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钾血症临床诊断中心电图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本院接诊的高钾血症病患 70例,根据血钾浓度对所选病例进行分组,当中,试验组 35例的血钾浓度超过 6.5mmol/L,对照组 35例的血钾浓度为 5.5-6.5mmol/L。两组都接受心电图检查,综合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诊断符合率为 94.29%,比对照组的 65.71%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05)。分析原因,血清钾浓度和病因密切相关,当中,肾功能不全者有 39例( 55.71%),心电图反应位特征性高血钾电生理变化者有 10例,其符合率为 25.64%。结论:利用心电图可显著提升高钾血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并且,心电图还具有快速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但心电图改变和血浆浓度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患者的血钾浓度越高,其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越高。

  • 标签: 高钾血症 临床诊断 心电图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病毒性脑炎应用 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 4月 -2018年 3月本院接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 48例,对所有患儿都施以 MRI以及 CT检查。分析 48例患儿不同方法检查的结果,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 48例患儿 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 93.75%,明显比 CT诊断的 70.83%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利用 MRI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诊断,能够显著提升阳性检出率,并能为患儿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影像学表现 MRI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按摩手法结合伸拉疗法对 c型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 C型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 <一 >、对照组 <二 >及空白组,各 20例。实验组采用推拿手法和伸拉法,对照组 <一 >推拿法,对照组 <二 >伸拉法,空白组不做治疗,观察四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 85%,对照组 <一 >总有效率为 45%,对照组 <二 >总有效率为 45%,空白组总有效率为 0%。四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发生不适等情况。结论:推拿按摩加之拉伸法对于青少年 C型脊柱侧弯有显著缓解的效果,可以运用。

  • 标签: c型脊柱侧弯 按摩手法 伸拉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方法:择取 2016 年 5 月 -2018 年 4 月在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56 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 n=78 )及观察组( n=78 ),对照组予以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 + 中药汤剂方案进行治疗,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 30d McGill 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 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 JOA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 P < 0.05 )。结论:利用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有助于强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获得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中医骨伤手法 中药汤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 2016年 9月到 2019年 3月本院收诊的 38例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远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 19例(小针刀)与观察组 19例(小针刀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与复发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4.74%)高于对照组( 68.42%)且差别有显著意义( P<0.05);观察组复发率( 5.26%)低于对照组( 36.84%)且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方法可有效改善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颈源性枕大神经痛 小针刀 龙氏正骨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手法复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60例我院在 2014年 2月到 2015年 2月期间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0例,对照组进行手法复位配合倍他汀治疗,观察组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手法复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高于对照组的 83.3%,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治疗 3个月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半夏白术天麻汤 手法复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气滞血瘀证嵌顿痔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将手法复位与肛肠Ⅰ号方外洗进行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6月收治的 76例气滞血瘀证嵌顿痔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参照组与分析组,参照组患者需接受手法复位治疗,分析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肛肠Ⅰ号方外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分析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远好于参照组对象,双方对象的数据比较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P< 0.05)。结论:对于气滞血瘀证嵌顿痔患者的治疗而言,将肛肠Ⅰ号方外洗与手法复位进行联用的效果较好,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气滞血瘀证嵌顿痔 肛肠Ⅰ号方外洗 效果 联合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护理效果。方法:在本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出 114例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整脊手法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以及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2.9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78.95%, P< 0.05;观察组治疗 10d后的 JOA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01。结论: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洗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确切,同时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有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整脊手法 中药熏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特色护理 辩证施护 腰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以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对象,患者治疗时间在 2017年 1月到 2019年 1月期间,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其中 50例采用医骨伤手法单独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 50例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现象,帮助腰椎功能得以康复,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骨伤手法 独活寄生汤 腰椎功能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与中医骨伤手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和疼痛评分。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2 月就诊于本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 46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汤剂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 JOA 、 VAS 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 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差异显著,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采用中药汤剂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快速改善患者腰背疼痛症状,加速患侧功能恢复,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骨伤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疼痛评分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究 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 CT 及 MRI 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 。 方法 选取 2018-2019 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及盆腔纤维瘤 患者 20 例,对所有患者行 CT 以及 MRI 检查,对 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 的影像学特点以及病理特征作总结归纳。 结果 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 CT 及 MRI 影像学表现与病理 情况均有其特征,需作临床鉴别诊断。 结论 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 CT 及 MRI 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 均有其独特的特点,临床诊断需与其他类型肿瘤作鉴别诊断,提升临床 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 的诊断水平。

  • 标签: 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 影像学 病理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 桡骨远端 C型骨折患者开展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对比。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老年 桡骨远端 C型骨折患者 78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 39 例)及参照组( 39 例),研究组患者开展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参照组患者开展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 94.87 %,参照组为 84.62 %,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 P < 0.05 )。结论: 对老年 桡骨远端 C型骨折患者开展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确切,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临床诊疗中须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桡骨远端 C型骨折 老年患者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7 月至 2018 年 7 月期间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 的 40 例 患儿,以信封法随机分入对照组( 20 例 )和研究组( 20 例 )并分别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与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 临床疗效 、 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前、后的 VAS评分 。 结果: 研究组 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前相近的 VAS 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5% ,高于对照组 70% 的治疗总有效率 ; 研究组 并发症发生率仅 5% ,低于对照组 30% 的并发症发生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相较于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上 安全性更高,可减轻疼痛并使患者更快地康复 。

  • 标签: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