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旅客因为某些伤病被拒绝乘坐飞机的事时有发生。很多科普文章都告诫人们,飞机在空中缺少氧气,患有某些疾病的人不能乘坐。有的旅客因为担心缺氧而不敢乘飞机,有的机长因要为旅客负责才拒绝其登机。从航空医学发展的视角看,这其中还存在某些误解。

  • 标签: 乘坐飞机 缺氧 科普文章 医学发展 旅客 乘飞机
  • 简介:由于当飞行器的高度高于海拔14,000英尺时,超过30分钟飞行时必须一直使用补给氧,所以美国联邦法典第14号文件规定,如果舱内压力达到海拔12,500英尺与14,000英尺之间时,非加压飞行器的机组人员可启用补给氧。国家宇航卫生局近期做了一项调查,让受试者在不同的舱内压下呼吸周围的空气,以此来测试用于补给一般航天器的补给氧系统。假设:当舱内压低于海拔14,000英尺时,受试者不会患低氧症,而且不同性别的受试者的受试结果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在国家宇航卫生局的低压舱里进行,16名受试者(i0名男性及6名女性)参加了测试。受试者必须完成两次单独的飞行,

  • 标签: 缺氧 受试者 机组人员 内压力 卫生局 飞行
  • 简介:缺氧性脑病系中毒后产生脑组织缺氧,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变性和坏死而出现的昏迷症,患者死亡率高,幸存者处于长期昏迷状态,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给家庭和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抢救和护理缺氧性脑病患者是目前医疗上的一大难题。现将点滴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缺氧性脑病 患者 护理体会 昏迷 脑组织缺血 严重
  • 简介:摘要:飞行员缺氧训练始终受到国内外航空医学研究领域重视。为保证训练效果和安全,结合我军目前实施的飞行员缺氧训练,对国内外飞行员缺氧训练方法、监测手段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在训练全过程应监测受训飞行员的生理参数、工作能力变化,同时,也要监测飞行员训练使用的低压舱、供氧面罩等相关设备的物理参数。

  • 标签: 飞行员 缺氧训练 监测要求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在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患者 ( n=80),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40例。实验 1组的患者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 2组的患者 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 实验 2组的患者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实验 1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式 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宫内缺氧的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宫内缺氧的孕妇,设为对照组,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正常孕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胎儿的脐动脉搏动、阻力指数以及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宫内缺氧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大脑出现缺氧缺血性损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发病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不仅会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会增加致残率,对患儿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本文主要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新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疾病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高压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样本选取例数为 100例,研究时间在 2017年 3月到 2018年 3月之间,所有患儿均采用高压治疗,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 10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其中对比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辅助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将两组患儿 2 岁时身高体重指标进行对比,并以此作为护理质量的评判依据,根据结果对比可得,实验组患儿两项指标都比较好,并且同对比组患儿进行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比两组后遗症情况,并将其作为护理效果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与对比组患儿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高压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对患儿发育情况与后遗症具有改善效果,为有效护理方案。

  • 标签: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高压 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预后治疗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病例数 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比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智力指数、运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早期家庭护理干预更有利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身体康复。

  • 标签: 早期家庭护理干预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采用全身亚低温的临床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 。 方法: 选取 2015 年 3 月~ 2017 年 8 月在我院接受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新生儿 48 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4 例新生儿,研究组新生儿给予全身亚低温治疗,研究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 10 ~ 12 小时之内进行全身亚低温治疗,并维持新生儿的肛温在 33.5℃ ~ 34.5℃ ,持续时间为 72 小时,维持对照组新生儿肛温在 36.5℃ ~ 37.5℃ ,同时给予两组新生儿相同的其余治疗手段,最后采用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测、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等方式对两组新生儿的近期和远期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新生儿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研究组新生儿的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测、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采用全身亚低温有着显著的近期和远期神经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

  • 标签: 新生儿 全身亚低温 缺氧缺血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运用循证护理干预治疗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2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循证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对两组病人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采取循证护理以后,常规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低于循证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生长发育,值得借鉴。

  • 标签: 新生儿 满意度 循证护理 缺氧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婴幼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选择康复护理结合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科2020年6月—2021年10月收治的HIE患儿中选取92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配合高压氧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高压氧治疗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研究组临床疗效更佳(P<0.05)。结论:临床联合采用高压氧治疗和康复护理措施治疗婴幼儿HIE患者治愈率较高,保障患儿安全。

  • 标签: 婴幼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康复护理 高压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军事飞行人员在不同高度的急性缺氧耐力,观察其血常规参数指标,为选取合适的训练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中心进行缺氧耐力检查的军事飞行人员60名纳入研究对象,均为男性,以5000m、75000m和7500m的高度作为分组条件,分为3个小组,对军事飞行人员的血常规参数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针对不同缺氧耐力的军事飞行人员而言,血常规参数检验的结果当中,RBC、HGB、HGB指标参数存有一定的差异(P<0.05)。其他指标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BC、HGB、HGB指标参数的差异可以为军事飞行人员的急性缺氧耐力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急性缺氧耐力 军事飞行人员 血常规参数 差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军事飞行人员在不同高度的急性缺氧耐力,观察其血常规参数指标,为选取合适的训练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中心进行缺氧耐力检查的军事飞行人员60名纳入研究对象,均为男性,以5000m、75000m和7500m的高度作为分组条件,分为3个小组,对军事飞行人员的血常规参数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针对不同缺氧耐力的军事飞行人员而言,血常规参数检验的结果当中,RBC、HGB、HGB指标参数存有一定的差异(P<0.05)。其他指标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BC、HGB、HGB指标参数的差异可以为军事飞行人员的急性缺氧耐力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急性缺氧耐力 军事飞行人员 血常规参数 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