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微创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方式从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病灶患者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病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乳腺微创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乳腺良性病灶治疗总有效率;乳腺良性病灶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大小、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乳腺良性病灶的总有效率、乳腺良性病灶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大小、住院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微创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病灶操作方便简单,效果好,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得到改进,瘢痕小,住院时间短,其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乳腺微创旋切术 乳腺良性病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包括管腔内血栓、纤维鞘、有症状和无症状的血栓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目的;探讨腕运动预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9月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的 24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腕运动,比较 2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3.3%)明显低于对照组( 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实施腕运动能加快肱二头肌静脉血回流速度,能显著降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患者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PICC 静脉血栓 旋腕运动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包括管腔内血栓、纤维鞘、有症状和无症状的血栓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目的;探讨腕运动预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的24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腕运动,比较2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腕运动能加快肱二头肌静脉血回流速度,能显著降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患者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PICC 静脉血栓 旋腕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切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研究组采用微创切手术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美容效果、并发症等内容。结果经过手术后,记录手术实现、出血量、愈合情况、切口长度等数据,显示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意义。结论采用微创切手术相比传统手术,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效果更佳。

  • 标签: 微创旋切 传统手术 乳腺 肿瘤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微创切术及传统切开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探讨超声引导下负压吸引微创切术在女性乳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6月~2019年6月期间15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其中行微创切术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传统切开手术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切术应用于女性良性乳腺肿块治疗中疗效可靠,缩短切口长度,术后痛苦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创旋切术 良性乳腺肿瘤 Encor 旋切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防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85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防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等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动力髋螺钉相比防股骨近端髓内钉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更具有优势,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微波消融、麦默通微创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13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将采用麦默通微创切手术治疗的65例设为对照组,将采用微波消融治疗的65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物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微波消融较麦默通微创切手术更为微创、有效、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微波消融 麦默通微创旋切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前型青枝骨折使用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7年 1月至 2009年 12月我院对 26例桡骨远端前型青枝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接受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全部患者接受了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突出,治疗一月后对患者进行了 X线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共有 22例被治愈, 4例好转,临床治疗有效率是 100%。 结论:桡骨远端前型青枝骨折患者接受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效果突出,经过矫正固定,患者恢复时仍然偶几率出现成角,所以整复后要对患者及时的进行观察,调整期外固定,这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关键词】桡骨远端前型青枝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虚痰阻型反流性食管炎应用覆消痞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气虚痰阻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覆消痞汤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与内镜疗效,并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内镜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虚痰阻型反流性食管炎应用覆消痞汤治疗,相比西医方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与内镜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气虚痰阻型 旋覆消痞汤 临床疗效 内镜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PFLP)与股骨近端防髓内钉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的 8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 PFLP组( n=42)和 PFNA组( n=42),分别采用 PFLP和 PFN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结果 PFNA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 PFLP组( 95.24% VS 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 PFLP组比较,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下地负重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FLP与 PFNA均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术式,但 PFNA的近期疗效优于 PFLP,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微创切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其中100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将常规传统手术治疗法应用于对照组临床,观察组采用乳腺微创切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实施乳腺微创切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术后剧烈疼痛,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 传统手术 乳腺多发性肿块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利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7例;实验组给予股骨近端防髓内钉治疗,参照组给予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指标及并发症上,均要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髓内钉的运用,效果好于解剖型锁定钢板,此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解剖型锁定钢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长型防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3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诊治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3月,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对照组患者统一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统一应用加长型防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术中指征。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是88.89%(16/18),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是44.44%(8/18),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是(102.1±21.01)ml,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94.6±27.10)ml,观察组的手术指征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加长型防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加长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下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速康复护理在股骨近端防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82例在我院接受股骨近端防髓内钉微创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分别在其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方案与加速康复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3%,组间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接受股骨近端防髓内钉微创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实行加速康复护理方案可有效提升其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 标签: 加速康复护理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微创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患者 围手术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赖氨酸维 B 12颗粒联合消卡多曲颗粒及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患儿 10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 52例,对照组患儿单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消卡多曲颗粒以及赖氨酸维 B 12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的临床效果、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全身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全身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赖氨酸维 B 12 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及消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疗效明显,可以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 赖氨酸维 B 12 颗粒 蒙脱石散 消旋卡多曲颗粒颗粒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