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你颈部的角度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你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如iPad等的平板电脑上阅读电子书或发电子邮件,你患颈部和肩部疼痛的风险同时也在增加。但是,根据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布里格姆和妇女医院及微软的一项研究结果,简单地调整一下您的视角就会减轻。因为“长时间观看平板电脑,会影响到你的颈部、头部和肩膀。这样做的时间越长,你的脖子弯下的机会就越多,”这项研究是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人员研究的结果。

  • 标签: 肩部疼痛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电脑 防止 电子邮件 颈部
  • 简介:QRS波心动过速(WQRST),常伴血流动力学改变,需急诊治疗。不同原因WQRST的预后及治疗不同,正确识别才能给予恰当治疗,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本文总结住院治疗的WQRST48例,对其病因及特点作一些探讨,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16~68(平均40±18)岁。其中10例预激综合征(WPW),年龄20~64(平均40.2±13.4)岁。

  • 标签: 宽QRS波 心动过速 临床分析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MI)可改变束支阻滞的典型心电图表现,在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中已引起临床重视,但梗死区周围阻滞引起室性心动过速(VT)的QRS明显增、挫折、直至分裂成双波尚少见报道。在AMI的早期,急性损伤阻滞的QRS与ST—T融合又极易将室上性心动过速误认为VT。下面结合1例AMI中曾误诊为“QRS”心动过速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 标签: 宽QRS心动过速 急性心肌梗死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急性损伤阻滞 束支阻滞
  • 简介:近年来,血管内支架置人联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治疗颅内颈动脉瘤,术中存在着弹簧圈脱落的风险。因此,放置支架在动脉瘤颈或载瘤动脉内,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以达到稳定的栓塞颈动脉瘤的目的。但应用支架使栓塞的过程变得更复杂,风险也更高。需充分做好对患者心理护理、栓塞材料准备及术中观察,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成功。作者将1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颈动脉瘤患者的术中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 标签: 颅内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术中观察 护理配合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血管内支架置人
  • 简介:目的探讨评估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压缩"和"灯笼"释放方式治疗颅内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接受LVIS支架治疗且支架形态发生短缩改变的颅内颈动脉瘤患者15例(16个动脉瘤),均经全脑DSA检查明确诊断。"压缩"方式指通过操作使LVIS支架长度比标注释放数值短缩超过5mm;"灯笼"方式指瘤颈处LVIS支架直径增。计算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内支架压缩后金属覆盖率,并于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1)采用LVIS支架辅助治疗的16个颈动脉瘤中后交通动脉瘤8个,眼动脉瘤6个,脉络膜前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M2分叉梭形动脉瘤各1个;瘤颈1.8-8.0mm,平均(3.9±1.7)mm;共置入LVIS支架15枚(1枚支架治疗两个动脉瘤者1例);均采用"压缩"方式释放支架,其中4例(4枚)同时并存"灯笼"方式。(2)LVIS支架术后Raymond分级Ⅰ级栓塞10个(62.5%),覆盖的分支动脉术后即刻均通畅。(3)围手术期未发生技术相关出血性和缺血性并发症,支架置入成功率100%(15/15)。(4)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内支架压缩后金属覆盖率为30.3%-38.5%,平均(35.0±2.8)%。(5)15例LVIS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均经全脑DSA随访3-5个月,平均(3.2±0.5)个月,其中14个动脉瘤达影像学治愈(RaymondⅠ级,87.5%),无动脉瘤复发病例。支架覆盖的所有分支动脉无闭塞,未发生支架内狭窄及载瘤动脉闭塞,总致残率为6.7%(1/15),无死亡病例。结论LVIS支架通过"压缩"及"灯笼"方式可提高瘤颈金属覆盖率和短期治愈率,同时不影响覆盖的分支动脉。选择适宜病例行"灯笼"方式可能有利于瘤颈处分支动脉的短期保护。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LVIS支架 颅内宽颈动脉瘤 推拉释放技术
  • 简介:人,不论是男人、女人,都是“血肉之躯”,又都想追求一点拥有男性“阳刚之气”或女性“阴柔之美”的健美。但男女皆同,只有血足,才显现皮肤红润、神采奕奕;只有肉实,才展示肌肉发达、体魄健壮。中医历来倡导“男重气,女重血”,“妇人以血为”。原因何在呢?

  • 标签: 妇人 阳刚之气 肌肉发达
  • 简介:目的探讨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6例颅内破裂颈动脉瘤患者经LVIS支架于急性期治疗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均采用LVIS支架进行治疗,术后即刻、半年及1年随访造影结果采用Raymond分级(RS分级)进行评估,临床随访结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共对60个动脉瘤行LVIS支架置入,支架展开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率为80.0%(48/60),近全栓塞率为13.3%(8/60),不全栓塞率为6.7%(4/60);术后半年随访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率为87.8%(36/41),近全栓塞率为7.3%(3/41),不全栓塞率为4.9%(2/41);术后1年随访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率为83.0%(39/47),近全栓塞率为12.8%(6/47),不全栓塞率为4.3%(2/47)。56例患者中有49例获得临床随访,失访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3±4)个月,临床随访显示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率为87.8%(43/49)。术中并发症7例,分别为术中载瘤动脉内血栓形成5例、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结论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颈动脉瘤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其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支架 栓塞 预后
  • 简介:本刊对一些常用的词汇,如CT、MRI、DSA将允许直接使用缩写;对以下常用词汇,可在第1次出现时不标注英文全称,即写出中文全称后,直接用英文缩写。见下表。

  • 标签: 缩略语 英文缩写 常用词汇 MRI DSA
  • 简介:本刊对一些常用的词汇,如CT、MRI、DSA允许直接使用缩写;对以下常用词汇,可在第1次出现时不标注英文全称,即写出中文全称后,直接用英文缩写。见下。

  • 标签: 缩略语 英文缩写 常用词汇 MRI DSA
  • 简介:本刊对CT、MRI和DSA允许直接使用英文缩写,对其他一些常用的词汇将允许直接使用中文全称和英文缩写,即第1次出现时可不标注英文全称,

  • 标签: 缩略语 英文缩写 DSA MRI
  • 简介:本刊对一些常用的词汇,如CT、MRI、DSA将允许直接使用缩写;对以下常用词汇,可在第1次出现时不标注英文全称,即写出中文全称后,直接用英文缩写。见下表。

  • 标签: 缩略语 英文缩写 常用词汇 MRI DSA
  • 简介:本刊对一些常用的词汇,如CT、MRI、DSA允许直接使用缩写;对以下常用词汇,可在第1次出现时不标注英文全称,即写出中文全称后,直接用英文缩写。见下表。

  • 标签: 缩略语 英文缩写 常用词汇 MRI DSA
  • 简介:本刊对一些常用的词汇,如CT、MRI、DSA将允许直接使用缩写;对以下常用词汇,可在第1次出现时不标注英文全称,即写出中文全称后,直接用英文缩写。见下表。

  • 标签: 缩略语 英文缩写 常用词汇 MRI D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