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建立临床颅骨缺损数字模型,探讨其在组织工程骨治疗颅颌面骨缺损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10例临床颅骨缺损病例,均拟行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骨缺损临床应用研究,全头颅螺旋CT连续薄层容积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行三维重建,建立颅骨缺损数字模型,通过镜像复制原理及数据插补原理建立颅骨缺损的数字模型,并转换成stl文件格式,快速成型机制造骨缺损三维实体模型,结果10例临床颅骨缺损病例均建立颅骨缺损数字模型,可被快速成型设备数据读取并加工为个体化预制的修复体模型。结论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对临床颅骨缺损建立数字模型,对未来以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复杂性颅颌面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骨缺损 组织工程 快速成型
  • 简介:目的通过CT数据建立临床下颌骨数字模型,探讨其在颅颌面外科面部轮廓整形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32例要求面下部轮廓整形的临床病例,均行全头颅螺旋CT连续薄层容积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行三维重建,建立全头颅数字模型,通过数据切割原理建立颌骨术前及术后截骨的数字模型,并转换成stl文件格式。结果32例下颌角肥大的临床病例均建立下颌角截骨手术设计的数字模型。结论基于点数据建立下颌角肥大病例的数字模拟手术模型,对未来个性化面部轮廓整形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下颌角肥大 截骨 模拟 快速成型
  • 简介:CT辅助逆向工程技术是在不破坏实物原型基础上,利用CT扫描获得物体内外表面有序点数据,是现代产品设计与建模的重要手段。对于具有薄壁结构的产品,传统方法在利用其CT断层图像提取点数据时,会存在轮廓线交错、断点等问题,影响着点的提取精度。本文针对汽车碰撞假人上衣这种薄壁件表面点数据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薄壁件内外点提取的新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得到高精度的复杂薄壁件内外表面点数据,为后续的CAD建模提供基础。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逆向工程 点云数据 薄壁构件
  • 简介:摘 要:面对不断增加的计算安全需求,信息安全技术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而平台自身的可信性是保证计算安全的重要条件,并且推动计算技术朝更深的领域全面普及发展也是提高用户对平台信任度的关键内容。本文针对可信平台虚拟化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可信平台的具体构建策略。

  • 标签: 可信云平台 云计算技术 虚拟化技术 可信虚拟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计算利用公布式计算和资源管理技术,对ICT资源施行了集中分散,形成了资源共享池,从而为用户提供了可度量的相关服务。虽然计算能够为人们带来便利条件,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采取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已无法有效解决当前环境中的数据存储和密文检索问题,所以必须要在计算安全基础上对密码应用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此本文针对计算当中的主要数据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计算当中的密码应用模式。

  • 标签: 云计算 数据安全风险 密码应用模式 虚拟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正畸模型测量中,采用数字化模型扫描技术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2年12月接收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13例,为其提供正畸治疗,并进行数字化印模制取和常规模型制取,分别获得数字化模型数据和石膏模型数据。对两种方法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结果:数字模型、传统模型TW、T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TD(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上颌与下颌D-RMS均值均在0.2mm范围内。结论:证实数字化模型扫描技术能够获得与传统印模技术相同的模型,且可大幅降低制作成本,保证其使用的精度和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数字化模型 扫描技术 口腔正畸 测量效果
  • 简介:背景:压疮的发,仁发展是一个由多种原冈引起的复杂病理过程,加之受到伦理道德和法律上的限制,无法值接尢人体上进行实验研宄。目的:建立Ⅲ期压疮豚鼠模型,为压疮预防、渗断、治疗和发病机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根据缺血-再灌注原理,利用自制建模装置对豚鼠(n=3)左侧大转子处间歇性施加不同压力6.65,13.30,19.95,26.60,33.25,39.90kPa循环,诱导Ⅲ期压疮的形成,从大体、组织病理和行为学3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备实验组创面颜色及形态学特征相似,但出现时间与压强大小成反比。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不同程度的痫理损害特征,6.65kPa组〈13.30kPa组,19.95kPa组〈33.25,39.90kPa组,其中13.30kPa压力时组织病理表现与人类Ⅲ期压疮最为近似。与对照组比较,施加不同压力的各组豚鼠饮食量、饮水量及体质量变化比较,差异仃冠著性意义(P〈0.01):随着施加的压强增加,豚飘外观、精神状态、步态和性情逐步出现异常,其中6.65,13.30kPa组豚鼠行为异常最少。说明在13,30kPa压强下,采取缺血再灌注方式循环反复施加于豚鼠置侧大转予处,每天循环4次,连续12次(3d),后接5d硬痂下感染溶解期,可稳定重现Ⅲ期压疮创面,且对豚鼠行为学影响较小,可用丁需长期观察的压疮研究。

  • 标签: 压疮 创面 形态学 豚鼠 动物模型 组织构建
  • 简介:摘要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在研究肝移植供肝的功能保护及评估和受体免疫耐受、免疫排斥以及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中有重要的作用,以其经济性,可重复性,可以大规模进行的优点,倍受国内外器官移植机构的重视。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析该模型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处理要点,改进、完善手术方法,提高、稳定模型的成功率。

  • 标签: 肝移植 免疫耐受 麻醉 胆道重建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92-01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日渐完善,计算影响着我国社会不同行业领域,而课堂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势在必行,急需要多层次高效应用课堂,全面提升医学教学效率以及质量,为实现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持续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量。

  • 标签: 云课堂 医学教学 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药监平台建设可行性。方法:阐述药监建设可行路径,科学进行顶层设计,结合药监系统建设现状、问题与整体建设目标,探讨药监建设模式。结果:通过化改造,实现信息系统的集约化建设、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了药品监管信息化水平。结论:建议以“药监”建设作为创新药品智慧监管的切入点,管理和技术并行,保障资金到位,严格落实执行,分步骤、有计划的构建“药监”,推动实现智慧监管基础设施一体化。

  • 标签: 药品监管 云平台 信息化
  • 简介:目的拟建立稳定的大鼠烫伤创面感染模型,以便于进行相关防治研究.方法(1)取50只SD大鼠,使用恒温恒压烫伤仪,以底面积4.5cm2、质量0.5kg的80℃圆柱形烫头垂直接触大鼠脊柱左右两侧皮肤,致伤4、6、8、10、12s(每种致伤时间10只大鼠,左右侧烫伤时间相同)制作烫伤模型.伤后24h,观察创面大体情况,记录左侧创面愈合时间,取右侧创面组织行组织学观察,根据结果筛选浅Ⅱ度、深Ⅱ度创面致伤时间.(2)另取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浅Ⅱ度组、深Ⅱ度组,每组18只,按照前述方法与选定的致伤时间分别制成浅Ⅱ度、深Ⅱ度烫伤创面.伤后即刻在2组大鼠一侧创面分别接种0.1mL含1×10^9、1×10^7、1×10^5CFU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27853的菌液(每种菌量6只大鼠),在另一侧创面涂抹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接种细菌后24hHE染色观察创面炎症反应情况;接种细菌后1、2、3、5、7、14d进行革兰染色及生化反应鉴定菌种,检测并计算痂下细菌含量;记录2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对数据行t检验.结果(1)根据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筛选出烫伤6s和8s分别为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的致伤时间.(2)浅Ⅱ度组大鼠仅接种1×10^9CFU细菌的创面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深Ⅱ度组接种1×10^9、1×10^7CFU细菌创面均有炎性细胞浸润,前者浸润更明显.(3)创面细菌鉴定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浅Ⅱ度组创面接种各种菌量后14d内,痂下细菌含量绝大多数低于1×10^5CFU/g;深Ⅱ度组创面接种1×10^9CFU细菌后14d内,痂下细菌含量均高于1×10^5CFU/g并呈持续上升趋势.(4)浅Ⅱ度组接种1×10^9、1×10^7、1×10^5CFU细菌的创面与生理盐水对照创面愈合时间相近(t值分别为1.26、0.29、1.07,P值均大于0.05);深Ⅱ度组接种1×10^9CFU细菌创面愈合时间[(22.5±1.0)d]较生理盐水对照创面[(19.4±1.6)d]明显

  • 标签: 烧伤 假单胞菌 铜绿 感染 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预测模型可以为采供血计划的制定,特别是月度、年度血源招募、组织、动员方案的实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使计划或方案更加合理有效。方法根据凉山州2005—2011年采血量年度增长率确定预测年度2012年采血总人数,根据2005—2011年1—12月当月采血量占当年采血量的构成比确定通道各参数。结果将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建立采血通道预测模型。讨论预测系统采用时间(月)和空间(通道)双重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采供血工作随机性强、波动性大,影响因素多、可控性差等特点。系统由三条预测线组成,最上面的一条是通道的上轨线,中间一条是通道的中轨线,最下面的一条是通道的下轨线。实际的采血数据会围绕中轨在上、下轨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内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 标签:
  • 简介:摘要膀胱粘膜损伤一直是泌尿外科领域的难点,目前已有的损伤造模方法较且在改进,不同研究目的决定了不同的造模方法。本综述主要通过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三种方法对膀胱粘膜损伤造模进行归纳和总结。

  • 标签: 膀胱损伤模型 细菌感染 硫酸鱼精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