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利用ABC分析对我院库存药品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既保证有效库存,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法对我院2016年的入库药品用ABC分析进行分类并分析结果,结合医院HIS系统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结果与结论我院实行ABC分析管理库存药品后,使药品采购计划和库存药品数量更为合理,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同时,提高资金周转,并为提高合理用药工作和降低药品报损率起到辅助作用

  • 标签: ABC分析法 药品库存 药品分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液分析与显微镜手工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对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两种手法对所有的患者实施两次尿常规的检查,首先对所有患者采用尿液分析来进行检查,然后再采用显微镜手工检查对患者进行检查,将两次的检查结果详细的记录,然后再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数据的对比发现尿液分析患者尿液蛋白率(54%)和隐性血阳性率(68%)要明显高于显微镜手工所检查得到的结果(33%和57%),然而显微镜手工检查所得到的白细胞阳性率却是(63%)要员高于尿液分法所得到的(27%),两种检查方式所得到的尿液阳性率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尿常规的检测中,尿液分析对于尿液蛋白率和隐性阳性率的检查效果要好于显微镜手工,但是在对于白细胞阳性率的检查中尿液分析的效果要强于尿液分析

  • 标签: 尿常规 尿液分析法 显微镜手工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和分析对肾结石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 SWOT 分析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到 2018 年 1 月来我院接受肾结石治疗的患者 100 例,按照随机分化表的划分,将 100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50 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 SWOT 分析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分析患者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则选择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 SWOT 分析介入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SWOT 分析在肾结石护理管理过程中有着突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SWOT 分析法 肾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矿厂进行分析,探究工程分析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工程分析分析某矿厂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探析工程原材料、使用设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该矿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时的噪音、粉尘和有害的化学气体,工人患的职业病主要有尘肺、噪声聋。结论工程分析可以投入到实际工程中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识别,为职业病的控制提供了参考价值。

  • 标签: 工程分析法 职业病危害 因素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使用RCA对2016年11月一2017年11月期间发生的60起不良事件,并且根据不良事件的原因找到问题的解决对策。结果应用RCA对护理事件的原因进行总结,护理事件的不良原因有很多起,在使用此方法后护理不良事件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种,使用RCA分析能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率,还能让患者更加青睐此方法。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 不良事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H-MRS定量分析诊断脂肪肝的可行性,为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12月间收治的45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肝脏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检查,利用与仪器配套使用的后处理软件包(spectroscopy)进行测算并记录其水峰峰值(PW)、脂峰峰值(PL)以及水峰峰下面积(AW)和脂峰峰下面积(AL),并据此计算出肝细胞脂质相对含量1(RLC1)。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AL以及RLC1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W的比较上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定量分析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因其无创伤、操作简便易行、结果一目了然等优势值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1H-MRS定量分析法 脂肪肝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科一位患者投诉的不良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介绍根本原因分析(RootCauseAnalysis,RCA)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根本原因分析回顾性分析我科这次投诉护理不良事件。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并确定根本原因,制定了规范进出NICU入室标准、落实6s管理、提高护士基础护理落实率、丰富沟通方式等整改措施,对整改效果进行确认。结论根本原因分析为我科此次投诉事件提供了一种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6s管理为一项有效、可行的科学管理方法。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不良事件 6s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酶免疫及ELISA用于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诊的100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50例。抽取两组患者血液标本,一组进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检测,一组进行ELISA检测。结果检测后,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进行检测的组别的阳性检出率(98.00%)明显高于采用ELlSA检测的组别(46.00%),抗体检情况也明显优于采用ELISA检测的组别。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较ELISA,灵敏度更高,抗体检出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丙型肝炎 ELISA 抗体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管理循环结合根本原因分析(RCA)在护理病历书写质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进行护理文书书写终末质控110份为实践前,并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采用PDCA(管理循环)及RCA模式进行书写质控管理的病历110份为实践后,对比实践前后病历书写缺陷发生率。结果实践后病历书写质控管理下书写缺陷发生率低于实践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管理循环结合根本原因分析对降低病历书写缺陷发生率、保证病历准确性、真实性及客观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管理循环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病历 书写质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至2014年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100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将所采集的血液标本随机分为室温检测组及冷藏检测组,两组标本分别于0.5h后、2h后检验及4h后检验。分析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结果血常规检测结果可受温度及检测时间的影响,且随着检验时间的延长,结构所受到的影响将变大。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应尽量能够及时送检,以减少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 标签: 温度 时间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脐疗减肥的临床常用药物,为脐疗法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以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中华医典》为古代文献检索源并查阅相关文献;以中国知网数据库1987~2017年)为现代文献检索源,检索相关论文。结果大黄在54首方剂中出现了31次,频次最高;频次大于3的所有组方药物中通便药有11种,共计出现213次,消食化积药有9种,共计出现98次,健脾祛湿药有12种,共计出现76次。结论大黄是脐疗减肥最常用的药物;通便药、消食化积药、健脾祛湿药是脐疗减肥的常用药。

  • 标签: 脐疗减肥法 药物分析 中华医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案管理中PDCA循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病案管理法,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案质量完善率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案管理中应用PDCA,有助于改善病案质量。

  • 标签: 病案管理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耳廓四期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耳廓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全耳廓四期再造法治疗后,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全耳廓四期再造对于各种先天性重度耳廓发育不全及外伤所致的后天性耳廓缺损、畸形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达到矫正外形的作用,更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使其能够乐观地生活,具有重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耳廓四期再造法 Tanzer法 外耳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对泌外科术后的患者进行足里穴位按摩对其早日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术后患者进行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的患者100例,将他们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一般护理常规,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双侧足里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术后患者发生肠鸣音开始的时间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结果干预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里穴位按摩有助于泌外术后患者早日肠功能恢复,能使病人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得到井然有序、高效、高质量的诊疗和护理。

  • 标签: 足三里 泌外术后患者 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面部整形注射材料皮肤填充试剂是治疗由于长时间原因皮肤老化皱纹和皮肤凹陷的最佳举措。各类胶原蛋白类医药制剂是很早的时期最普遍的皮肤组织填充制剂,自从2004年到现在,透明质酸已经成为使用数量第一的皮肤组织填充制剂。

  • 标签: 透明质酸 整形美容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细菌检验中运用革兰氏染色法、PCR检验以及细菌培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革兰染色法、PCR检验以及细菌培养对患者进行阴道细菌检验,并且对比分析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与革兰氏染色法相比,细菌培养和PCR检验的检出率均较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但是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种方法的细菌检出情况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PCR检验进行阴道细菌检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阴道细菌 革兰氏染色法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乳腺癌患者200例作为临床分析对象,对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理性特征,随访五年之后的身故才能与预后情况。结果200例乳腺癌患者当中属于阴型乳腺癌病症的有40例,阴型乳腺癌病症具备组织学级别,肿瘤复发的转移率与髓样癌相对要高于其余类型的乳腺癌病症,五年无病总生存率为75.0%(30/40)。对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产生影响的主要是患者的年龄、肿瘤的状况、手术治疗的方法等。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级别相对较高,但是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的几率相对较低,而且肿瘤的复发几率加高,肿瘤病理学分期较高,预后效果不佳。

  • 标签: 三阴型 乳腺癌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取的96份标本进行离心,后采用干化学法检测浓度。将所有标本一式两份,分别置于在室温和3℃冷藏条件下。观察对比室温状态下30min、60min、120min和180min状态下的血氨浓度。结果室温状态下放置30min,溶液浓度与0h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放置30min以上,溶液浓度数值均呈现大幅度上升,与0h浓度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冷藏状态下30min、60min、120min的血氨浓度与0h血氨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120min以上检测的血氨浓度数值与0h浓度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氨标本采集后,应在30min内完成检测。如不能及时检测,可放置于3℃冰箱内冷藏,于120min内完成检测。

  • 标签: 标本放置时间 温度 血氨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对网织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 20例健康体检者 EDTA-K2抗凝静脉血 2ml,分别于即时、 4℃冰箱保存一天、两天、天,共 4次在 XN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 IPF;另外,随机抽取 20例门诊病人 EDTA-K2抗凝静脉血 2ml,于室温下每隔 2小时检测一次 IPF,观察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 4℃冰箱保存 24小时后, IPF%、 IPF#均值与当天检测均值差异有显著性( P=0.003,0.006)。室温保存标本在 4小时之内结果稳定。结论: EDTA-K2抗凝全血在室温下 4小时之内对网织血小板的检测稳定; 4℃冰箱保存一天后不适于网织血小板的检测。

  • 标签: 网织血小板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酶底物51孔定量盘和乳糖多管发酵检测水中大肠埃希菌的结果。方法用酶底物51孔定量盘和乳糖多管发酵分别检测50份水标本,比较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和检测周期,采用适用性实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结果酶底物51孔定量盘和乳糖多管发酵的适用性基本一致,但酶底物51孔定量盘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更高(92.00%),检测周期更短(24.00±0.00小时)(p值<0.05)。结论检测水中大肠埃希菌时,采用酶底物51孔定量盘更加方便准确。

  • 标签: 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 乳糖多管发酵法 大肠埃希菌