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内外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组,分为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内固定组为12例,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固定组为9例,选择有限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最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内固定组患者骨折复位疗效的优良率为91.66%。外固定组患者骨折复位的优良率为88.88%。不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内固定组患者的骨折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3.33%,外固定组患者的骨折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77.77%。不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术后疗效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临床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 桡骨远端C型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中2021.06——2021.12临床接收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名接收临床诊疗。借用随机分组法分设常规组、实验组,每组50名。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小儿护理后的治疗依从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小儿治疗依从率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小儿护理中使用肢体语言沟通法临床作用价值高,能提高服务质量,建议普及。

  • 标签: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 质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中2021.06——2021.12临床接收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名接收临床诊疗。借用随机分组法分设常规组、实验组,每组50名。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小儿护理后的治疗依从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小儿治疗依从率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小儿护理中使用肢体语言沟通法临床作用价值高,能提高服务质量,建议普及。

  • 标签: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 质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血清胱抑素C(CysC)、凝血功能检验,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ysC、凝血功能指标检测, 比较两组对象及不同脑梗死类型患者的CysC、凝血功能水平。结果:梗死组患者CysC、D-D、Fbg、PAI-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完全型脑梗死患者CysC、D-D、Fbg、PAI-1水平均明显高于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CysC、凝血功能检验有助于判断其病情及梗死类型,可作为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小儿感染予以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05-2022.05区间本院收治100例小儿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统计两组各项指标(两组WBC测评值、CRP测评值,不同感染类型WBC、CRP水平、不同检验方式阳性检出率)分析。结果:观察组WBC测评值、CRP测评值高于对照组,P<0.05。和病毒感染组进行比较,细菌感染组WBC测评值、CRP测评值更高,P<0.05。WBC测评值、CRP测评值联合检验的阳性检出率较单一检验结果更高,P<0.05。结论:在小儿感染患者检验期间通过予以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模式,能够有效诊断其疾病,很大程度提高了诊断水平。

  • 标签: 小儿感染 C-反应蛋白检验 血常规 检出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精神病患者实施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对72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精神病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以随机数字表法用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6常规护理)、观察组(n=36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统计及对比组间护理前后情绪分值、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1)精神病患者护理前情绪分值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精神病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精神病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24例ACOP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hs-CRP水平进行测定,并根据中毒的程度及预后进行分组比较分析。同时选择76例同期我院进行健康查体人群为对照组,比较ACOP患者和对照组的hs-CRP水平。结果 中度ACOP患者和重度ACOP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验应用于糖尿病初诊病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初诊病例30例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且结果无异常的健康受检者3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受检者)均接受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验,就两组患者(受检者)hs-CRP与血脂指标进行测定对比。结果:研究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也高于正常参考范围,研究组TC、TG、LDL水平高于对照组,HD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验应用于糖尿病初诊病例中能够为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提供切实依据。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检验 糖尿病 初诊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岛礁基地高尿酸血症患者口服维生素C结合低嘌呤饮食治疗方式对血尿酸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高尿酸血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日常健康饮食习惯宣教(对照组),维生素C结合低嘌呤饮食干预(观察组);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SUA水平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础水平无差异的前提下分组干扰,干扰后观察组SUA水平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维生素C 低嘌呤饮食 血尿酸水平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小儿肺炎的患儿,在护理的过程当中采取肢体语言护理,对于患儿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患有小儿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60例患儿,分别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护理以及常规护理两种方式,对于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在护理质量比较当中,其中护理素质、病情评估能力以及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

  • 标签: 小儿肺炎 肢体语言护理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关于全血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中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效果。方法:本次100位研究者,其中50位患儿为单纯组,50位患儿为联合检测组,他们均是来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于本院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中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验的患儿,对比组间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中白细胞(WBC)阳性率及计数情况。结果:对于两组患儿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的检查项目诊断上进行对比研究,此类检测方法诊断率较高,根据统计学原理,P

  • 标签: 儿科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白细胞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VAP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试验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CRP、PCT、WBC均低于对照组,pH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VAP患者常规治疗中增加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气血指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