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教学管理中采取笔记式直播平台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医学生,均于2019年2月-2020年在我院接受手术室教学,共40名。对上述医学生采取笔记式直播平台系统教学,对教学前后医学生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医学生教学满意度数据方面上可见,教学后满意度相比较教学前较高(P<0.05)。结论 :在手术室教学管理中采取笔记式直播平台系统干预,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医学生教学满意度。由此可见,在手术室教学管理中施行笔记式直播平台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笔记本式直播平台系统 手术室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 教学满意度
  • 简介:QRS波心动过速(wideQRScomplextachycar-dia,WCT)一般是指QRS波时限>120ms,频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是临床医生尤其是急诊医生需要立即判断和处理的心血管急症。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VT)、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差传或束支阻滞、旁路前传型AVRT,其中VT约占80%。临床上WCT主要是VT和SVT的鉴别,因为两者的电生理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故及时准确鉴别WCT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宽QRS波 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的设计应用,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可靠数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记录患者的血糖数值,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归入护理文书管理。结果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符合电子病历要求,使用简单、数字详尽直观。结论及时、全面掌握患者血糖情况,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受到医师、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 标签: 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 肝病 糖尿病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医疗设备当中,电脑的应用尤为广泛。电脑的运用对于整个医疗过程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医院的图像采集、储存以及其他的各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医学领域,医学工作者们也大量的采用电脑去进行数据的分析以及管理,这种比较大负荷的应用给医院电脑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医疗设备配套电脑更是包含了多个系统,医疗电脑的正常运行对于整个医院的运行都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相关的电脑工作人员们一定需要做好医疗设备电脑的维修与管理工作,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

  • 标签: 医疗设备 配套电脑 管理 维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人的影像资料是整形和美容外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连续的标准的摄像能对病人治疗前后的美容特征进行严格的分析.有时,对照片进行分析,将会发现检查病人时未曾注意到的某些不对称的地方.有句名言是,术前对病人讲述这些不对称被认为是"忠告",而术后的解释则被病人认为是对手术欠佳所作的"谅解".由此可见,影像资料在整形外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电脑成像 面部 整形外科 病人 影像资料 不对称
  • 简介:随着部队“军字一号”工作的实施,实现了医院计算机联网。电脑已成为医务人员下达医嘱、执行医嘱、书写病历、医疗收费等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由其在医院的窗口单位挂号收费室,经常接触病人的钱物,并且电脑的利用率较频繁,极易造成医院感染。为此,我们对医院挂号收费室10台电脑的键盘及鼠标进行监测。

  • 标签: 键盘 鼠标 细菌监测 挂号收费室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电脑中频温热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两组均展开中医针灸治疗,B组添加电脑中频温热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 B组临床疗效高于A组,ROM评分高于A组,VAS评分低于A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脑中频温热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表现,并提升肩关节功能。

  • 标签: 电脑中频温热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 肩周炎 疗效
  • 简介:由于小儿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具有其生理和解剖的不同特点,在日常拍照过程中往往带来一定困难,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拍照质量的下降,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诸多不便。通常拍照小儿胸片常见的问题就是由于小儿精神系统发育不完全,在拍照过程中不能主动配合,因恐慌而哭闹,造成肢体移动而使照片影像产生模糊,尤其婴幼儿上述情况多见。此外小儿还具有呼吸频率快、心率快等生理特点,不能主动配合呼吸气及屏气,在拍照过程中不易掌握恰当的曝光时机,往往造成因呼吸运动所形成的影像模糊或呼气像。

  • 标签: 胸片 小儿 治疗 配合 体会 常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T窗技术诊断原发性大网膜梗死的价值。方法  以2019.8-2022.8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大网膜梗死患者为对象。固定窗位为50 HU,分别采用窗135 HU、250 HU、350 HU、500 HU分析,并比较病变检出率。结果  30例患者CT扫描显示,肠管旁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密度影,多见于左侧腹部,右腹少见。135 HU、250 HU窗上病灶的检出率较低,对于早期或轻度的梗死灶几乎不显示,350 HU、500 HU可清楚显示病灶,表现为肠管旁片状的高密度影,周围脂肪密度浑浊。135 HU、250 HU窗诊断原发性大网膜脑梗死的检出率与350 HU、500 HU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CT窗宽技术 原发性 大网膜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悬吊防护对介入医师最佳防护方案的体模作探讨。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介入诊疗医师2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悬吊防护用铅玻璃下接铅橡胶皮,观察组悬吊防护用铅玻璃;将两组防护防护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正位投照下第一术者1.2m高度时可见剂量呈高峰状态,观察组屏蔽率为62.3%、对照组屏蔽率为40.5%,观察组防护屏蔽率比对照组高,P<0.05;左侧位投照下两组防护屏蔽率58.4%、60.7%比较无差异,P>0.05;但防护对术者左侧起到的防护效果明显,而第二术者以附近位置摆放防护的防护效果明显。结论介入治疗医师悬吊防护选择铅玻璃的防护效果均良好,但临床实际应用中需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 标签: 悬吊防护屏 介入医师 防护方案
  • 简介:眶距增症(OrbitalHypertelorism)是指眼眶间骨性距离过大的颅面畸形,最早由Creig^[1]于1924年提出并命名。以往认为眶距增症是一种独立的颅面部畸形,现已证明两眼眶间骨性距离的增只是一种症状,可以出现于多种类型的颅面畸形中,比如Tessier0-14号颅面裂畸形以及Crouzon综合征、Apert综合征等^[2]。

  • 标签: 眶距增宽症 手术治疗 分类标准 APERT综合征 CROUZON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内科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43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模式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95.3%VS83.7%),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内科护理管理可有效增进护患关系,对提高内科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管理 内科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门限化和线检测算子的自适应牌照定位方法,解决了复杂背景下的汽车牌照定位问题。利用汽车头部图像的一些知识信息,采用自适应门限方法,辅以线检测算子进行后验校正,能够准确地分割出汽车牌照,然后对牌照中的汉字和数字进行分离,正确率达95%以上。

  • 标签: 汽车牌照 图象分割 门限化 宽线检测算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16层螺旋CT低量扫描在不同准直器的辐射剂量的对比,从而为肺部低剂量检查提供最有效的扫描参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肺部低剂量检查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49例患者)与对照组(49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予1.5mm×16准直器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0.75mm×16准直器检查,两组患者在扫描周期、管电压、重建层厚以及有效mAs均相同,?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准直器宽度扫描剂量的CT剂量、扫描时间以及螺旋扫描的毫安秒。?结果实验组的49例患者准直器扫描剂量的CT剂量指数为1.38,对照组则为1.57,实验表明实验组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扫描时间为(4.85±0.29)s,对照组的扫描时间为(9.21±0.68)s,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螺旋扫描的mAs为(179.23±16.86),对照组螺旋扫描的mAs为(294.15±18.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检查中采用1.5mm×16准直器进行检查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检查时间,降低患者的扫描剂量的CT剂量指数及螺旋扫描的mAs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16层螺旋CT 放射剂量 准直器宽 肺低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景成像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138例单发乳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DFI检查和景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单独CDFI、单独景成像以及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结节98例,恶性结节40例;CDFI检查结果为恶性46例、良性92例,漏诊11例,误诊17例;景成像检查结果为恶性例49、良性89例,漏诊7例,误诊16例;联合检查结果为恶性43例、良性95例,漏诊2例,误诊5例;联合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CDFI检查、单独景成像检查,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景成像技术联合CDFI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宽景成像技术 CDFI 乳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艾灸与电脑中频治疗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艾灸治疗组和电脑中频治疗组,每组各30例。艾灸组采用艾灸方法对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进行治疗;电脑中频组采用电脑中频对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进行治疗;比较二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治疗2h后疗效和治疗24h后尿潴留、残余尿等情况。结果艾灸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电脑中频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24h后,艾灸组残余尿量为(46.8±8.6)mL,电脑中频组为(46.8±8.6)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艾灸、电脑中频治疗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均比较理想,医师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艾灸 电脑中频 治疗 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灸配合电脑中频治疗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的90例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艾灸组、电脑中频组和综合治疗组三组,每组各30例。艾灸组采用艾灸方法对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患者治疗;电脑中频组采用电脑中频对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患者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艾灸配合电脑中频对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患者治疗,比较三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治疗2h后疗效和治疗24h后尿潴留、残余尿等情况。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2h后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艾灸组的68%和电脑中频组的72%,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4h后,综合治疗组患者的残余尿量为(19.7±4.7)mL,明显少于艾灸组的(46.8±8.6)mL和电脑中频组的(46.8±8.6)mL,尿潴留率为18.0%,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配合电脑中频治疗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潴留 艾灸 腹股沟 电脑中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