSA) 安甲碟砱(M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